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肤色差异很大。正常情况下,肤色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皮肤中色素的含量,二是皮肤解剖的差异。
皮肤中有四种生物色素,即棕色黑色素、红色氧化血红蛋白、蓝色还原血红蛋白和黄色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不能由人体自身合成,需要从饮食中摄取,称为外源色素,其余三种由人体自身合成,称为内源性色素。
皮肤的颜色和深度取决于皮肤中黑色素、胡萝卜素、氧合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的含量、表皮的厚度和含水量以及真皮血管的血液供应。
1.黑色素
黑色素由基底层的黑素细胞分泌。黑素细胞起源于外胚层的神经嵴。黑色素细胞的数量与位置和年龄有关,与肤色、种族和性别无关。
电镜下可见黑素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特征性黑素体,是含有酪氨酸酶的细胞器,是黑色素合成的场所。
黑色素是决定人类皮肤颜色的最重要的色素。它通过黑素细胞的树突状突起转移到邻近的角质形成细胞,并随着角质形成细胞的代谢移动到上表皮,从而影响皮肤的颜色。
一个黑素细胞可以通过其树突向周围10 ~ 36个角质形成细胞提供黑色素,形成表皮黑色素单位。
黑色素能够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保护真皮和深层组织免受辐射伤害。生活在非洲赤道对面的黑人和生活在西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棕色人种皮肤黝黑,可以防止皮肤受到过多紫外线的伤害。
相反,白人过去生活在北欧,那里的阳光没有赤道附近那么强烈,所以北欧白人的皮肤色素很少。
黑色素分为真黑色素和棕色黑色素。黄种人的皮肤中既有真黑色素,也有棕色黑色素。
虽然皮肤的颜色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但紫外线辐射、内脏疾病、精神因素、睡眠不佳、体内维生素和氨基酸代谢紊乱、炎症反应和内分泌变化都会导致色素沉着增加,使皮肤出现暗沉和色素沉着。
相反,如果黑素细胞数量减少,酪氨酸酶异常,也可能出现色素减退或缺失。
所以,肤色其实是遗传背景、紫外线辐射、激素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胡萝卜素
血液中的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角质层和皮下组织,是皮肤发黄的因素。女性皮肤中的胡萝卜素通常比男性多。
β-胡萝卜素是胡萝卜素家族中最重要的成员,主要来源于丰富多彩的蔬菜和水果,如杏子、胡萝卜、青椒、菠菜、红薯等。
在体内,胡萝卜素可以转化为活性维生素A,因此胡萝卜素常被视为维生素前体。
由于人体将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酒精的能力有限,如果添加过多的胡萝卜素,会导致手掌和足底区域的皮肤变黄,同时结膜也会变黄。
限制胡萝卜素的摄入可以缓解。
3、脂褐素
脂质体是一种不溶性脂质色素,是由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作用产生的脂质色素复合物。
一般认为是细胞内贮积症。由于细胞内缺氧,脂褐素不能被正常的溶酶体酯酶分解,大部分细胞没有清除能力,因此在细胞内积累。
电镜下,脂褐素是致密颗粒、空气泡和脂肪滴的凝聚体。
医学上称为“脂褐素色素”,它形成脂溢性角化病,俗称老年斑。因此,“长寿斑”并不意味着长寿,而是皮肤衰老的象征。
4.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可以与氧分子结合,将氧气从肺部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真皮中含有的氧合血红蛋白使皮肤呈现红色;缺氧后,血红蛋白使皮肤呈现暗紫红色。
血液的颜色会影响富含毛细血管区域的皮肤颜色,比如脸颊。
眼睑下,由于皮肤较薄,血管颜色暴露,皮肤呈现紫红色或蓝黑色的“黑眼圈”。
当皮肤处于寒冷环境时,血管收缩或痉挛,皮肤呈现蓝紫色,尤其是血液供应丰富的唇部。
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皮肤缺乏“色彩”,这也与老年人真皮内血管变细有关。
在某些疾病中,血液回流受阻,毛细血管压力增加,红细胞漏出,含铁血黄素沉积,使皮肤黄棕色。
总结:
虽然上述因素对肤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肤色因种族和个人而异。
它还与性别、年龄、身体不同部位和紫外线辐射密切相关。
肤色也受到身体健康和情绪压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