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周刊 齐鲁周刊专访张世勤|时代的文学与文学的时代

栏目:历史 2021-10-05 14:43:12
分享到:

介绍

一百多年来,期刊作为现代文学的闪亮之星,对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自鲁迅以来,我们能列举的名著大多是在期刊上发表的。一段时间以来,期刊的风向标甚至对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引领作用。时至今日,文学进程仍然与期刊紧密相连,二者在新时代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就当前文学形势和期刊发展,记者采访了时代文学学会会长、作家张世琴。

我们的记者吴永强

《齐鲁周刊:时代文学》作为山东重要的文学期刊,出版了大量有影响的作品。它的出版有什么特点?

张世琴:《时代文学》创刊于1989年,至今已走过30年。这期间出版了无数名家的优秀作品,有的获国家短篇小说奖,有的获鲁奖,有的获泰山奖,有的被改编,大量作品被转载。它的特点应该说是和山东大地一样厚重、大气、好客、关注名家、不关心新人。而且就像标题一样,它曾经走在时代的前沿,用文学记录着时代的脚步,在业内获得了很好的口碑。这是历任社长、编辑、编辑同仁共同努力、艰苦奋斗的结果。

齐鲁周刊:不可否认,目前的文学期刊面临着很多困难。时代文学如何突出重围?

张世琴:当下文学期刊的困境也可能是当下文学的困境,甚至可以说是很多作家写作的困境。文坛的每一个元素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共生的“区块链”。肯定是“整个世界又冷又热”,但文学期刊更直观的是温度计和温度计。任何文学期刊都很难突破重围。我明白,突破不是单骑尘埃,而是做一个角落,与其他期刊相辅相成,共同搭建文学的巨型平台,营造文学的生态土壤。通过与作家、读者同行,实现与人民同频、与时代共鸣,最终达到被优秀作家、读者、社会各界所包围的效果。

齐鲁周刊:听说你给编辑部的同事列出了陶公式。这是什么配方?你想用这样的公式解释和强调什么?

张世琴:我特别喜欢这本杂志的名字,时代文学。时代与文学,这也是老编辑们过去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刚刚公式化了:“时代”文学+时代“文学”=“时代文学”。任何作家都离不开时代,任何写作都离不开时代。任何一个读者也更想了解和把握时代。随着时代的目光,出版物不会偏离方向。下一个问题是“文学”,意思是手稿要按照文学的标准来筛选。一方面需要热情地召唤和团结优秀作家,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培养和引领读者。服务作家首先要与作家成为朋友,了解他们的创作,尊重他们的创作劳动,支持和鼓励他们在艺术上不断探索,探索推动文学不断“转型升级”的共同课题。为读者服务,首先要成为读者的知心朋友,在不媚俗、不迎合、不求新的前提下,给予读者来自文学的美和温暖。

齐鲁周刊:文学期刊仍然是传统文学的主阵地,对文学的繁荣会起到什么作用?有人哀叹“文学已死”,也有人预言“文学期刊将消亡”。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张世琴:文学期刊不仅是“武侠领域”,也是文学的“轻骑兵”。方芳有一次演讲,她说:“杂志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至少它可以团结和带领大多数作家。引导人们思考和欣赏美。它可以创造体裁,促进体裁的发展和壮大。”文学期刊不遗余力地“热场”,文学的戏剧就不会凉,文学的合理体温就能保持。哀叹“文学已死”是不真实的。如果文学在某个小阶段窒息了,可能是有可能的,但还是有力量活下去的。至于有人预言“文学期刊会消亡”,他们不敢想象,不愿想象,仿佛没有想象的必要。互联网的繁荣确实导致了一些生活纸媒的退出,但文学和传统生活纸媒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和产品。我认为网络文学越发达,就越能显示出纯文学期刊的价值和地位。生活中有些东西可以消除,有些东西不能消除。短期内没有盐是死不了的,时间长了就会生病。在任何社会转型期,如果没有思想家、作家和知识分子,那都是不可想象的。

齐鲁周刊:近年来,一些优秀的文学期刊一直在追求办刊特色,形成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期刊。其中,负责人的作用尤为明显,给刊物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作为山东的文学期刊,如何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

张世琴:出版物的第一个考验是总裁总编的能力和水平,这是不可避免的,甚至和你是否“在商界过夜”没有太大关系。但真正形成特色,是各种因素导致的婚姻相遇的结果。山东是文学大省,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的文学能量。山东出版物有理由形成自己更鲜明的特色,但这可能需要一个过程。比如山东文化丰富,人淳朴、忠厚、淳朴、热情、侠义,但在文学上体现出来,并不都是正面的。谨慎、守旧、稳健和想象力不发达的问题经常暴露出来。著名作家张炜先生扛起了大旗,走了很长一段路,值得学习和传承,但真正跟上他的人很少。

齐鲁周刊:时代文学在挖掘新人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前有专栏,以后还会有吗?

张世琴:如果把优秀作家群体看作是一种优质资源,那么这种优质资源是有限的。“抢”到优秀作家的优秀作品,是一种很大的技巧。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作为文学期刊,它能发现、培养、引进别人找不到的新作家,帮助“优质资源”不断优化、蓬勃生长,或许更值得称道。所以,“时代文学”过去在挖掘新人方面有专门的栏目,将来不仅会创作,而且只会进一步加强,这才是无尽文学的源泉。我理解的新人不仅要有新面孔,还要有新思想、新审美、新文风。对新人具体作品的要求,有时会高于名家。当然,为了应对基层作者发表论文难的问题,我们专门开设了“走进基层”专栏,密切关注基层作者,试图通过研讨会、审稿会、笔会、培训、采风、座谈等方式,帮助他们成长。

齐鲁周刊:时代文学出版了许多报告文学作品。作为曾经影响很大的一种风格,现在的情况如何?

张世琴:我偶尔写过报告文学,但对报告文学整体关注不够,没有做全面梳理和专题研究。近年来,山东一直是报告文学作品生产大省,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前列,拥有一批专门从事报告文学的作家。当前,我们生活在一个大时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推出了重大发明,不断涌现出第一批模范人物。生活的洪流波澜壮阔。在应急方面,小说没有报告文学那么快速直接,报告文学有天然的优势。但关键是把握好“报告”,在“文学”上多下功夫,才能提高报告文学的质量。我们计划设立“时代潮流”专栏,专注于出版有分量的报告文学和非虚构作品。

齐鲁周刊:作为一个作家,你传播作品的主要途径是什么?如何看待作家与期刊的关系,读者与期刊的关系,办刊会对你的创作产生怎样的影响?

张世琴:我的作品主要是文学期刊发表传播,网络传播是被动的。至于自媒体,你可以把它当成一种传播,它更大的意义在于个人的建档和留存。传统作家与文学期刊共生共荣,读者与文学期刊也相互依存。对我来说,办刊面临着从自己写到看别人写,从自己写到为别人改,从自己写到为别人发的角色转变。最直接的影响是我减少了一个作品的发表空间,最深刻的影响是我的创作时间不再那么自由。

张世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文学院副院长。出版各类文学作品200多万字,小说散见于《收获》《解放军文艺》《青年文学》《北京文学》《小说月报·原创版》《小说世界》等国内知名文学期刊。作品多次入选《小说选刊》、《小说月报》、《小说家选刊》、《中国文学选刊》、《散文选刊》。散文和随笔已在全国近100家报纸和杂志上发表。他出版了《张世琴选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