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风流 党在新疆100年·遍地风流 吴登云:帕米尔高原上的生命使者

栏目:财经 2021-10-13 09:19:54
分享到:

字符文件:

吴1963年毕业于江苏省扬州医学院,此后一直在乌恰县人民医院工作。1975年8月入党。曾获“全国优秀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白求恩奖章”、“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等称号。

他走遍了乌恰县的山川,熟悉这里的每一个帐篷,就像每一座雪山一样。

当他80多岁时,他仍然坚守在帕米尔高原。他仍然没有脱下他的白大褂,不是坐在诊所里,检查房子,就是在去诊所的路上...

他把所有的努力和爱都献给了这里的人们。

他就是吴,乌恰县人民医院名誉院长,踏上帕米尔高原的生命使者。

当我去帕米尔高原时,我把心系在了高原上

“巫迪文,你是我家的救星!”一看到吴,77岁的加帕·哈利木贝克大喊“救命恩人”。

6月2日,这是记者在乌恰县人民医院看到的。这样的事情对于吴来说是很常见的。

无论他走到哪里,总会有农牧民牵着他的手说:“巫迪文,你还记得我吗?”你治好了我的病!"

吴踏上帕米尔高原50多年来,走遍了乌恰县的所有村庄和牧场。最后,吴说不出他去过多少地方,治疗过多少人。他把心深深地扎在帕米尔高原。

让人民用一生所学过的东西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你的手不是骨折,是韧带拉伤。就擦点活经络的药。”

“腿疼的原因有很多。现在我需要拍一部电影来确认一下。”

在乌恰县人民医院吴的诊所里,每天都有很多患者排队等待治疗。

“我希望用我毕生所学让帕米尔高原上的人们生活得更幸福。”6月2日,已经满头白发的吴说。

1966年冬,一名患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柯尔克孜族妇女住进乌恰县人民医院。她脸色苍白,眼睛不在,下了床,没走几步就感觉好多了,是严重贫血。年轻的医生吴认为他别无选择,只能给病人输血。

但是,简陋的医院缺少常用的医疗设备,那么血库在哪里呢?更何况很多柯尔克孜族农牧民没听说过输血,有很多禁忌。

看着奄奄一息的病人,吴伸出了手臂。很快,300毫升血液从吴的体内流入患者的血管。病人眼里充满了精神,惊讶地说:“我的身体变得强壮了!”

“我只献出一点血,但别人得到健康和生命。这是世界上最值得做的事情。”吴对说道。

乌恰县波斯坦铁勒克乡牧民托托西·穆罕默德·明永远不会忘记吴为儿子种皮的场景。

1971年12月1日,东邦俊司两岁的儿子在玩耍时,纵身跳入火中,自焚身亡。东邦俊司带着儿子骑着骆驼走了两天,才来到乌恰县人民医院。经检查,50%以上的儿童皮肤烧伤,生命垂危。

连续十几天,吴全身心投入抢救,孩子终于度过了休克和感染,随之而来的是伤口难以愈合。

然而,儿童的完整皮肤已经不多了。我该怎么办?吴把注意力转向拓跋思来。很难说服他,但当东邦托西听到镊子掉在手术板上的声音时,他吓坏了,跑开了。

救人很重要。无奈之下,吴给自己下药,把腿上的皮割下来,种在小孩子身上。如今,这个拥有13张邮票大小的“吴皮”的婴儿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每次提到这件事,他的眼里都充满了泪水。

在吴的记忆中,听起来感人肺腑的献血和植皮,早已如云烟般稀薄。他甚至记不起病人的名字。他总是说,“我不得不。一个生命危在旦夕的人躺在你面前,你能忍受吗?”

受吴的启发,他的孩子们都无偿献血。乌恰县1000多名干部职工参加“永恒血库”志愿活动,储备了献血大军。

为边境训练一支不离开的医疗队

2001年,吴从医院的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但他仍然关心着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不是坐在诊室里,就是在病房里看望病人。他总是说:“我只是履行了共产党员的职责,但是党和人民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只有做得更多,我才能无愧于党和人民。”

“当年我们医院只有三个医生,包括我,但是病人很多。医院不分科室,任何病人都要看。”回头一看,吴对说道。刚到乌恰县的时候,第一感觉不像县城,倒像一个大村庄。乌恰县人民医院有12间简易土房。

如今,乌恰县人民医院已发展成为吴领导下的综合性二级医疗机构。走进医院,60多张花坛把医院装点得像个花园。

吴正在巡视。图片由乌恰县委宣传部提供

说起乌恰县人民医院和边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吴的话里难掩激动之情:“现在医院人才济济,这是最可喜的事!”

曾经,乌恰县医务人员短缺。“培养一支不去乌恰的医疗队是百年大计。”吴认为,要彻底改变乌恰县医务人员短缺的状况,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立足乌恰实际,培养一批本土医生。

不久,吴的“十年树木栽培计划”实施,首批柯尔克孜族医护人员外出深造。

“没有巫迪文教我医术,我怎么会有今天?”已经是乌恰县人民医院外一科主任的图尔洪贝克买买图尔甘说:“巫迪文在术前帮我们做了严格的计划,术中做了助手,术后又参与总结经验。每次下乡,都要去农村卫生院进行业务指导。”

吴指导年轻医生。图片由乌恰县委宣传部提供

在寒冷的帕米尔高原,一排排杨树长高了,一群群柯尔克孜族医生长大了。多年来,医院培养了50多名柯尔克孜族医学骨干。目前医院70%以上的业务骨干是柯尔克孜族。

“过去,医院不可能做好阑尾炎手术。现在除了开胸和开颅,几乎所有的常规手术都可以进行。我们的医疗水平在边疆县级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吴自豪地说。

“如果我有第二次生命,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留在第二故乡。”如今,吴并没有退休,继续为当地医疗事业的发展忙碌着。

作者/韩玉燕

编辑/吴

编辑/陈楠

总编辑王定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