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问药师”平台收到咨询:一位准妈妈在b超检查时发现“胎盘钙化”。看到这个结果,她特别焦虑。她以前吃了太多钙片吗?
为了回答她的问题,我们来看看:
什么是胎盘钙化?
哪些因素与胎盘钙化有关?
与补钙有关吗?
什么是胎盘钙化
胎盘钙化是指衰老。胎儿成熟时,胎盘孕育新生命的阶段性任务即将结束,所以胎盘会像普通器官一样自然老化,这是正常现象。
只要胎盘功能正常,即使发生钙化,也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所以准妈妈看到这个诊断时不需要太担心;
但是,胎盘钙化部分会失去功能,即钙化越大,胎盘功能越差。如果发现胎盘钙化,医生会根据胎儿生长周、胎心音、胎盘脐血流、羊水量、妊娠周数等综合评估。,并根据准妈妈的个体情况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
b超结果可提示胎盘钙化程度,孕晚期胎盘钙化也是胎儿足月发育的特征。一般来说,胎盘钙化不会导致胎盘功能完全丧失或威胁胎儿的发育和健康,因此大多数情况下不影响妊娠的继续。
但当出现三度钙化时,如果此时孕妇并发羊水过少或其他疾病,则意味着胎盘功能已经丧失,已经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了危害。此时医生可根据母亲的具体情况考虑终止妊娠或引产。
胎盘钙化的可能原因
虽然“胎盘钙化”一词中有“钙”字,但补钙并不会引起胎盘钙化。
胎盘钙化的因素很多,每个孕妇都可能发生,吸烟、高血压或胎儿过小都可能增加胎盘钙化的风险。从这些危险因素来看,补钙并不是胎盘钙化的直接诱因。
那么补钙也会增加胎盘钙化的风险吗?
如何衡量孕期补钙的利弊?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查阅了相关数据,小规模研究结果显示,药物补钙的正常孕妇胎盘钙化发生率高于未补钙的正常孕妇,但胎盘钙化发生率并未明显增加。虽然上述小规模研究表明,过量补钙可能提前引起胎盘钙化,但目前尚无大规模高质量研究进一步阐述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直接关系。
孕期如何适当补钙
虽然补钙与胎盘钙化的相关性尚待证实,但为避免相关风险,孕期补钙仍需科学进行,避免盲目随访。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孕妇膳食指南》,胎儿在妊娠早期生长相对缓慢,对能量和营养的需求很少。孕期良好的营养储备可以维持母亲和胎儿在此期间的营养需求。如果不能维持孕前的均衡饮食,只需要保证基本的能量供应就可以了,不必过于强调均衡饮食,过早增加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摄入。胎儿的骨骼和牙齿从怀孕第18周开始钙化,大约30 g的钙在分娩过程中沉积在新生儿体内。这些钙主要沉积在孕中后期的胎儿骨骼和牙齿中,孕中期每天应沉积50 mg左右的钙,孕晚期增加到每天330 mg。
虽然孕期钙代谢适应性变化,孕妇可以通过增加钙吸收率来适应钙需求的增加,但膳食钙摄入量仍需增加200 mg/d,总量达到1000 mg/d。
所以孕期补钙是必要的,但孕期补钙不宜过量。
孕中期可以通过食物补充,给予一定量的钙来强化;
怀孕末期,应谨慎使用钙。钙可以通过食物来补充。每天摄入乳制品500-800毫升。含钙量足够,不需要补钙。不需要补钙,可以降低孕晚期胎盘钙化程度。
摘要
综上所述,我们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理解“胎盘钙化”是补钙过量引起的。一般来说,补钙与胎盘钙化没有直接关系。
在现有的研究中,认为过量补钙可能导致胎盘钙化,补钙量很大。
在正常补钙的情况下,1000 ~ 1200 mg/d的钙不会引起胎盘钙化。医生给的补钙量一般为600mg/d,通常不会引起胎盘钙化,也不会引起骨骼坚硬、难产等问题。因此,不要简单地将胎盘钙化归因于过量补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