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
一个
一个
长辈给晚辈的仪式——压岁钱
说到压岁钱,有这样一个传说:
古时候有一个小妖,名叫“非凡”,身黑手白,喜欢在除夕夜出来摸睡孩子的额头。被摸过的孩子会发烧,会胡说八道,退烧了就会痴呆。
有一对夫妻,晚年有了孩子,非常珍惜。大年三十晚上,两个人串了八个有红线的铜币,和孩子一起玩。孩子们玩累了,就把铜币放在枕头上睡着了。
因为“宝贝”的存在,夫妻二人都不敢合眼,把灯守在孩子身边。果不其然,半夜,一个又黑又矮的“珉”正要徒手摸孩子的头,孩子的枕头突然发出一道金光,“珉”尖叫着跑开了。
很快,这件事就传开了,大家都纷纷效仿。除夕那天,他们用红绳把钱串起来,放在孩子的枕头下。就这样,“珍贵”再也没有来过。
从那以后,人们就把这种钱叫做“压岁钱”,因为“贵重”和“旧”的发音是一样的,时间长了就叫做“压岁钱”。
最早的压岁钱不是市场上流通的硬币。一般会在上面铸上“来日万岁”、“除恶务尽”等吉祥字,或者龙凤、龟蛇、双鱼等吉祥图案作为孩子的护身符。
慢慢地,压岁钱变成了市场上流通的硬币。民国以后,压岁钱演变成一枚包着红纸的百文铜币,以及寓言故事“长寿”。货币换成纸币后,大人喜欢给孩子新的钱,用数字联系起来,因为“连”和“连”的谐音,预示着后代会“一次又一次地发财”。
到目前为止,压岁钱已经成为孩子们过年时最喜欢的仪式。
一个
2
一个
年终奖——上级给下级的新年仪式
古代不仅长辈给孩子压岁钱,上级也给下属发年终奖,尤其是皇帝,绝对少不了。
汉朝的皇帝在这方面是最慷慨的。东汉刘秀年间,每逢春节,大臣们都会收到丰厚的“实物红包”,如20万元、200斤大米、200斤牛肉等。,这真的超出了工资的节奏!
《汉书·官仪》记载:“腊赐”根据官位大小有不同等级的奖励,石喻等公务员等级较低,也可获得5000元的奖励。
这个“腊赐”就是我们所说的年终奖。
宋朝的皇帝对年终奖很吝啬,比如宋徽宗,他的年终奖是用丝线做的。
部长们收到这个年终奖后,不得不把这朵帽子花戴在头上。谁在农历七月初七之前摘下来,说明他对皇帝不满。
为了让大家感受到家庭氛围,清朝的皇帝在过年的时候都会给你红包,但是红包不是钱,而是皇帝自己写的祝福。
当然,年终奖不仅仅是古代官员的专利。民国时期,商店、粮油店、丝布店的员工,春节来临时,都收到了老板的年终奖。
即使是无薪学徒也会在春节前拿到年终奖,大方的老板会包红包,小气的老板会理好饭作为年终奖。
楼主家里也有长工,第一个月吃二十天肉,也是年终奖。
如果长工吃不到肉,地主就要背负“吝啬”的名号。民国时期,上海工商界还成立了“年度奖励委员会”。
时至今日,年终奖依然是大家一年努力的表彰仪式,象征着这一年的努力和收获。
一个
三
一个
朋友之间的新年仪式-新年仪式
在《故宫年夜饭》的一集里,故宫书画专家傅冲和宫廷史专家陆瑾给大家展示了一幅清代宫廷画家徐杨创作的《北京师生春诗》,展示了乾隆时期宫廷和民间的新年场景。
其中一个主题是“养老”:哪里早春出生,哪里早春出生养老。这是春节,每个人都互相赠送礼物来表达他们的心意。
在中国人眼里,送礼的最高境界一直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因此,古人在过年的时候四处走动,主要集中在有寓意的事情上。
据《三国志》记载,元旦那天,南方家家户户都会用大蒜、蒜头、韭菜等辛辣之物做成“五香盘”,并赠送给亲朋好友,这样会散发出五脏六腑的气息,迎接新年的到来,万物复苏。
我们现在的春卷是从“五心板”演变而来的。
宋朝时,你到了腊月,路上会有很多人,里面有酒有肉,这叫“送年货盘”,意思是祝贺新年。
清朝春节期间,每个人都会互相送钱包。首先,钱包在当时是必需品,就像手提包一样。出门的时候可以放一些碎银子之类的;其次,钱包总是有祝福的意思。
近年来,“过年的味道已经淡了”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事实,也是我们心中共同的遗憾。在互联网和电子产品的冲击下,新年的“仪式感”对我们来说越来越稀缺,甚至把新年变成了一个简单的节日。
一个
四
一个
今天,你也可以拥有美丽的仪式感
事实上,仪式感不需要繁文缛节和麻烦-
1.我们可以给孩子讲过年的意义和习俗,读相关的小古文,做传统的民间工艺品,比如剪纸。
2.我们可以让孩子们拿起画笔,画一幅新年画,即使房子被油漆覆盖。孩子的幸福是无价的。
3.拍全家福,不要只放在电脑上,冲洗后挂在墙上或者夹在相册里。
4.让孩子参与特定节日的过程。叫他们扫屋日,推小米,煮肉,杀鸡,送面,蒸馒头,然后剪窗花,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看守夜,一起拜...只有带着孩子完成这些事情,他们才会明白这叫“过年”!
5.和孩子做一个年终总结,总结过去一年的事情,比如你成长了多少,交了哪些好朋友,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读过哪些书...并仔细记录下来。
6.准备成长日记,每年问同样的问题,记录孩子的答案。放在特定的盒子里,不允许任何人看。如果几年后一起打开,你会感动得流泪。
不管孩子未来会遇到什么样的风风雨雨,只要能找到回家的路,他们永远都是幸福的,而正是这些看似琐碎却令人难忘的家庭传统指引着他们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