或许很多朋友都知道,《周易》和《易经》之间无法划等号,因为《周易》只是《易经》中的一部,但实际上《易经》有三部,分别是《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是这三部《易经》的总和。
既然《易经》包含三部《易经》:连山易、归藏易、周易,这三部《易经》有什么区别?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个问题。
首先,它出现在不同的时间。《山海经》中有这样的记载:“伏羲得河图,夏人用之谓“连山”;黄帝得到了河图,商人叫“回西藏”;烈山有河图,周人用它说《周易》。”这里的“夏”、“商”、“周”指的是夏、商、周三代,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连山易出现在夏朝,归藏易出现在商朝,周易出现在周朝。
其次,创作者不同。我们也看看《山海经》里的这句话。从这句话不难知道,《连山易》的作者是“任侠”,《归藏易》的作者是“商人”,《周易》的作者是“周人”。显然,这个结论非常模糊和不准确。那么,这三部《易经》的作者是谁呢?以下说法被我们所接受,即《连山易》和《归藏易》的作者是“帝王家”,而《周易》的作者是周文王的姬昌。
第三,来源不同。根据《山海经》中的说法,《连山义》、《归藏义》和《周易》的来源显然是相同的,即都来源于“河图”。事实上,我们不太同意这种说法。我们更能接受:连山驿由“河图”演变而来,归藏驿由
第四,“初卦”不同。无论是《连山易》、《归藏易》还是《周易》,这三部《易经》都是由卦组成的,只是“初卦”,也就是第一卦,有所不同。连山易的“起卦”是“艮卦”、“艮”和“山”,这也与它的名字不谋而合;《归藏易》的“起卦”是“坤卦”,“坤为地”,只有“德、德”之地才能算是“藏”,这也是“归藏”的由来;至于《周易》,我们更熟悉。大家都知道它的“初卦”,也就是“干卦”。
最后结果就不一样了。关于这一点,我们不需要讨论太多,只要记住一句话:连山易、归藏易的结局是“输”,由此引出《周易》的结局,“以一人之力,扛起三人之重”!
好了,这就是三个“易书”的区别,即连山易、归藏易、周易。你了解他们吗?你有什么不同意见吗?让我们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