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5月3日晚7时,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大礼堂召开学生大会。当会议非常紧张时,法律系学生谢悲愤交加。他当场咬破了中指,撕破了裙子。热血书《把青岛还给我》向公众揭秘,进一步激发了全体代表的情绪。于是他决定第二天,也就是5月4日上午游行示威。大家鼓掌,一致同意...
谢,字灵溪,赤水县古湖人。谢少年时就读于仁怀堂,1914年考入上海中华公学,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读大学期间,谢深受革命先驱李大钊和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的影响,逐渐成为五四爱国运动的骨干分子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代表团作为战胜国参加了1919年1月18日举行的巴黎和会。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的归还领土主权的合理要求遭到拒绝,而日本夺取被占领青岛的特权得到与会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并写入所谓的《巴黎和约》。然而,北洋军阀政府作为中国代表团,却准备签署“巴黎和约”,严重侮辱了中国的主权。
消息传回国内后,瞬间激起包括谢在内的青年学生的愤慨,反帝情绪持续高涨。
1919年5月3日晚,北大学生在北大礼堂召开全体学生临时会议,邀请了包括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在内的十余所中高等学校的学生代表参加。由于北洋军阀政府的屈辱和内部镇压,会议一开始气氛非常紧张,一些学生代表还有些顾虑。
北大学生贵州赤水人谢绍敏咬破手指 来自贵州赤水的北大学生谢咬了自己的手指
这时,谢等北大学生代表在大会上发言,揭露北洋军阀政府的叛国行径和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罪恶阴谋,号召大家起来救国。
谢在会上对充满了愤慨。他当场咬了中指,扯下裙子,扯下一块布。他用鲜血写下了“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并向大众透露了血书。
1919年5月4日同学们高举谢绍敏的血书“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1919年5月4日,学生们高举谢的《血书》,“誓死争取,还青岛。”
这一举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大家最终决定了四条路,包括第二天在天安门广场前举行示威游行的计划,拉开了五四爱国运动的序幕...
1919年5月4日,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13所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聚集在天安门广场前示威。每个人都举着写着“把青岛还给我”的旗帜和横幅“废除第二十一条!”“拒绝签署巴黎和会!”等等,并高呼口号。
还有谢用血咬手指写的四个字“还我青岛”,被学生高举,迎风招展。横幅虽然不大,但特别鲜红耀眼,就像一面鼓舞和激励人的旗帜。
影片《建党伟业》中井柏然饰演的谢绍敏 谢在电影《伟大复兴的开始》中由景博然饰演
谢的血书《还我青岛》成为五四运动中的标志性口号,起到了很大的号召作用。它就像一支火炬,帮助五四运动燎原,在五四运动史上留下了丰富多彩的一笔。
从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谢曾在江苏省地方法院担任法官,后在民国四川省政府工作。抗战爆发后,谢因病回到贵州赤水,于1939年逝世,葬于贵州遵义赤水市镇。
贵州赤水人谢绍敏照片 贵州赤水谢照片
回忆斯里兰卡人民,这个角色将永远存在。谢在五四运动中的英雄事迹被记录在《贵州革命史》中,并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献礼电影《伟大复兴的开始》中被搬上银幕。五四运动的精神也被祖国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铭记和发扬。
贵州赤水市葫市镇的谢绍敏旧居 谢故居位于贵州省赤水市湖石镇
一百年过去了,曾经战火纷飞、热血澎湃的记忆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逝。贵州赤水是一片红色的土地。不知道什么时候人们对赤水的红色记忆最深,那是天然的丹霞地貌。其实赤水不仅仅是四次穿越赤水的赤水,还有很多爱国青年。展望未来,赤水不仅要继续发掘其丰富的绿色资源,更要深入发掘其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
百年前,贵州赤水青年写下血书《还我青岛》为国而战;80年前,红军四渡赤水的传奇足迹遍布贵州赤水;现在我们不应该忘记历史,而应该永远记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