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生活方式不是妥协,而是适应。”吉姆·梅尔
和中国一样,也是黄种人占绝大多数的国家,新加坡的国际知名度也在逐年提升。我们应该知道,在这个以华人为主的国家,四分之三的人口是华人,另外四分之一来自印度和马来西亚。
很多中国人看到新加坡人的种族比例,不禁要问:新加坡有没有可能自由说中文?众所周知,新加坡的国语其实是英语,是被称为“新加坡之父”的华人李光耀制定了这项国策。
1965年新加坡建国之初,李光耀就公开表示,汉语有明显的劣势,不能成为新加坡的工作语言。乍一看,是不是感觉满满的排华?但现在,李光耀的选择确实是审时度势的结果,也正是引进英语作为国语的决定,推动了新加坡未来在国际领域的发展。
可见,我们看待任何历史、国际、社会问题,都不会有不必要的偏见,看待问题会更加理性。
首先,李光耀在任职之初就对主导语言表现出了谨慎的考虑
众所周知,作为新加坡的开国元首,李光耀是地道的中国人,出生在中国广东。在英语和汉语之间,李光耀一定更熟悉汉语。而且,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李光耀对他有着特殊的感情。
然而,在新加坡宣布独立之前,李光耀在1963年当选新加坡总督时,已经在中文和英文之间做了选择。在当选后的第二天,他撤销了南洋大学理事会主席陈六师大使的公民身份,并关闭了这所大学。要知道南洋大学是当时世界上唯一一所中国以外的华文大学,每天的工作重心都是传播中华文化。
这只是李光耀推行新加坡国家语言政策的前奏。后来,当新加坡正式独立后成为一个国家时,李光耀宣布英语将成为新加坡的国语。为了表明自己的坚定立场,他宣称绝对不可能把汉语作为新加坡的国语,他想推翻英语为国语的政策,除非先被打倒。
可想而知,当时身为华人的新加坡人大多依赖中文,对英文并不熟悉,而李光耀推行这样的政策,必然会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然而,在他的坚持下,以英语为国语的“去中国化”运动逐渐展开。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李光耀的困难开始被更多的新加坡人理解。
第二,根据新加坡的国情,汉语与英语相比的几个劣势
如今,很多后人都很佩服李光耀推广英语的勇气,他后来的解读也体现了一个政治家的独到眼光。在他看来,新加坡作为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仅仅因为华人众多就倾向于选择普通话,这无疑刺激了内部矛盾,是统治者的禁忌。
此外,李光耀的选择也源于他对新加坡未来的理性思考。尤其是在新加坡未来发展的决策中,杜绝使用汉语作为国语是为了避免发展劣势,而现在新加坡确实从中受益。
第一,在新加坡内部的社会发展中,如果因为华人是新加坡人口的一部分而以中文为国语,那么马来语和泰米尔语也可以成为国语。这样,坚持以汉语为国语,无疑是在刺激不同种族的人之间的矛盾。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引入不偏不倚的英语,做到公平。
第二,因为李光耀本人是中国人,他很懂中文,但即使他已经精通使用中文,他仍然理解学习中文的难度。毕竟汉语一直是国际上公认的最难写、最难掌握的语言之一,极难在民间普及,而英语在这方面更有优势,是汉语无法企及的。
第三,这一点凸显了李光耀对新加坡当时发展的洞察。建国之初,国际经济发展开启了一个新时代。新加坡要想建立国际影响力,如果不能和西方发达国家保持良好的贸易关系,那就无从谈起。也就是说,如果它想和发达国家做生意,第一步就是普及英语。现在看来,新加坡GDP的80%来自欧美,这确实和李光耀的选择分不开。
所以,无论是国内政治环境还是国际发展环境,英语确实比汉语对新加坡人更有利。当时中国人看似无法理解的国家政策的制定,确实为新加坡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应该知道,新加坡在宣布独立的前十年,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主要的国际电子产品生产国,这与选择英语作为国家语言密切相关。
三,双管齐下,新加坡的智慧权衡中英
然而,尽管政治和经济发展很重要,李光耀和越来越多的新加坡人并没有忘记华人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文化领域,以华人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在新加坡的教育文化领域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从新加坡华人的发展来看,新加坡人在两者之间做出了非常明智的取舍。
语言会逐渐影响人们意识形态的建立和发展,以汉语为代表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也值得新加坡华人继承,其中很多是其他语言无法替代的。
因此,20世纪80年代后,新加坡很多学校开始实施双语教育,主要是在课堂上使用英语,而汉语则开始在新生代中被提升为外语课程。在日常生活中,喜欢中文的人也可以用中文交流,这对新加坡和中国不断加深的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国际交往频繁的今天,即使是没去过新加坡的人,也能在国内很多大型真人秀节目中看到说一口流利中文的新加坡人,这也是新加坡华人独特魅力的体现。
结论
晚年,李光耀在与德国总理施密特的一次聊天中透露:我这辈子做过的最自豪的事,就是在新加坡用英语而不是汉语作为主导语言。总之,它不仅展现了一个国家政策的精确制定,也展现了李光耀对新加坡发自内心的自豪。
作为普通人,虽然我们无法体验到李光耀过去在中文和英文之间做出的艰难抉择,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他的政治智慧中得出许多人生难得的真理:第一,惰性和喜好往往会阻碍我们。成长、理性思考和选择是最好的出路;第二,我知道如何判断形势。很多情况下,只有少数人能理解正确的选择;第三,学会平衡和选择,这样才不会陷入两难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