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字,从米字旁,多指用大米磨成浆后制作的食品。后来泛指到用豆类或马铃薯等淀粉制成的食品。
广东人喜吃粉,这或许是跟饮食习惯有关:正餐必须是米饭。早餐嘛,也要吃点大米制品。
其实这个习惯放之全国皆同:北方人爱吃小麦制成的面制食品,南方人则爱吃大米饭和由大米制成的各类食品。
在广东的各个地方,都有着鲜明当地特色的粉类食品。这些粉或已大名鼎鼎、声名远播;或还不为外人知、等待懂吃者去发掘!
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一下这些形形色色的“粉”,看下最终你会被哪个“粉”圈粉!
在前面三篇,我们分别介绍了“肠粉”、“河粉”和“粿条”。在本篇,我们要讲的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米粉”!
米粉在广东,一般说“米粉”,指的都是本省出产的“东莞米粉”。
米粉出现的场合基本都是跟河粉重合的。可以说,有河粉的地方就会有米粉,真的是“落花时节又逢君”!
米粉基本上都用米浆制作,这个与之前介绍的几种“粉”别无二致。米粉的传统制作过程相当繁复:需要先把优质米洗净后泡数小时,待米粒膨胀并软化后,放入石磨中以人手磨出米浆来。再装入布袋,把米浆中的水分压干,就可以拿去蒸了。
蒸的时候只蒸至五成熟,太熟了米浆就会变硬。取出后揉捏成米团,再经过碾压,拉长。拉出细小绵长的米条后,即可放到开水中煮熟。然后再捞起在冷水中“过冷河”,以免粉条粘连。
煮熟透的米粉就可以梳理成一撮撮,拿筷子夹起铺平在竹筛上,日晒而成。制作好的米粉一般只有1mm左右粗细,吃起来筋道十足。
因为人手工制作太费时耗力,所以现在我们吃到的米粉都是机械化生产的了。纯正的米粉看起来颜色是白中带点微黄的,如果你看到白白亮亮的米粉,那么必定是经过漂白处理的。
米粉的做法主要是汤和炒两种,这个跟河粉是一致的。所以在广东,你点汤粉或炒粉,店家都必定会问你要的是河粉还是米粉。
米粉由于是干制的食品,所以在烹制之前还要先用水泡三十分钟到一个小时,让米粉泡软。
炒制时起大火猛油,能用猪油更佳,因为米粉是很能吸收油脂的,放猪油炒的话会让米粉更香。配料的话一般可用豆芽、椰菜丝、胡萝卜丝、鸡蛋、瘦肉等等,看各人口味添加。比较常见的是“三丝炒米”,用瘦肉丝、火腿丝、煎鸡蛋丝同炒。
在香港的茶餐厅还有一道“星洲炒米”。据说这道菜源自星加坡,故名“星洲炒米”。做法上跟我们吃的炒米粉区别不大,唯一的不同是下了咖喱粉,米粉炒出来呈现的是咖喱的黄色。有些餐馆还会加入虾仁,以彰显“星洲特色”。
汤米粉要想好吃,关键还是在于汤底。传统的汤米粉都会用奶白的猪骨汤做汤底,米粉吸收了汤汁中的油脂和香味之后,吃起来特别有味道。至于配料,也是想吃什么就可以加什么。美食家蔡澜先生就尤其爱吃猪手米粉,相传这是台湾人生日必吃的传统,所以在每年生日那天他都会煮一碗为自己庆祝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