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进:从微软到万达再到创业,高群耀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伟大的,不是人,而是时代。创造高群耀40年不容易,更重要的是创造他的时间。他的人生算法是什么?
真巧。11号之前在上海认识了高群耀。
巧合的是,会前我正好在看他的新传记《创造与改变》。不禁觉得,在“十一”70周年之际,对比一个商人40年的职业生涯,对比大时代和小个体的轨迹投射,难免有一种私人历史和集体记忆重叠的奇怪感觉。
1.高群耀是谁?
高群耀是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中国所谓的“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而且他在很多事情上都是带头的。而且,“吃”不止一次。从第一批高考考生到第一批插队的留学生,从最开始的中国民营企业的操盘手出海,他现在已经60多岁了,开始自己创业。
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高群耀已经有了多年长跑的能力和精髓。他的实际身高并不高,但他从来没有给人矮的感觉。在传记中,他的母亲临终时说,如果营养保持下去,他可以长高10厘米。和很多企业家一样,他天生好奇。在下午茶聊天中,除了企业和战略,他还对谈论历史和文化感兴趣。他的口头禅是慢慢向你解释“这件事的乐趣”在哪里。
近年来,高群耀在海外的知名度超过国内,多次被列为好莱坞权力人物,被视为中国人进入好莱坞游戏桌的第一人。在国内,他比较低调,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出版《创编》这样的书?他笑了,因为哈工大百年校庆,为了给母校“交作业”,就产生了“创造与改变”。
难怪,他没有错过每一个浪,他站在潮水处。20世纪70年代,高群耀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赶上了80年代的留学潮,带着借来的300块钱去了爱荷华。
20世纪90年代,他从学术界进入商界,从美国回到中国。他是第一批出生在mainland China的外国公司高管,并成为欧特克的全球副总裁和亚洲最大发展地区的总裁。后来,在互联网浪潮的巅峰时期,他担任了微软中国的总经理。2006年,高群耀入行,加入新闻集团和21世纪福克斯公司,历任新闻集团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星空空传媒CEO、MySpace中国区董事长。
可以看出,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高群耀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助外资登陆中国。第一批在中国的外企明星经理都是在这里开始职业生涯的,但往往止步于此。高群耀不在其中。他从未停止过。随着中国民营企业的崛起,高群耀及时改变了轨迹和方向。2015年加入万达,担任集团高级副总裁、国际业务部CEO,开始为民营企业走向全球而奔波。在他的指挥下,万达掌握了全球最大的国际院线。现在60多岁的他选择创业,方向是移动影院。
2.时代需要人
在国内众多媒体头条中,高群耀被比尔·盖茨、默多克、王健林选中。《创变》开篇,有罗辑思想创始人罗振宇推荐的序言,从《凯撒传》谈起创变。我很佩服这句醒目的话,但我也对自己耳语。和《凯撒传》相比,似乎有点过了。继续读下去,我明白了一点:伟大的不是人物,而是时代。
的确,高群耀不简单,但更不简单的是高群耀被创造的时代。在过去的40年里,可以说在一两代人的时间里,中国在欧美完成了几百年的历史,经济水平从中世纪水平步入中等收入水平。其间,边缘人可以卷入剧变的洪流中心,无名氏也可以乘风破浪;自然也有过时的,以前的高峰数字和机构可能已经被遗忘了。时代的变化、冲击甚至挤压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严峻的,无法避免。
身处潮头,感觉不一样。面对这种远高于自身的剧烈变化,只要理性还存在,就很难不感到颤抖,无论是好是坏——据说臭名昭著的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在玩弄政治和登基之后,目睹了许多旨在彰显神圣的繁琐仪式,他的第一感觉也是个人的谦卑。
一见面就问高群耀,回顾我在大时代的经历,除了幸运,我会不会也觉得自己渺小?他沉吟片刻,说会有的。《创造与改变》一书的出版,明确了在高考留学外企、民企等几个浪潮中,都有这样一个人参与其中,而且是第一批,做得很好;那么他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吗?值得搞清楚。
高群耀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在美国获得工程力学博士学位。他最初的抱负是成为一名学者,但到目前为止,这种训练对他仍然有影响。在别人眼中谈论自己的辉煌经历时,既不吹嘘,也不太谦虚,往往有一种中性的叙述,冷漠而冷静,类似学者对待实验产品的态度。
面对成功,“你做的对不对”的追问,不是针对个人的。这与经济学家大师科斯有些相似。出于对中国的好奇,他会问周其仁等中国经济学家,中国成功后做了什么?邓小平做对了什么?
或许,现实世界的答案在于高群耀这样的企业家的创新。
3.在成功和失败之间
根据国内商界成功人士传记,总是说自己和别人的好话是一种习惯。《名利场》流行的潜规则是人人抬轿子。简而言之,它可以给读者一种成功可以复制的感觉。我本来以为《创编》也差不多,但是仔细看了之后发现不一样。可以说,写作成功后,我没有回避困难。
比如在微软,高群耀面对不合理、低效的机构设置,最终选择了“自杀辞职”;比如,新闻集团曾经在中国蓬勃发展的业务,随着默多克对中国兴趣的消退,从运营转向投资;至于MySpace,被新闻集团收购后,也已经从大众的关注中凋零;再比如,他在万达的海外业务布局逐渐完善,登陆全球最大的单一院线,但随后遭遇万达的海外扩张。
成功可以分析,困难也让人思考。可以说,在这些困境中,所反映的战略选择和领导困境更为感性。正如高群耀所说:“成功是失败之母”。
我很好奇的问,书里有什么,老老板看了会高兴吗?他说,他感谢每一个老板,书中能写的,即使不是全部事实,也尽可能真实。同时,他也感叹,大家对企业家都不宽容。“一个导演能拍十部电影,有一部电影会成功,这就足够让人记住了。但企业家不能。十次投资和一次损失将被铭记。这不是一次谈话。书中有高群耀拍摄的比尔·盖茨、默多克、王健林的特写小品。他的视角与外界不同,没有太多的好话。更多的是,他对同类企业家有一种观察和思考。
罗振宇说,阅读《创造》最大的兴趣,就是想从高群耀的人生经历中,揣摩出“算法”。罗振宇和高群耀相识多年,而别人口中的罗胖,自然也就成了高群耀中的“小罗”。高群耀换了几次赛道,在别人眼里,他只是成为下一任老板最需要的人,这和他的准备有关,他选择了自己的命运。但当我读到他的故事时,我也读到了另一面,那就是命运在选择他。他一直在做长期正确的事情,即使短期内没有直接的表现。比如在微软,他努力为遭遇事故的员工争取到最高的养老金,努力为Star 空 Media找一个理想的家。我告诉他,做正确的事有正确的结果。以前觉得是道德说教,现在觉得好像符合社交网络的规则;对此,高群耀认真回答道,当然,否则,社会就会崩溃。
面对变化,你会担心被淘汰吗?就算是高群耀,肯定也会。根据他自己的总结,他的人生算法的答案是“应对变化,拥抱变化”。可以说,他在自己的生活中提炼出了“创造与变化”的概念。
高群耀和罗振宇可以说是时代的赢家。在他们生命的每个阶段,他们都在尝试迭代和适应变化。诚然,大变革的时代还没有结束,每个人都只能在落后之前努力奔跑。
4.如何避免变得无用
但是,从《创造与改变》开始,如果我们超越个人的成功,其实也间接引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如何避免在大变革时代成为无用的阶级?无用类来自超级畅销书《人类简史》。这个名词意味着大多数人在人工智能时代失去竞争力,遭遇淘汰,没有适用性。
其实类似淘汰无用类的情况,不仅仅是从今天开始,也是从过去开始的。比如从高群耀的一生来看,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1977年的高考。那一年的高考很特别,而且是在冬天。恢复高考的消息出来时,大部分人只有一个多月的准备时间。当年全国参赛人数570万,录取27万学生,录取率不到5%。
高群耀很幸运。他如愿以偿,去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他的很多同学在文革期间失去了学习机会,他们都抓住了机会,改变了命运。
在这辉煌的篇章背后,也有失败者。从录取率,甚至是没有机会报名的人来看,显然错过机会的人更多。在此期间,许多人的命运洪流是随意决定的。成功者天生幸运,充满感恩,并承认适应变化。然而,大多数不幸的人因为复杂的原因而被淘汰。恐怕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不够勇敢去适应变化。
一个人有很多成功的算法,但是一个社会的成功算法不会随着人数的增加而自动增加。大家都在跑。从个人层面来说,它看起来很美。从社会层面来说,并不是最终的解决方案。最极端的情况,往往类似于电影院:如果第一排的人站起来,后面的人就得站起来,最后大家都站起来。这种集体竞争的结果之一就是过度竞争,这在育儿战中已经有所体现。
回到无用类的问题,这只是目前科幻小说中的假设。对于中产阶级来说,最直接的变化就是阶级的衰落。以前,当班级跳到星辰大海的梦里,就不得不去触碰为捍卫班级而战的冰冷现实。这种变化,我称之为“软阶层”,正在中国和国外出现。今天的领导或精英应该考虑一下。至于软班,他们应该留出一点时间,一边狂奔一边思考自己的后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