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核心思想 敦礼明伦 儒家的核心思想

栏目:历史 2021-12-05 08:22:08
分享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博大的体系,其中文学、历史、哲学相互联系,儒、释、道也相互联系。儒家文化是脊梁。娄玉烈教授以儒家的学、仁、礼、行等关键词为立足点,为我们详细阐述了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

娄玉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名誉院长,全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三知书院名誉院长。

中国传统文化是相通的

中国文化是一个非常开放包容的体系。除了本土的思想文化体系,我们还接受了大量的外来文化体系。儒家和道家是先秦百家中的两个。在发展过程中,他们兼容并蓄,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学派和文化学派。儒道结合了先秦百家的精华,形成了中华文化的脊梁。佛教由外传入,为中国文化所接受,与中国文化相融合,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主要流派。此外,伊斯兰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等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也有很大影响。

儒、释、道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但是,归根结底,儒家文化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影响是最大的,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儒、释、道三家文化相辅相成,相互配合。过去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以儒治国,以道治国,以佛治国。也就是说,用儒家思想治国,用道家思想滋养自己,用佛家思想治心。这是一个相对的说法。在我看来,三大家族的关键思想可以用在治国安邦、身心健康上。特别是中国文化没有像现在这样的学科分类方法,把学科分成很细的学科,把各个学科分开。中国传统文化是相互联系的,包括文学、历史和哲学、儒释道。

养生之法也可以用于治国,反之,治国之法也可以用于养生。从根本上说,两者是相似的。就像一个人的身体生病,往往是因为阴阳失调和气血不通。用这个原理来分析,如果国家和社会不稳定,有问题,从根本上说,也是一种阴阳气血失衡。两极分化是一种阴阳失衡。不上下沟通,就没有血。因此,同样的原则可以适用于保持健康和治理国家。宋代学者范仲淹说,不是好朋友,就是好医生。这也说明了治国与养生是相通的。

其实不仅仅是治国养生,还有烹饪。古人称丞相的工作是调和丁鼐,丁鼐是煮饭的锅,意思是丞相就像做饭一样。与西餐不同,中餐最重要的特点是将各种味道融合在一起,做出美味的食物,而炒菜本身就是一个融合和中和的过程。不仅有酸、甜、苦、咸五味,还有五色。首相的工作和建筑工人的工作一样。周总理曾说"总理是个八级瓦工"。

因此,中国文化不是单一的,而是全面的,是可以相互联系的。

智慧就是力量

中国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教给人们一种智慧,而不是一些简单的知识。

《论语》里有句话:“不怒,不怒,不发。”这就是我们现在谈论的:以一种鼓舞人心的方式教导学生。启发式教育不同于灌输式教育。首先,人要有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当我心中没有聚集和学习的欲望时,我就不会激励他。”下一句是:“不拐个弯不倒,就没了。”意思是这里有一个正方形的东西。我告诉过你其中一个角,但是如果你不能通过这个角想到其他三个角,那我就不重复了,也不教了。因为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就不能融入,没有从一个到另一个的连接和思考能力,就不能再教了。所以,最重要的是能够融会贯通。中国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教给人们一种智慧,而不是一些简单的知识。知识死了,智慧活了。智慧是一种对知识的发现、掌握和运用。知识最重要的是能不能用,否则就死无用处,只有用才能发挥作用。知识的应用不是知识本身的问题,而是一种智慧。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引用一位西方哲学家的话: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也是有缺陷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成为力量,只有把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才会产生力量,而这种运用需要智慧。所以,智慧就是力量。在中国文化中,儒释道都是智慧,不是知识。我们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而是要实现做人做事的一些原则,并将这些原则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这种学习是有意义的。

《礼记》在这个问题上已经作了明确的表述。教育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薛稷谈到了教育的意义、重要性、目的和许多方法。尤其是教学,不是让人背文章,增长一些知识,知道一些名物和规律,而是要让自己的生活受益。很久以前,我们就强调了教育的根本目的:让人们知道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儒家的整个思想就是围绕这样一个目标来建设自己的文化。

儒家文化建立社会礼仪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我们总是以此为荣。儒家文化就是要建设这样的礼仪文化。儒家文化的核心是建立社会礼仪。总结儒家就是四个字:敦礼明伦。敦,即敦侯,敦礼的意思是重视礼仪,把礼仪作为社会构成的基础。此外,还要明伦。孔庙里到处都会有一座叫明伦堂的庙。敦力明伦是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

那么什么是礼物呢?礼是礼仪,礼仪是一种社会秩序体系。每一个社会都要有秩序,儒家文化的礼就是讨论有什么样的社会秩序。孔子认为礼乐制度是周公定下来的,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维护周公制定的礼乐。

《论语》:孔子说季氏:“宫廷八舞,可忍可忍!”根据礼仪制度,各种形式、仪式和人们的身份密切相关。春秋时期,医生纪氏用的是八舞,只有皇帝才能用。按照规定,皇帝用八个女孩,诸侯用六个女孩,作为医生,只能用四个女孩。嵇现在是一名医生,但当他想成为天子时,他越权了。

孔子一生的努力就是恢复李周,让大家遵守。这就是为什么孔子提出仁的思想。儒家讲仁,仁就是仁者爱人。仁的核心精神是复辟仪式。孔子在《颜渊》中问仁,他说:“克己即仁。”“可”就是克制自己,战胜自己,从而恢复和满足礼即仁的要求。这是孔子仁学的核心。“见无恶,说无恶,听无恶,不动无恶”是孔子的进一步解释,即他从看、听、说、动四个方面要求自己,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符合礼的要求。仁强调人的道德自觉和自律,自觉遵守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律。孔子通过倡导仁爱达到了恢复李周的目的。

荀子对礼的论述,始于人与动物的区别。“人力不如牛,走路不如马,而且牛和马都用了,那又怎么样?他说:人可以组,牛和马不能组。”人可以组成有组织的团体,而牛和马不是有组织的团体。对于一个有组织的群体,如何发挥群体的力量?这个群体必须分为男人和女人,男人和女人,男人和女人,男人和女人,男人和女人,和部长。只有明确社会成员的身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位,这个群体的力量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荀子说:“分明分群。”用现在的话说,人是一种群居动物。动物群体只是一个自然群体,而不是一个社会群体。因此,可以说荀子最早提出人是社会性的,即有组织、有分裂的。这种分工不仅是工作的分工,更是身份的分工。这个身份里自然有不同的身份,比如父母和孩子;社会也需要不同的身份,比如领导和被领导。两者的结合构成了必要的社会秩序。

此外,荀子认为礼的起源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人性。中国古代对人性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即性善论和性恶论。其实善恶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人性。性善之说主要来源于孟子。孟子认为人性可以善,人性中有一些根征。孟子说:“恋爱了就可以好。”人天生有四种心:同情、羞耻、顺从和是非。四心是仁、义、礼、智的四端。性恶论源于荀子。荀子:“饥为食,寒为暖,劳为息,善为利,恶为害,都是与生俱来的人。”每个人都有这种天性。没有规矩就要打架,这是礼的必然。

在五大伦理中找一个位置

明伦的意思是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己的身份,按照自己的身份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尽职调查。

仪式最终落实到每个人身上,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意识到自己在整个社会中是一个什么样的身份,也就是“明伦”。儒家确立了礼的秩序,使每个人都明白自己在这个社会上是一个什么样的身份,属于什么样的人。要有自我意识和自我定位,然后根据自己的身份规范自己的言行。

儒家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分为五类。五大类其实有十种身份,每一类都讲两个方面的关系,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五大伦理和五大常任理事国。五种关系是什么?是君臣、父子、夫妻、老少、朋友五种关系。君主与臣民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地适用于政治地位,而是现在体现为一主一辅的关系。比如在开药的时候,中医要分君臣、辅佐、使,这是主要的,这是次要的,这是辅助的。除此之外,君主和他的臣民也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的一种关系。父子、夫妻是自然的人情关系,君臣、朋友是社会关系,是相对的。总之,儒家把人际关系分为五类,自然的和社会的。有两种完全家庭所有,两种完全社会所有,一种同时为社会和家庭所有。

原始伦理的分类没有高低之分,但在发展过程中,社会出现高低,这是一种历史发展,它不是五大伦理之一,它不是人类伦理的本质问题。贵族是可以改变的,但儒家所揭示的五伦,只要有人类,随时都存在。更重要的是,人类不都是一样的。我们应该承认一个事实,不管是什么样的人,人的智力和身体素质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智力和身体素质都是不一样的。

其实我们的教育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有一个假设,人的智力是一样的,所有的人都可以达到同样的高度。现在,为什么我说遍布社会的成功学是毒害社会的毒科学和知识?因为成功研究把人的食欲调整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好像只要努力就能达到这个水平。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这个人可以实现,但那个人可能无法实现,甚至永远无法实现。我们必须知道人是不同的,我们应该帮助智力和身体素质不足和低的人,智力高和身体素质好的人应该帮助智力低和身体素质差的人。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智力和体能发挥到他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在这方面,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人人平等。这才是真正的平等。

荀子曾引用《经书》中的一句话:“唯气非气”。我们所说的一致性有许多不规则之处。另一方面,只有不规则才能实现真正的统一。形式上的均匀性可能存在实质上的不均匀性,而形式上的不均匀性可以精确地实现实质上的均匀性。社会上的人有不同的身份和需求,怎么能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呢?所以我觉得这句话很深刻。什么是真正的平等和真正的统一?不是一种形式。仪式定义了每个人的身份。因为工作的性质和地位不同,每个人的需求和欲望也不同。所以,荀子的礼是为了实现“养人之欲,施人之欲”,即合理地满足社会中不同身份的人的欲望。荀子认为,要实现这一点,首先不会有竞争;其次,我们不会从天、地、自然中无限地挖掘资源,我们可以让资源不断延续。

荀子当时就有这个想法,不仅我们现有的财产可以合理分配,满足社会各个层面的合理要求,而且我们也不会无限期地攫取环境。如果没有这样的规定,每个人都会去抓,如果抓不到,自然就会去抓。如果我们人类的欲望无限增长,无法满足怎么办?我们向大自然索取无止境的东西,导致了很多环境问题,生存危机等等。

儒家的教育,尤其是五伦的教育,是我们每个人“理解”自己的伦理最重要的。比如孔庙有明伦堂,文庙有明伦堂。明伦堂不仅仅是让每个人都以礼待人,以礼待人,其实要能够尊重别人,首先要尊重自己,了解自己的身份。这个问题可以说是现代人最讨厌的问题。想要保住身份,逃不掉身份,却总是对自己的职责感到不安。

要说责任是你的身份,最重要的是清楚地知道它。人类的任何烦恼都来自于不安的职责,我们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如今,人们讨厌这些东西,认为它们是封建的,扼杀了它们的本性。其实社会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份,这个身份是不能被侵犯的。当然这是不能违背的,但并不代表它是固定在某个身份上的。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在五关系关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十个身份,但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他们是不同的身份。每个人都在不断地改变和改变自己的身份。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在不同的场合,我们应该以不同的身份出现,做出符合自己身份的言行,这是体面的,是被人们认可的。如果你不按照自己的身份去做,就不会得到人们的认可。这叫有规律的话,话会让事情发生。

身份很重要,是正派、学历、修养的底线。其实这也是成功的法则,也是让自己少受困扰的法则。所以明伦的意思是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己的身份,按照自己的身份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社会希望每个人都能尽到自己的责任,父母要尽到父母的责任,孩子也要尽到孩子的责任,这样一个家庭才是和谐融洽的。如果你和睦相处,一切都很繁荣。一个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尽到自己的责任,这个社会才会和谐发展。尽责的前提是认识到每个人都属于哪种伦理。其实所有的儒家教育都是为了让我们确认自己的身份。确认身份并不会让我们屈服于某个身份,而是在不断变化。每个人都有这十个身份,所以这十个身份的道德要求是相对的。

文字/娄玉烈

本文同时发表于2019年《三智汇》秋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