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正的老子是谁?
这似乎是一个很无厘头的问题。因为凡是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都知道老子姓李,以耳出名,以言出名。他是周代皇家图书馆馆长,道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经向老子求知识。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体系中,他还有另一个神秘的身份,那就是道教的太上老君。因此,李唐皇帝都自称是李耳的后代。
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不成问题的问题,如果仔细研究,真的成了大问题。
因为早在2000年前,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就已经在担心老子是谁了。
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司马迁用454个字记录了一代圣人老子的一生。这个区域只有454个字,内涵非常丰富,其中最能引起后人猜测的问题就是我是谁。
司马迁不确定老子是谁,于是叙述了三个不同的老子:一个是我们一般所知的老黎姿儿,一个是与孔子同时代的老赖子,第三个是战国时期太史之子。
老子是李二。这有错吗?为什么会有人质疑他是老子的真相?
这是因为,春秋时期,既没有李姓,也没有李姓,老子就不会姓李,也不会姓李。以李为姓,始于战国,如李牧。
这一点也可以通过百家争鸣的旁证来证明。我们常说,孔子、墨子、庄子、孟子、荀子,他们的姓氏都用一个字“子”来称呼。为什么来老子的时候用“老”字而不用他姓“李”?
如果按照百家的称谓规则,那么老子无疑应该姓老而不是姓李。如果他是李二,应该叫他“李子”,而不是“老子”。
老子是不是李二,几千年来争论不休。直到1993年10月,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出土了竹简《老子》,才揭开了老子的真面纱。
1993年10月,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出土的竹简《老子》,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老子》文本。它由三卷组成,大约在公元前300年被复制,属于不同的作者和不同的时期,但都属于老子的道教。从数量上看,这三卷正好对应了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三个“老子”。
由于李耳、老子、太史鼐也生活在不同的时代,这就为我们找到老子是谁提供了一种可能:老子是一个人还是很多人的总称?
我们先来看看老来子、李二、太史的具体情况:
1.老来子:据《史记》记载,老来子是楚国人,略早于孔子,或与孔子同时代。他曾经广泛收徒著书,是道教的代表人物。
在其他史料中,我们也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曾经向老子请教治国、辅佐君主的方法,但是却被教训了一顿。这与孔子曾经看到老子启蒙的故事不谋而合。老莱子曾经隐居在蒙山的阳光下,类似老子西征通关的故事。
2.李二:虽然李二被广泛认为是老子的真尊,但他有两个bug:
首先,“李”这个姓氏出现在战国初期,说明他比孔子年轻。
其次,《史记》还说李耳之子李宗为魏国将军,封于。
魏国是三大家族分晋的产物,标志着战国时代的开始,而魏国则是在魏国改革后出现的按军事功过划分。那么,李耳的生存时间肯定比孔子晚。所以孔子拜访比自己大的老子,一定不是李二。
3.邰世珍:邰世珍是最后一个被怀疑是老子的人,比李二活得晚。根据太史公与秦献公会面的记载:“周太史公凶王二年,遇秦献公”,他的活动时期基本在战国中期。
《史记》中有一段记载老子的高寿:
“丐帮老子60多岁,或者说200多岁,为修道而活。”
《史记》中说老子活了160多年,也有人说他活了200多年,他通过“修道”的手段让自己活得更久。
如果把以上三个不同的“老子”的活跃时代联系起来,或许就能解开老子长寿的秘密:他长寿的秘诀不是“修道”,而是“老子”根本不是一个人,而是很多人的“组合”。
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左右,而老子比孔子年长,出生于公元前570年左右。公元前374年,200多年后,太史公去见秦献公。
所以在历史上,老子、李耳、太史公大概都是以“老子”的名义出名的,所以当时关于老子的传说也不尽相同。三人都写过书,所以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版本的《老子》。
后来流传下来的《老子》,不是一个人的作品,而是不同时代道教先驱集体智慧的结晶。
所以,《老子》不是一个人,而是道家先驱的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