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帝国 统治全球200年的“棉花帝国” 中国还没打破

栏目:民生 2021-09-16 22:42:02
分享到: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人类从未找到合适的原料,也从未发明过合适的面料。直到主角“棉花”的出现,围绕棉花的棉花帝国也成了资本剥削的秘密。它已经运行了200多年

马毅——穷人喜欢,富人却看不起

对于中国人来说,最早出现在视野中的纺织品是亚麻。

麻布坎肩复制品 亚麻马甲的复制品

古代的麻纺技术远不如今天,粗针麻是常见的形式,因此亚麻制品空隙大、透气性好,非常适合在田间劳作、码头扛包等贫困职业。对于达官贵人来说,带肉的麻布更操蛋。

在古代,麻布也叫布,诸葛亮的《师表》说的是“臣布”,即农村穿麻布的农民

另外,亚麻透气性好的代价是会漏气。对于缺少取暖设施的古代社会来说,保温功能差的衣服在功能性上有巨大的缺点,亚麻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好衣服。

但是富人的幸福是超乎你想象的。

唐朝皇室发明了一种奇妙的取暖方式——“妓女圈地”

《长安最长的日子》里一心往上爬的袁仔,穷得吃不下饭的时候还花钱让女人御寒,这是“妓女包围圈”的生动表现。

“妓圈地”一词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城东即时造》。“消息是长安年轻,妓女圈地不像打猎圈地。“这种取暖方法是唐代李隆基的弟弟李承毅发明的。

丝绸——富人的心是好的,穷人的毒药

于是中国人发现了一种神秘的动物纤维——丝绸。丝绸的发明使中国的纺织科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在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前,欧洲人只使用羊毛或亚麻制作衣服。

中世纪贵族身穿丝绸 中世纪的贵族穿丝绸

因此,他们也喜欢中国丝绸,丝绸之路成为古代经济文化交流史上的明珠。

中国最牛的历史剧《大明王朝1566》就是以丝绸开端的 中国最好的历史剧《大明王朝1566》就是从丝绸开始的

丝锦也有很多问题。

首先,这种面料成本高。从种桑到养蚕再到缫丝,消耗了大量的劳动力,每一道工序都烧钱。明朝时,浙江为了收集50万匹出口西方的丝绸,变米为桑,毁堤淹田,马踩绿苗......

为种桑养蚕,马踏青苗 为了种桑养蚕,马踩绿苗

至于丝绸,杨金水在明朝1566年说:“这是给你的人民的。”哈里只穿普通的棉麻,同事给他丝绸衣服说:“一个官员必须穿一些丝绸才体面。”

丝绸,在古代人眼里,是爱马仕和LV的存在。

这又回到了开始。在人类寻找合适面料的几千年里,一直是困扰每个人的症结:富人喜欢穷人买不起,穷人也买不起。

时代呼唤主角!!!

棉花——出道是巅峰,几千年

1498年,葡萄牙探险家达·伽马成功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为欧洲人打开了通往印度的大门。从那时起,除了香料,他们的货船上还有另一种物品——棉布。

棉花和棉布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产品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珍妮纺纱机、飞梭、蒸汽机,英国掀起了工业革命。30年间,英国的生产率提高了370倍。

1861年,美国因为棉花经济而打了一场内战

美国奴隶被迫种植棉花

在美国内战中,世界棉花供应短缺。英国人笑了,印度人哭了

刚刚占领印度的英国人大力推行在印度种植棉花,破坏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手工纺纱和手工编织生产,导致印度殖民地去工业化。

由此,印度彻底成为英国棉花产业的原料供应地和棉纺织品的倾销地。

更糟糕的是,美国内战结束后,棉花市场回到了正轨,英国人忧心忡忡,而印度人哭得更厉害。

美国内战后,全球棉花价格已经下跌了近30年。大旱之年粮价上涨,大量棉农陷入没钱买粮的绝境。仅在20世纪70年代末席卷印度棉花种植区的饥荒中,就有600万至1000万人死于饥饿。

棉花背后的开发链:已经运行了200多年

现代资本主义的剥削链条就是这样形成的:资本把印度变成了原材料、廉价劳动力、倾销产品的产地。印度的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占比不到10%。资本随意跑了,美国市场便宜了,资本马上跑了,投入大量成本、土地、人力的印度马上完蛋了。

在整个过程中,资本承担的风险最小,印度承担的硬件投资风险最大

印度大饥荒,饱了秃鹫 印度大饥荒,到处都是秃鹫

200年来,棉花这个资本闭环一直在运转。然而,以产业链底层来到中国的工厂拥有全球近一半的纱锭和织机,消耗了全球43%的原棉产量,而中国提供了美国销售的全部服装的40%。

这不是中国的胜利。对于一个苹果来说,中国制造商只能获得5%的利润,但却提供了大量的土地、工厂、人力等主要投入。西方国家的资本就像一个善于变形的贪婪怪物,寻找更廉价的劳动力、更好的基础设施和更大的市场,所以现在西方资本正在试图进行产业转移。

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方对棉花帝国的统治还没有结束,余热还在继续,只是换了个面具。

在这一突破上,日本值得借鉴

日本人一直明白,由于土地辽阔,人口密集,棉花和天然纤维生产没有潜力,所以他们拼命深挖合成纤维的潜力。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出现了大量性能优异的聚酯纤维,日本人称之为“新型合成纤维”。

近年来,日本成为面料市场,尤其是功能性面料市场的巨头,占据了近30%的高档面料,成功登上价值剥削链的顶端,实现了二战后日本经济崛起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