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黄龙旗 苏州杀俘事件的始作俑者 李鸿章这么做 就不怕背上骂名吗

栏目:财经 2021-09-27 16:11:14
分享到:

李鸿章是晚清时期的大臣,甚至被一些西方人誉为“东方的俾斯麦”。俾斯麦是当时的德国总理,也是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首相之一。能够与这样的人相提并论,足以说明李瑟娥洪章的名声和实力。

据说在与俾斯麦的会见中,李鸿章对自己镇压太平天国的功绩非常自豪,但俾斯麦却说:我们以欺负外国人为荣,以欺负同胞为耻。

俾斯麦的言外之意是,李鸿章的功绩不值得吹嘘,而应该感到惭愧,因为他镇压杀害的太平天国军民都是同胞,不是外国人。俾斯麦的话今天似乎有些道理。然而,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同胞的概念。顺从的公民和反小偷之间只有区别。太平天国是反叛的。作为清朝的朝臣,李鸿章想当然的打压甚至屠杀他们。

然而,有一场针对太平军的大屠杀,即使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也是值得商榷的,那就是著名的“苏州大屠杀”。这发生在清军攻克被太平军占领的苏州之后。李鸿章担心投降的太平军仍有叛乱,随时可能叛变,于是设下“鸿门宴”,将投降的太平军八员大将全部杀死,投降的士兵两万余人被杀。

打死投降的敌人很难自圆其说,这至少说明李鸿章的不守信用。毕竟在此之前,李鸿章就做了一个包票,并承诺不杀这些人。否则,对方怎么可能投降?李鸿章作为清廷重臣,不能不忠,但为什么非要杀这些人呢?

戈登促成了八位将军的投降,而不是李鸿章

当时除了李鸿章的淮军,还有英国戈登率领的胜利军。就在苏州久攻不下之际,高登派人专门报告,查出以高永宽为首的八员大将,他们与司令谭绍光不和,都有投降之意。为了尽快攻占苏州,尽量减少自己一方的伤亡,高登派人联系高永宽等人,开始了相关谈判。

最后,高登保证会给投降的太平军一个圆满的结局,而高永宽等人则负责杀死谭绍光及其亲属,并打开城池投降。这笔交易自然要得到李鸿章的批准。李鸿章虽然不能信任高永宽等人,但只有同意了,苏州才能迅速攻下,否则,不知道要多久。

为此,太平军投降后,李鸿章始终心存疑虑,促成了后来的杀降事件。如果这件事从头到尾都由李鸿章主导,他对高永宽等人的信任会更一流,情况绝对会不一样。

太平军投降却不剃头,诚意不足

心中一直存在的疑惑是李鸿章最终下定决心要杀他的根本原因,但这件事也需要导火索来触发,那就是他进城时,发现太平军并没有给他剃头。这件事很严重。要知道,清朝入关后,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了剃头被杀。在清廷眼里,不剃头就不投降,甚至造反。站在清廷一边的李鸿章自然会秉持这种理念。

太平军有诈骗前科,李鸿章不敢大意

其实李鸿章杀降的决定也和一件事有关,那就是他的弟弟李赫章在太仓投降时,投降的太平军突然造反,导致李赫章差点丧命。事情发生在几个月内,李鸿章当然有阴影。既然看到了类似的场景,他自然会把事情想得更糟。

总之,从后世的角度来看,李鸿章在苏州的杀戮确实可疑。但是战争不是儿戏。如果他不那么狠毒,恐怕一不小心就会犯和弟弟李鹤章一样的错误。如果要怪这件事,只能怪双方缺乏信息交流,以至于没有足够的互信。李鸿章本来就有责任,但他没有完全的责任。、

参考文献:

“烧黄龙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