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一号沉船 南海一号沉船 看看我大南宋有多豪

栏目:美食 2021-10-12 00:07:47
分享到:

2019年8月6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南宋初古沉船“南海一号”的最新考古发掘成果。截至目前,“南海一号”已产出精品文物18万余件,被誉为“中国水下考古的里程碑”。那么这艘沉睡在海底800年的古老沉船是如何被发现的呢?它承载着怎样的文明?

金项链

细线圆形金耳环

宝石镶钻空心形金手镯

贸易离不开货币。宋代张《音乐全集》记载“钱是中国之宝,但不久与四夷共享”。从南海一号沉船上的钱来看,有银钱、金钱、铜钱等几种钱。截至2016年1月,“南海一号”已生产铜币约1.5万枚。最早的铜钱是东汉时期的“火泉”,最晚的铜钱是南宋孝宗时期的主干道元宝,是确定沉船年代的重要依据。

在其他商品中,漆器和朱砂值得一提。沉船“南海一号”共生产漆器66件,包括单色漆器和雕花漆器。漆器的种类包括漆器、漆盒、漆盘、漆勺和漆簪。其中,装着金器的漆箱显示了金器主人的非凡地位和高贵地位。朱砂是双向贸易品种,既有进口也有出口。南海一号沉船已排出朱砂20公斤古人用朱砂入药,还可以用来抄经文、画符;往坟茔里撒朱砂辟邪。

远航千里,勤劳智慧的人们在漫长而艰苦的航行中发展出了独特的生活方式。“南海一号”沉船船员丰富的生活用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现,它拼凑了800多年前这个“流动的小社会”。人们把食物放在第一位,船员们制定了一套适合远洋旅行的“菜单”。由于海上航行时间长,一般需要储备大量的饮料、谷物、水果和坚果,饲养牲畜,捕捉野生动物,或登陆后补充物资,以保证航行食物的供应。

船上发现的水果残骸包括李子核、槟榔核、橄榄核、枣核、云南刺枣核、南酸枣核、葡萄籽和荔枝核。坚果有:锥栗、银杏、香榧、松子;粮食作物包括稻壳、冬瓜子、辣椒籽和辣椒籽。食物的容器也是多种多样且独特的,包括铜碗、锡杯、锡锅、茶杯等等。单调的航行并不意味着枯燥的生活。船上还发现了广东砚台、铜镜、水晶吊坠、铜板等生活用具。船上出现了观音等小摆件,反映了船员祈求海上航行顺利安全的愿望。“南海一号”考古队队长孙健说,“南海一号”完整地展示了宋代社会,怎么说都不为过。

面对这艘满载货物的巨轮,我们不禁赞叹宋代高超的造船和航海水平。吴的《梦》说:“海船大小不一。大的有五千料,能载五六百人。中等2000到1000……”“南海一号”沉船残长22.15米,最大宽度9.9米,分布轮廓面积约179.15平方米。它被14个舱壁分成15个舱,是目前看到的最大的舱数,甚至超过了元初凯尔·波罗在日记中所述的“有的大船有13个最大的舱”的标准。宋朝时,海员能够掌握信风和指南针导航,还掌握了阿拉伯人发明的“拉星术”和深水勘探技术,并绘制了详细的水文图。

即便如此,船终究还是沉了,南海一号的打捞、挖掘和保护方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守护水下文化遗产的智慧。在国家的支持下,对“南海一号”沉船进行整体打捞,即将沉船、船上文物和沉船周围的泥沙按原状固定在特定的钢箱内,将散落的、易碎的文物一次整合、吊装、漂浮,移至可人为控制的新环境进行有计划的挖掘和保护。

“南海一号”是世界上最好的:世界首创的沉箱法整体打捞技术、集多功能、复杂工艺于一体的巨型钢沉箱设计技术、水下30米穿钢底托梁技术、沉箱定位及下沉过程监测技术、拦泥挡水确保沉船原有环境不变技术、沉船环境建造与维护技术。这些都展现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和文化学者、打捞专业人员等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精湛技艺。

“南海一号”沉船是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重要实物和珍贵水下文化遗产,为研究中国海外贸易史、造船史、陶瓷史和航海技术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证据。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南海一号”沉船的发掘和保护工作也在进行中,新发现、新课题层出不穷,将给大家带来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