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李
童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崔若凡摄/光明图片
从《扇舞丹青》的刚柔并济到《水神》的魏晋风度:从《南京1937》《记忆深处》的历史沉思到《直到那时》的轰轰烈烈的斗争;从《朱傲》的振翅高飞到《大江大河之源》的浩瀚悠远...她用舞蹈词汇表达中国文化,把自己的思想和想法变成翩翩的舞蹈,飞进人们的眼睛和心灵。
美丽的雪豹,如幻影般掠过的雄鹰,溪水和星辰背后的水姑娘,记录了中国最早舞蹈的彩陶...随着舞台幕布的缓缓展开,一个从遥远的三江源开始的故事映入了观众的眼帘。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的参演作品,近日在北京上演的舞剧《大河之源》沿着河流的节奏,带领观众来到中国“母亲河”的源头,共同探寻文明之源。
这是童导演的第二部生态舞剧。如何用舞蹈谈生态保护?这是很多人听到“生态舞剧”的第一反应。事实上,在今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由童执导的首部生态舞剧《朱鸥》已经与全国观众见面了。舞者轻盈婀娜的身姿展现了朱娥的优雅与灵动,让人在欣赏一幅东方美学画面的过程中,自然地思考自然,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我想通过创作留给观众的东西。”童希望他的作品能在观众走出剧场和剧情后被思考。
童从小就非常喜欢跳舞。“我家在沈阳。记得三四岁的时候,妈妈带我看了一部舞剧《丝路花雨》,对我影响很大。”那一天之后,她心中念念不忘舞台上穿着五颜六色衣服跳舞的角色。
2000年,童从北京舞蹈学院毕业。1996年中国舞蹈编导班毕业晚会上,古典舞《扇舞丹青》中的舞者刚柔并济,一把扇子像扇子像剑一样舞动,让很多人赞叹不已。这一分钟的古典舞魅力组合,是童自编自导的毕业作品。在古典舞系老师的支持下,这部作品经过反复打磨整理后编入比赛,并获得第五届全国舞蹈大赛金奖。《迷舞丹青》成为了古典舞的经典剧目,被无数人翻盘。
“这部作品对我最大的意义在于,它让我对舞蹈充满信心,这对一个初出茅庐的编舞来说非常重要。”也是从毕业那天起,童开始把舞蹈当成“他者”来思考和创作,并精心雕琢了一幅又一幅作品。
《水神》《姜滇唇》《碧玉幽兰》《罗浮走》《绿化带如风》……很多人说,在童塑造的古典女性形象中,舞者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回眸回眸,都仿佛让人跨越了时间空,一窥中国古典女性的独特魅力。在严看来,古典人物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的背后是更大的时代特征和文化氛围,需要我们尽最大努力去提炼和呈现。”童的创作不是对生活和人物的简单模仿和再现,而是用舞蹈艺术表达中国文化的一种尝试。
从小而精的舞蹈作品到宏大的舞剧创作,童从未对自己的视野设限。她深深地沉浸在这个时代,从当下回望历史,不断寻求和提炼创作主题。2005年,她的第一部舞剧《南京1937》面对沉重的南京大屠杀历史题材。童回忆说:“我听说了《被遗忘的南京大屠杀》的作者、美籍华人女学者去世的消息。她从寻找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证据,到被这些证据所揭示的血腥和残酷吞噬,深深震撼了我。”因此,童决定从挖掘历史真相的角度出发,开拍舞剧。
“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记忆中的痛。我运用艺术的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反思战争中人性有多可怕。”这些思想成为萦绕在童心中的一种情感。12年后,在南京大屠杀80周年之际,她写了舞剧《记忆深处》,用意识流的表达方式来反思战争,探索人性。“我看到很多观众留言说,看完演出后,他们搜索了更多的史料,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是非常令人欣慰的。”童对说道。
内容要真实,呈现要艺术。童一直坚持这一创作原则,感知和表达她的时间。在舞剧《直到那时》中,童将目光聚焦于一个家庭、一对父子,用他们的创业故事展现时代赋予个人的机遇与挑战,抽象出中国人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精神面貌的变化。舞台简洁纯粹,每一场的节奏都不一样,但都是接连下来,不断进步,创造了时代的伟大力量。
无论是古典舞还是现代舞,无论是历史题材还是现实题材,童与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有着独特的“连接点”,所以他创作是真诚的。“为什么要编舞?为什么要拍这部剧?一个创造者必须先被感动。如果找不到这个支点,人物和作品就会半悬空,没有立足之地。”她说。
这种触动,是时间长河中朱与人类关系的变化,也是青藏高原野生动物路过的生命张力,更是对与盗猎者抗争到底的杰森·索南达杰的深切感念。这样的情感是所有人共有的——2018年,舞剧《朱奥》登陆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大卫·柯克剧院。丹青水墨画般的古老乡村,男耕女织的美丽场景,婀娜多姿的舞姿,垂死挣扎的脆弱...这些不仅深深打动了外国观众,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用东方艺术的方式对人类这个宏大命题的深刻思考。
对童来说,每次创作,她都在“深刻地改变自己”。“希望我的创作永远是新鲜的,每一件作品都能给人独特的触动。为了作品的生命力,我愿意用自己的数百个否定”。她总是用心与作品交流,在突破自我的道路上前行。
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