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绿眼睛,一只黄眼睛”“豌豆非常喜欢吃鱼”在尼泊尔,几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面对着白板上画的猫,认真练习看图片和用中文交谈。虽然他们对汉语的语气还不熟悉,但周围的汉语老师对孩子们的进步还是很满意,并不断鼓励他们。
前不久,央视新闻频道《国际新闻》介绍了这位在尼泊尔任教两年,因疫情原因被派驻当地学校的国际汉语教师。她就是陆英。
镜头里的五分钟让我们认识了这个开朗、大方、乐观的女孩,但五分钟的画面只是陆英教学时期的一个片段和缩影。两年的志愿工作和两年的异国生活,对陆英来说是丰富多彩的画面,是一次永远不会被遗忘的人生之旅。这是关于成长和有趣感人的时刻。
当疫情来袭时,他们驻扎在学校。
她得到了一个特别的母亲节惊喜
陆英毕业于大连外国语大学。2017年11月,热爱语文教育的陆英报名参加了孔子学院本部的志愿者项目。经过选拔和培训,她于2018年踏上了尼泊尔之旅。
2020年3月,陆英结束了在尼泊尔两年的志愿者工作,启程回国。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延长了她在高山之国的教学生涯。3月22日,尼泊尔政府开始禁止国际航班入境,已经订好回国机票的陆英不得不放慢回国步伐,留在学校。而驻扎在校园里的,除了吕颖只有一个守门人。
同时,陆英还要想办法让自己的课高效有趣,在关注教育教学的同时,让学生爱老师、尊重老师。无论是教学本身还是与学生的交流,对于吕颖来说都是一个需要不断思考和实践的人生课题。
为了两者都更满意,她一方面利用业余时间构思教学计划,另一方面也腾出时间和学生一起玩游戏聊天,和他们交流,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吕颖看来,没有绝对正确的方法:“其实方法第二,我觉得不管和谁相处,最重要的是真诚。抛开民族和文化差异不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两颗心在交流。”
“屋顶来客”的深夜来访,成了小动物们的沉默伴侣。水土不服的烦恼在她坚强的意志和努力的工作下得到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也在与学生、老师、朋友的交流中逐渐融化...陆英的尼泊尔汉教生活虽然困难重重,但她一一解决,最终获得了成长。
尼泊尔的教学生涯即将结束,但当中文老师的梦想还会继续,成为孔子学院的一名公立老师是吕颖下一阶段的目标。她将为此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把中国的语言文化传播到更多的国家。
虽然陆英因为疫情不得不放慢回国的步伐,但她始终保持着长期乐观的心态,在异国他乡尽力帮助别人的时候,她也开始考虑自己未来的人生规划。回归日期未定,但期待还在。让我们祝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