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4日下午,秋高气爽,桂花飘香。孝义市老年大学戏曲班座无虚席,一位老人正在讲晋剧知识的十三招。舞台上,她理论联系实际,讲得生动有趣;舞台下,爱好票的人听着音乐如痴如醉,不时跟着老师哼着曲子。上完一节课,我对押韵的代表词、发声位置、实际应用等知识都有了清晰的认识,比如法花喆、怀来喆、中东喆、颜倩喆。
在我的潜意识里,这方面的知识只属于高校的专业讲师或者评论家,从来没有想过真佛就藏在孝子戏票友的身边!她就是黄爱美,一位被票友们誉为“戏曲瑰宝”的老师。
之前,由于年龄差距,我对黄先生的尊敬止于在票友协会指导戏曲,止于欣赏一位艺术前辈。没想到,她对晋剧艺术的理论研究如此精通,能让深奥的理论通俗易懂,她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完全超乎我的想象。于是,怀着崇敬的心情,我更加走近黄先生...
黄爱美,女,80岁,住孝义市对镇镇石祥村。她12岁跟随老艺术家冯庭东、王安华学习美术,15岁因家庭贫困被迫辍学。她进入孝义县新沂金剧团,开始了她的艺术生涯。
努力学习,不负众望。进入剧团后,她专注于青衣,努力练习基本功。比如练嗓子、绕场跑、做袖功、切叉等。,但最难的是晚上抬起腿睡觉。她还记得那种痛苦,每天熬过来才能睡着。在农村演出时,如果离下一个演出地点不太远,黄老师会主动走。事实上,她想练习踢球和绕场跑。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练就了扎实过硬的功夫,为日后登台表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出现就像灭火。当时剧团里几乎没有青衣。男主角侯玉兰因为过度劳累而病倒了。看到很多已经写好的戏不能上演,剧团的领导们都很着急。黄爱美老师自告奋勇。凭借平时的积累,她很快拿下了几部大剧,解决了剧团的燃眉之急,维护了剧团的声誉和利益。当时除了演老八书,她还在《山中救母》、《四姐妹下天堂》、《一个志愿者的未婚妻》等剧里演主角。因为她细腻的表演,注重去揣摩和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受到大家的称赞。
严于律己,履行党员职责。1958年,在晋中地区演出成绩优异的孝义新艺术团被派往四川,向南方来的干部致敬。当时已经订婚的黄爱美积极响应号召,第一个报名。在她的带动下,剧团的其他同志也纷纷报名。为了鼓励先进,她被组织选为预备党员。从那以后,黄先生一直严格要求自己是一名党员。在吕梁地区排练时,母亲病重,家人发来电报,要见她最后一面。听到这个消息后,她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一方面,她抚养自己的母亲,另一方面,她热爱自己的事业。经过深思熟虑,她受到一句台词的启发,选择先参加演出。她说:“我妈生我,我党养我。我必须先完成我的政治任务。”。然而,当她演出回来时,她的母亲已经被埋葬了,这成为她一生无法弥补的遗憾。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员对党的忠诚。
吸收营养,向别人学习。去了四川后,除了日常的表演,黄女士还经常去四川艺术学院学习。回省里汇报演出时,她曾师从、、华、等著名艺术家。在此期间,她在艺术上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我想站起来,站起来,我想接触人们。再次回到四川后,正当川剧要出国演出的时候,黄先生和剧团的其他三位主要演员被抽调加入剧团。在此期间,他们被来自四个省的导演精心培养。对她来说,这是学习戏曲艺术的又一个春天,让她大开眼界。她唱歌、读书、戏剧和舞蹈,并潜心研究与歌剧有关的所有知识。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技能的不断提高,她不再为自己声音的不足而叹息,开始下定决心,将来要成为一名全才的戏剧导演。
导演睿智有才,煤海剧团展现英雄姿态。从四川回来后,黄先生被分配到晋中青年晋剧团工作。因为她的基础扎实,得到了领导和观众的良好反响。在当时孝义县文化局局长高明的再三邀请下,她被调回孝义工作。为了照顾家庭,黄先生前往堆镇煤矿,在领导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煤海晋剧团。那段时间,她一边担任团长、导演、男主角、编剧,一边教学、排练。剧团逐渐吸纳了一批年轻演员,排出了《下河东》、《驱车上梁山》等几十部大大小小的剧目。这些优秀的剧目被带到山西、河北、陕西、蒙古等地,受到各地观众的青睐。经常得到“不亚于一般县剧团”的反馈,煤海晋剧团一度风靡多个县市。
充满戏文和韵文,充分发挥余热,献真情。退休后,黄先生先后在交口艺术学校、晋中艺术学校孝义分校、吕梁艺术学校担任主教,为晋剧培养了一大批后备人才。此外,她还应周边县市剧团的邀请,为灵石剧团、万通晋剧团、祁县晋剧团、平遥晋剧团出了许多剧目,有古装的,也有现代的,有大的,还有结合时代的小戏。因为她的戏路很广,可以轻松应对任何一种戏,轻松引导,最终达到很好的舞台效果。
停止奋斗,你就停止了生活。如今,黄先生活跃在孝义各票种协会已有十余年。由于票友多为零基础学习剧,一部大戏涉及的人多,水平参差不齐,使得排练难度加大,辛苦不言而喻。黄老师经常反复示范,从不抱怨,努力做到最好。努力是有回报的,在她的精心安排和指导下,戏曲班先后排出了《满堂红》《金水桥》《忠君报国》《龚铭段》《娇子》《杀宫》《Xi容桂》等大型古装剧。,以及《新教之子》《好日子》等几十部精美小剧。在排练的过程中,她遵循“师法自己,不浑浑噩噩”的原则,注重让传统的演唱和表演手段服从于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需要。根据演员的条件,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在原有演唱技法的基础上,可以充分发挥演员的个性,同时大大提高演员的审美水平。
“她头上没有耀眼的光环,身上也没有明星标签。但这并不损害她在广大晋剧爱好者心目中的崇高声誉,也不妨碍她对晋剧艺术的执着追求”。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好。凭借对艺术的忠诚和对观众的真情实感,黄爱美女士在中国传统戏曲领域孜孜不倦、坚定不移地工作,成就了她毕生的事业。
“凌寒独自开车,为了清香”是黄爱美老师的真实写照;“我不能仰望它,只有高山阻挡”是作者对黄先生的真情流露。
翻看黄先生厚厚的讲义,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她将在孝义市老年大学戏剧班进行十余场讲座,向广大票友传授系统的晋剧知识。这对提高孝义票友的整体水平,继承和发扬晋剧艺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将起到重要作用。
点分享
点击它
指向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