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脘 神奇的人体要穴 中脘

栏目:汽车 2021-10-09 11:17:36
分享到:

中湾,因洞穴而得名,出自17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甲乙经》。别名有:上龄、胃、大仓、太仓、胃管、三管、中管、中碗。它属于任脉,任脉是胃的募集点和八汇点的腑汇。高:空腔,新华字典解释:胃的内腔;《康熙字典》释义:胃受水谷影响。说白了,“吉”就是人体接收食物水分的空房间。中脘穴在胃的中间,在上宛穴和下宛穴之间,故称“中脘穴”

中脘穴是人脉经与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阳明胃经交汇的穴位,是六腑精气汇聚之地。素有胃“魂穴”之称,具有健脾和胃、补中益气、降逆利湿之功,主要用于胃腑各种疾病。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刺激中脘穴后,胃蠕动会逐渐增加,表现为幽门张开,胃下缘微升。同时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所以针灸界有一句话:中脘治脾胃百病,百病皆治。

中脘穴选择

仰卧,上腹部,前正中线,中上脐4寸,下胸骨与肚脐连线中点。

中脘适应症

胃痛、腹胀、呕吐、呃逆、胃部不适、吞酸、厌食、消化不良、营养不良、腹胀、黄疸、肠鸣、腹泻、便秘、便血、胁痛、白吐血、哮喘、头痛、失眠、惊悸、心悸、不安

疾病解释

1.gān jωρ堆积:是由于喂养不当或其他疾病的影响,逐渐形成的一种慢性疾病,导致脾胃功能受损,气液两失。以饮食异常、面黄肌瘦、头发焦黄、大腹便便、精神萎靡或烦躁为特征的儿科疾病。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严重儿童营养不良。

2.肿胀:单纯性腹胀如鼓,中医称之为“鼓胀”,与现代医学肝硬化、腹腔肿瘤、结核性腹膜炎等引起的腹水相似。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大如鼓,皮肤淡黄色,腹部皮肤静脉外露。多为饮酒过量,肝脾受损,黄疸久,肝肾功能不全,气滞血瘀,水滞所致。

3.害怕:因为恐慌,心跳剧烈。

4.心悸ZH:病名,中医指心悸。我的心跳得很厉害,感觉很不舒服。看心律失常、器质性心脏病等。正常人在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也会发生。

5.脏躁:即更年期综合征、经前紧张、歇斯底里等。多发生于中青年女性,表现为精神抑郁、情绪不安、笑声变化无常、睡眠不安,甚至意识模糊。

6.尸体,突然昏厥和意识不清,伴有四肢冰冷,也称为突然昏厥等。发病后,头脑可在短时间内清醒,重症可完全丧失。类似现代医学中的休克,是血液循环严重障碍引起的,人体并不是真的死亡。

7.惊风:中医病名,又称“惊风”,俗名“惊风”。临床上以抽搐和昏迷为主要特征。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季节,尤其是1-5岁的儿童。

8.产后昏厥:中医病名。指产后突然头晕、坐不起来,或心闷、恶心、呕吐、痰多气短、心烦意乱,甚至昏厥、昏迷,称为“产后血晕”。西医没有相应的病名,但产后出血引起的虚脱、休克或羊水栓塞等临床疾病可与此病相互参照。产后昏厥是严重的产后疾病之一,常危及女性生命,必须积极治疗。

9.嘴巴,k ǒ u,jǒn:牙关紧闭,嘴巴打不开。

中脘配伍

中脘联合梁丘、夏聚旭治疗急性胃肠炎:

中脘合肝俞、太冲、三阴交、公孙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中脘配气海、足三里、内关、百会治疗胃下垂。

中脘凉门治疗胆道蛔虫病:

中脘配百会、足三里、神门,治失眠脏;

中脘配钟山、天图、风龙治疗哮喘;

中脘配阳池、胞门、子宫治疗腰痛、痛经、月经不调;

中脘针灸

直刺0.5 ~ 1寸;艾灸是可以的。

中脘按摩

揉法:用手指或掌根揉穴位2-5分钟。Mofa:用手掌或四指揉搓中点5-10分钟。

中脘是后天补益、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穴位。通过针刺、艾灸、点、按、揉或揉等方法,可以促进消化,健脾和胃,后天受益。

名词解释:

1.黄帝经甲、经乙:又称黄帝三经、黄帝针灸经甲、经乙、针灸经甲、经乙,西晋皇甫谧所著,成书于公元282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12卷128篇。前六卷为基础理论文章,后六卷为疾病分析、诊断和治疗文章。这本书对穴位进行了定义,并详细说明了每个穴位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针灸专著。

2.采集穴位:“采集”就是采集和相遇。六脏六腑各有十二分。

脏腑病变时,相关穴位常出现压痛或敏感。

3.八会穴:指脏腑、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分别汇聚的八个穴位。腑必太仓,脏必季胁,筋必阳陵泉,髓必绝骨,血必闭,骨必大,脉必过深,气必过深。

八汇点歌诀:脏腑在门中,气在血中,疏在外,筋脉太深,骨大髓断

对此你怎么看?请留言。如果你想了解这类知识,记得关注我。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