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梁地产 两天一块地 中梁地产在地产寒冬逆势疯狂“扫货”为哪般

栏目:体育 2021-09-17 02:15:41
分享到:

文本树高

国盈专栏作家

两天拿一块地,房地产公司新一代“手速王”如此激进的意图是什么?

对于2019年的大多数房地产来说,寒意多于温暖。

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地产商不在少数,比如万科、恒大、碧桂园,他们不得不把“转型”这件事提上日程。实体经济寒冬,老牌巨头审时度势,“边打边退”的迹象越来越明显。

然而,有一个房地产开发商不相信邪恶。在过去的几年里,人们在减速和防冲击的瞬间,弯道超车,以夸张的速度进入了TOP20的队列。

是中梁地产。近两年房地产“新贵”迅速崛起。“两天拿一块地”向业界展示了不可思议的“中梁速度”。

新贵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是因为自身积累的实力毋庸置疑。上市后,中梁地产更是如鱼得水,不仅募集资金还清了一大部分债务,还交出了一份华丽的“中考”答卷。

年报显示,2019年上半年,中梁控股销售金额达636.7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8%。公司本期实现营业收入205.57亿元,同比增长11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合并核心净利润12.32亿元,同比增长88.4%。

从“船”到“航母”,中梁控股的装备升级情况令人惊叹,但笔者在此表达了一些“逆势”的担忧。房地产寒冬,恒大和碧桂园都在负重前行,率先稳住了自己的性格,远超同行的“中梁速度”。它们能持续多久?

01

土储押注三四线,费率下降的风险放大了利润隐患

土地储备是未来房企业绩增长的保障。这句话一点都不假。不过中梁的土储基本都是押注三四线城市。换句话说,这是一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初始投资。

今年上半年,中梁控股土地储备总量为5299.6万平方米,其中三四线城市土地储备占据绝对权重位置,达到77.44%,占4104.1万平方米。

37.9%分布在长三角,其中17.1%分布在浙江……这是中梁地产土储的“地理分布”。这样的选择似乎没有问题,因为长三角的“引擎”强大,人口红利在房地产行业明显释放。中梁地产选择抓住长三角的“羊毛”,而不是扎根浙江,了解长三角的土地政策,做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但长三角三四线问题也很明显,棚改货币化即将结束。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去库存即将结束,事件带来的房价上涨驱动力逐渐减弱。但对于中梁地产来说,值得担心的不是房价的涨跌,而是在三四线城市房价高位波动时能否成功“出货”并变现。

就连曾经专注于全球三四线城市或一二线城市的敏捷,也开始加快一线城市的布局。今年年中,敏捷第一次进京,以总价30多亿元拿下了北京一处住宅用地。但北京房企资本有限公司发布的一则融资公告非常直接,公告直接表明融资不用于三四线城市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

中梁控股的做法显然有些违背。

有人想说,长三角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不担心没人买单,而一二线城市的竞争异常激烈。利润率不高。

但它真的像想象的那样“安全”吗?那可能不是真的。比如老牌上市公司苏宁环球,因为旗下主要的宜兴、芜湖项目不及预期,连续三年下滑。相反,作为“新一线”的南京地产,地位已经稳固。

事实上,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竞争并不比一二线城市激烈。因为门槛低,进入市场的人不计其数,全国性的房地产企业也在其中厮杀,这是本土非上市企业的主战场。“地头蛇”不怕手脚。

此外,即使在常州、宁波这样的发达城市,人均工资也与最近的南京、杭州相差巨大。由于城际交通逐渐扩大,这些地区的人口仍在缓慢流出或保持均衡态势,很难出现人口大量流入的情况。随着这些地区村庄改造的完成,“拆迁户回归”的红利几乎已经释放。依靠本地人作为新消费力量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基本满足了眼前的需求。

新城控股已经成功进入三四线,但新城控股有商业支撑的迷人诱饵,对于住在三四线还没吃饱的居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中梁控股相比有什么?

笔者认为中梁控股“猛攻”三四线,风险较大。到处都是坚持“一亩三分地”不会放松的本地蛇。更重要的是,这里“刚需”的出现很容易被证伪。中梁控股如何能保持住退换货率,成为了一个问题。

去除率降低有什么问题?付款速度会变慢,现金流会受到影响。与三四线较为便宜的土地成本相比,笔者认为去污率降低带来的负面影响大于低成本征地带来的“收益”,因为对于中梁这样极度依赖外部现金流的公司来说,显然更为致命。

更值得注意的是,一二线城市的利润在空之间有所收窄,而聚焦三四线的中梁控股净利率不足10个点。一旦去污率持续下降,会发生什么?

02

依靠信托融资,高杠杆放大了商业风险

今年上半年,中梁控股融资成本为2.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43亿元增长74.3%。中梁控股表示,成本增加是由于借款金额和利率增加造成的,但被在建物业资本化利息的增加部分抵消。

我们需要注意一项政策。今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房地产企业申请发行外债备案登记有关要求的通知》,收紧房地产企业境外发行债券。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64号文件”进一步收紧了房地产信托融资。

这一政策对中梁控股有何影响?就目前情况来看,中梁控股几乎没有涉及外债,但严重依赖信托这一高息融资手段。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末,中梁控股共有109项未完成信托或资产管理计划,合计147亿元,约占贷款总额的54.5%。

融资渠道的限制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中梁控股的融资利息确实有点过高。据统计,截至2019年年中,中梁控股总费用+资本化利息已达21.22亿元,大于核心净利润12.32亿元。换句话说,赚的钱比付的利息少。

图:中梁控股过去三年融资数据 图:中梁控股近三年融资数据

其实从其他财务指标上也能看出一些问题。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公司中,中梁控股和泰禾集团落后最快,分别为0.39和0.24。截至2019年6月30日,中梁控股负债总额为1883.03亿元,资产负债率为95.3%,在同期上市房企中排名第一。

泰禾集团的流动性问题早已是公开消息,其8.52%的融资成本和42%的信托贷款成为泰禾债务危机的导火索。但回到中梁控股,从信托贷比到资产结构,是否像泰和集团之前集中爆发的问题?

中梁控股与泰禾集团部分财务指标对比: 中梁控股与泰禾集团部分财务指标比较:

事实上,万科A等龙头房企目前的比率也在1.1左右,但速动比率明显更高,这仍然反映了中梁控股在存货、应收账款等科目过高的问题。随着棚改的完成,三四线城市的去污率有可能继续下降,中梁控股的速动比率也有可能进一步下降。

另外,我们可以看一下中梁控股的现金流量表,也可以发现去年“转正”的经营现金流今年又变回了负值,变化非常剧烈:

主要问题是什么?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其他项目和经营活动因经营资金变动产生的现金分别为-26.32亿和-63.24亿,这两个项目的流出加速,导致经营现金流净额变为-97.61亿。

这种现金流类似于一家近两年在江浙沪也发展迅速的房地产企业。是新城控股。2018年上半年,新城控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1.36亿元,两者非常接近。

从去年新城控股的发展经验中,我们可以大致分析中梁控股经营现金流大量流出的原因:疯狂征地,购房率远超消费率,导致“入不敷出”。

新城控股大家都知道。因为董事长班子的倒台,引发了蝴蝶效应。最后,新城控股不得不出售约40个项目,以缓解资金压力。此外,由于前期三四线储土进度较快,去污率明显下降。公司仓促选择套现,也是为了应对此前盲目囤货带来的后果。

可以想象,如果我们不保持谨慎的态度,一旦遇到同样严重的不可抗力事件,甚至在某个时刻出现信托融资“破门”等可预见的风险,可能需要通过新城或泰禾式的“甩卖”来解决危机。对于三四线城市重仓、平均售价低的中梁控股来说,其毛利率和净利润率本来就低。一旦为了加强销售回报而降价促销或卖给第三方,其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很可能会进一步下降。对于已经逐步降低杠杆的中梁控股来说,利润降低会影响后续的资金缺口。

笔者认为,在看到新城多次在三四线城市获奖后,中梁控股有意在三四线城市复制新城控股的高杠杆发展模式,两者都向碧桂园学习,通过三四线城市土地储备的“下沉”获得先机。

但是,中梁忘记了,他的毛利率、净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等诸多指标还没有达标,房市的交易量已经不如从前。他从第三、四行就可以像碧桂园一样成为“大师”。成功之后,他失去了很多机会成本。这无异于胃容量太小的人,想在大家都开始“滋补”的时候,吃成“胖子”。一旦“蹲着”,

03

制胜法宝“高周转+阿米巴”带来诸多后遗症

中梁成功的秘诀是分权和结果导向的“阿米巴”模式——精细化总部、强一线、小组织。阿米巴的每个单位组织在运行过程中都有足够的自主权,激励是以结果为导向评价利益共享,平衡权力,提高参与积极性。

“阿米巴”模式有很多优点,这是不可否认的。没有这种模式,中梁大概是在半途而废的路上。这种模式确实是中梁控股追求“急功近利”的唯一方法论。

做大做强后,这种模式还实用吗?房地产环境没有以前那么好了。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使用阿米巴模式有什么不好?

恶性竞争还是可以遇到的,邻居是自己的也就不足为奇了。为了这个变形虫的利益,对其他变形虫视而不见。这在一个成熟的房地产企业会有什么后果?每一个营销人都在“卖货”,每一个管理者都在“创新”,一切都由无序的小团体竞争进行。最终的损失可能是整个中梁集团的利益。

阿米巴模式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销售最大化,费用最小化。或许今年中梁控股业绩大幅增长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但明年呢?那后年呢?房地产周期性小幅下跌是不争的事实。此时,它反周期运行。一旦出现大风大浪,谁来负责抗洪抢险和灾后重建?

“高周转”是阿米巴模式的结果,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某门户网站的评分,还是新媒体平台上发布的帖子,都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中梁控股住房质量的担忧。

注:图片中的数据均转载自网站和新媒体平台 注:图中数据转载自网站及新媒体平台

这也是“阿米巴”模式的后遗症。一方面,“456”系统对时间节点的要求比任何房地产公司都要好。为了赶进度,似乎没人真的在乎造出什么样的房子。另一方面,公司没有归属感和荣誉感,企业文化的缺失促使更多具有敬业精神的职业经理人离开家乡。最重要的是,阿米巴模式下独立会计制度的应用能否复制也是一个问题。一旦房地产公司滋生内部腐败,其影响可能是整个项目的质量和对消费者的品牌溢价。

在中国做房地产真的很迫切,尤其是在这个敏感的时间节点,“稳”字第一。当你出了事,万科和碧桂园不会给你挽回的机会。毕竟他们的融资渠道、外债额度等诸多方面都是中梁无法比拟的,他们的产品质量也得到了时间的验证。

既然已经进入地产TOP20队列,假设中梁控股永远不会满足于成为第一阵鲜为人知的“挡箭牌”,现在坐稳“位子”比走得更远更实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笔者提到的三个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中梁控股的快速发展也面临着更多的现实问题。疯狂“扫货”拿到地,无论是充实“资本”还是欲速则不达,我们都将拭目以待“中梁速度”的后半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