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名李,沂水县黄山铺镇蒲城峪村人。
1927年,李珏就读于县高级小学。当时县里成立了纠察队,破除迷信,抵制日货。有着进步思想的热血少年李珏加入了县城的纠察队,砸毁寺庙,砸毁雕像,破除迷信。在学习期间,他参加了许多革命活动,后来在中国北京大学学习。
1937年,李珏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李珏因文化原因被派往红军步兵学校第三团当老师。后任山西游击营教导员、鲁西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冀鲁豫军区参谋长、旅参谋长、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参加了平汉战役和渡江战役。战斗中,李珏冲锋陷阵,英勇奋战。
李珏慰问核工业员工
新中国成立后,李珏历任陆军参谋长、西藏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第二机械工业部主任、副部长,核工业部顾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先后获得八一勋章、独立自由二等功、解放一等功。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
1957年8月,李珏同志调任第二机械部核武器研究所所长。1958年1月,李珏走遍中国西北,为核武器研究所选址。根据这次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他最终选择了青海省。1958年7月,中央批准选址建议,命名为西北核武器研究所。
作为中国核工业建设和核武器研发的领军人物之一,李珏长期在青海高原极其艰苦的核武器研发基地工作。李珏同志以一颗爱国的心和一往无前的爱党意志,成为科研人员的小学生和铺路石,很快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专家。从组织机构设置、人员部署、核武器研发基地选址、勘察建设等方面。,他亲自质疑,精心组织,精心安排。积极与中央部委、省市、工厂、科研院所协调,坚持让科研人员安心,而自己则是做其他事情的“后勤部长”。他在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科研人员,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研制原子弹的过程中,李珏和他的同事们不仅克服了技术难题,还遇到了一些其他意想不到的困难和考验。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李珏带领广大科技人员和建设者想方设法渡过难关。当时核武器试验基地的食堂为专家开了一个小火炉,但是李珏等医院的领导并没有去那里吃饭,而是去职工食堂和大家一起排队吃饭;在青海海拔3270米的221厂盖房子时,李珏让包括技术人员在内的年轻人住在房子里,而自己则住在半地下室的帐篷里。李珏以身作则、诚实待人、关心他人的优良作风,深刻影响和带动了建设者。
李珏和陈能宽在主控室参与指挥原子弹的引爆
1964年10月,中国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增强了国力,激发了军事力量,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野心,打破了核大国的核威慑和核垄断,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1967年,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李珏同志为中国两弹研制成功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心血。他是核爆现场的指挥员之一,为中国原子弹氢弹的成功研制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珏退休后,仍然关心中国核工业的发展,继续为中国核工业的发展贡献余热。
李珏在核试验场庆祝原子弹实验的成功
李珏从事革命工作已经几十年了。他对党忠诚,立场坚定,廉洁勤政,乐于奉献,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的军事和军事,还是在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和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