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同盟 1815年 剧变中的欧洲 走向彻底瓦解的“神圣同盟”

栏目:游戏 2021-12-05 10:21:36
分享到:

1815年的欧洲

经过26年的武装冲突,1815年7月拿破仑·波拿巴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后,法国大革命引起的欧洲政治剧变终于彻底结束。为了决定拿破仑战争后欧洲的命运,欧洲各国召开了维也纳会议。拿破仑“百日王朝”复辟后,会议一度中断,直到滑铁卢战役前夕才做出最终决议。在魅力非凡的奥地利总理克莱门斯·冯·梅特涅的领导下,欧洲各国的封建君主在大革命前恢复了统治。波旁王朝在法国、西班牙和那不勒斯再次恢复,奥地利在意大利半岛恢复了领土,不幸的是波兰再次被俄罗斯、波兰和奥地利瓜分,甚至连领土狭小的比利时也成为了荷兰王国的一部分。

早在1806年,被拿破仑彻底摧毁的神圣罗马帝国就演变成了德意志邦联。有大小39个国家和4个自由城市,其中奥地利帝国任主席,普鲁士任副主席。邦联议会定期在自由城市法兰克福举行。整个邦联都是奥地利设计的,哈布斯堡家族的皇帝掌握着邦联的权力。然而,帝国统治下的“非德国”地区和普鲁士统治下的几个波兰省份被排除在这个邦联之外。当时处于丹麦王国统治之下的霍斯丁公国于1819年加入邦联,对整个邦联有一定程度的经济影响。

这个新秩序的设计者是当时欧洲的三大强国:奥地利、俄罗斯和英国。为击败拿破仑而做出重大牺牲的普鲁士,在维也纳会议上也享有大国待遇。法国在波旁王朝的统治下,于1818年正式接受了维也纳体系。至此,五大强国主宰了欧洲大陆的秩序。之后的30年,欧洲一直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但在公民社会,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正在酝酿。

然而,维持整个维也纳体系的稳定并不容易。南美解放战争不仅使西班牙王国失去了除古巴、波多黎各之外的几乎所有海外殖民地,还使骚乱和自由主义蔓延到整个伊比利亚半岛,最终导致法国的军事干预。此外,那不勒斯和撒丁岛的“历史遗留问题”也吸引了奥地利军队的强力介入。奥地利当局没有中断革命和民族解放的浪潮。1821年,希腊爆发了反对奥斯曼土耳其的独立战争。革命浪潮再次向东,进入沙皇的统治中心。1825年12月14日,当共产党人12月在圣彼得堡起义时,3000多名官兵聚集在参议院广场,宣布成立临时政府。新沙皇尼古拉一世刚刚继位,甚至还没有举行加冕仪式,就匆忙调集军队镇压起义。

1830年,整个欧洲经济再次发生巨变。英国发起的工业革命促进了欧洲商业和贸易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强了资产阶级在欧洲各地,尤其是巴黎这样的大城市的影响力。他们的政治要求和日益高涨的自由主义相结合,彻底扰乱了梅特涅建立的“和谐”秩序。

1830年7月,自由派和城市资产阶级率先在巴黎发动起义。波旁王朝覆灭前三天,国王查理十世逃离法国,王位由他的堂兄奥尔良公爵路易·菲利普继承,法国进入七月王朝统治。其他国家的革命者受到七月革命的鼓舞,发动了起义。比利时起义反抗荷兰,波兰起义反抗俄国,意大利半岛上的所有国家也都起义了。比利时成功脱离荷兰统治,成为新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但不幸的波兰人和意大利人再次遭到武力镇压。

即使是最保守的政治家也能清楚地感知到此时此刻欧洲的政治变化,“神圣同盟”的绝对秩序已经动摇。虽然各国资产阶级和自由主义者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着差异,但他们对宪政的政治诉求是非常坚定的。此时的欧洲列强中,只有英国可以置身事外,因为英国是最早完成政治领域变革的国家。就在梅特涅忙于维持秩序的时候,英国率先通过了《改革法案》和后来的《谷物法》,以争取和稳定国内中产阶级。当南美和希腊爆发革命时,来自英国的志愿者带头加入了革命者。在此期间,英国凭借日益壮大的皇家海军成长为世界第一全球霸主。

“英国模式”引起了全欧洲自由主义者的关注,一时的失败不会彻底摧毁革命激情。维也纳体系下的欧洲就像一个“巨大的锅炉”,15年后将再次爆炸,对整个人类历史产生持久的影响。这就是1848年的欧洲革命,资产阶级民主和民族革命在法国、德国、奥地利、意大利、匈牙利等欧洲国家爆发,标志着梅特涅时代的结束,维也纳体系的崩溃,“神圣同盟”的彻底解体。

本文摘自《俾斯麦战争中的普鲁士军队1860-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