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莎陈彦小说 人生叙事与自然叙事的巧妙融合

栏目:历史 2021-09-19 07:11:16
分享到:

中文里有个熟悉的词,“人生如戏”。如果用它来概括陈艳小说《主角》的主题,可以说是非常恰当的。

这部全景式的小说,连贯而全面地叙述了主人公秦怡娥从一个山里的牧羊人成长为一代“秦腔皇后”的全过程。故事曲折生动,描写细腻生动,具有象征意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主角》不仅仅是一段回忆秦娥从默默无闻到成为主角,再到把舞台让给年轻人演艺生涯的视频记录,更是所有人和世界的缩影和反映。

一个

大家都知道,在某一个场景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主角。主角极其有限,或者一个人,或者两个人,或者三五个人,而配角却很多;但是出了舞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剧场的主角。可惜,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当他们看到舞台时,他们想和别人比较,不管这部剧是否适合自己,或者他们是否有资格扮演这个角色。最终,他们让别人不开心,失去了自己的方向,失去了初衷。

胡和米兰本来是一对很好的师姐,但是因为争主角,所以很生气,客气话就更不用说了,难得给对方留一张好脸。然而事情变了之后,当他们再回头看的时候,发现之前的争吵毫无意义,只是留下了遗憾。米兰离开了舞台,把化妆镜留给了胡。怕她不收,就让交出来,导致胡搂着镜子哭:“米兰,为什么我们都在受苦?”为了唱戏,为了争主角,姐妹俩十几年的情分变成了这样...头不是头,脸不是脸...当我离开的时候,我甚至没有给我的脸...”的哭诉词表达了演员争抢主角的残酷。好在时间足够宽容,米兰去了美国,导致了秦腔在百老汇的演出。她要求胡必须在舞台上作为后备歌手演唱,这无疑成了他们过去恩怨的最好见证。

与他们相比,楚家河与易之战似乎缺少一个好的结局。因为嫉妒和不争气,楚佳禾一路走到黑。为了争夺主角,她结伙甚至出卖色相,污蔑诋毁秦娥,在一个人眼里只有名利的时候,看不清这个世界。好在实力是实现主角的最重要的因素,而褚家和没能取代秦怡娥成为剧中的主角。

记得曾经有人说过,人们只羡慕那些有一点点实力超越自己的人,因为他们认为别人能够靠运气取胜,而对于那些比自己强很多的人来说,则是另一种情感——羡慕。秦怡可能明白这个道理。她广泛请名师,任劳任怨,把楚家河远远甩在后面。她用实力担当主角,用实力回应谣言。

无论是选择职业还是生存,人总会遇到迷茫和困惑。谁也说不准哪条路容易。去南方会向往北方,去北方也会向往南方。因为没有办法满足所有人的想法。秦怡·埃的演艺生涯开始时不知所措,急于坚持,最后无奈。

陈艳在后记中有这样的描述:“我的主角记得秦娥,但其实一开始并没有成为主角的意识和意志。甚至准备回去放羊,或者为剧团做饭,跑龙套。她天生怯场,厌恶当主角。但目前的情况已经把一个能吃苦的孩子一步步推上了主角的宝座。”

360行,任何行业都不是那么容易混的,要想有所成就,就得付出点什么,要想有所成就,就得比别人付出更多。虽然秦怡娥没有当主角的意识,但她有天生的好嗓子,能吃苦。小说中,秦娥的身份、角色、住址都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发生了变化,但有一个词始终伴随着她,那就是“瓜”,瓜就是笨。这个傻子有时候真的很傻,有时候很执着。每个人都渴望成为主角,但她不愿意和别人打架,愿意演配角,但为了演好一部戏,她可以承受常人所不能承受的。没有了演戏的灵性,她先学会了做一只会飞的笨鸟,用勤奋、咬着牙、坚持来弥补自己的困难。她不能练习两次,两次,三次。俗话说“不要疯,不要活下来。”回想起秦娥的苦味,就像藏在布袋里的锥子,脱颖而出,成为主角。

无论是《击败焦赞》中的杨排风,《游西湖》中的李慧娘,还是《狐仙劫》中的狐九姐妹,她都活灵活现,深入人心。胡三元大叔对鼓艺的痴迷和老戏演员的不断提升对她影响很大,他们的品质和精神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成为了秦怡e的一部分。当苟存忠吹完火倒在表演台上时,这一幕刷新了秦怡娥对主角的认知。

当然,主角也不是那么好演的,不仅要有过硬的功夫,还要有过硬的承受能力。因为荣誉往往伴随着诽谤而来,谣言就像一把刀,让人遍体鳞伤。面对层层包裹的谣言,秦怡娥痛苦不堪,以生儿育女的方式逃离了舞台,却在兜兜转转之后又回来了。生活中的悲剧也在《心结》中爆发。

只是没有人能一直站在舞台上当主角,新旧交替是自然规律,无法避免。就连“秦腔皇后”秦怡娥也不例外。不管你曾经出现的时候多么光鲜亮丽,总有离开的时候。小说接近尾声时,秦八娃的最后一个剧本给了秦怡娥的养女宋玉。他这样建议同样想演这部剧的秦怡·埃:“秦娥,当你在这个场合唱主角时,你应该有一种胸怀和宽容。让年轻人尽快上来,恰恰是延长你的寿命。”秦怡“觉得自己下得太早了”,但她最终还是让步了。

小说结尾,秦怡·E演唱了《秦怡·E主角》,这是对他半生的总结:

易,十一岁从舅舅那里学戏剧。要学戏剧,洞房夜复一夜,喜剧悲剧。

一眨眼,主角就轻松了,秦还记得舞台上的寂静。舞台是安静的,方形的,开放的。

这个结局不禁让人想起老舍的《断魂枪》。小而大,《主角》讲述了秦怡·埃的奋斗史,但实际上反映了每一个平凡或不平凡的人的生活。这种寓言式的呈现让这部小说充满了烟火气息,既满足了读者的视觉享受,又满足了他们的阅读期待。

人性的善与恶、善与恶就像光与影,二元对立相辅相成。这个世界,有光就有影,有影就有光。小说《主角》中有好人也有坏人,有君子也有小人。从九眼沟到县剧团,再到秦省,娥一路走来,有好父母,有叔叔,有胡老师,有米老师,有宋老师,有朱组长,有山组长,有秦老师,还有四位老师,关心她,爱护她,传授她技艺,陪伴她成长。没有他们,秦怡·E不可能成为“主角”。

如果说这些人回忆起感受到的光明,那么黄、廖、楚嘉禾等一些人则回忆起生活和工作中的阴影。黄利用职务之便,犯了各种错误,没有给E上台表演的机会。廖没有耍流氓,却被你利用了,成为了关于E的谣言的一部分,楚佳禾一开始看不起E的傻样,但是当E成为角儿的时候,他嫉妒她的成功,各种不快...这些人的行为归结为一句话——他们不希望秦怡·E成为”。

被困在光影中的主角从佛道变成了儒家。她没有把自己变成斗鸡。威胁自己的人试图报复对方。回忆起秦娥使用愚蠢的方法,她感谢所有对自己好的人,并通过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如果说秦怡娥的沉默是老庄最初的反抗,那么她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和在一次唐中的顿悟,就成了她骨子里生长的意识。

面对是非对错,易越来越有同情心:比如,当警察知道谣言的真相,查出谣言的始作俑者时,易不愿意追究;比如廖死后,娥哭了。”她哭的不是廖的怜悯,而是哭的人的怜悯。包括你自己,都是穷命!”是的,毕竟大家都穷。

因此,秦怡原谅了这个世界和那些诽谤她的人。从对外界的恐惧和压抑,到冷漠和宽容,小说主角用正能量完成了一项伟大的人生任务。显然,作者采用了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但也隐含着古典浪漫主义的因素和特征。

文本似乎看到的是山而不是和平,《主角》里的文字就像连绵起伏的山河。你以为一路坦荡,转角处却是车马难行的沟。你以为不幸到了极点,故事即将进入最后一章。但下一刻,事情就会好转。这种过山车式的情节显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作家讲故事的方式也很有趣。大部分小说都有一个通病,高潮部分很过瘾,但是精彩的部分很少,就像峰外的悬崖,让读者苦不堪言。至于那些虎头蛇尾的小说,有不少,但是我们看了《主角》的整篇文章,不难发现陈艳的文字是稳定的。他态度淡定,不着急。

听过讲故事的人都知道,讲故事的先生每次写完一章,经常会说“如果想知道事情进展如何,下次再听分解”,很开胃。然后,在下一次开始时,他以“书与上一次相连”或“上一次书说”开头,两者相互呼应。陈艳的笔法与之相似。

他喜欢在写作之间的过渡中订下一个“结局”,然后慢慢讲述发生的故事。从胡三元被打开始的“二进宫”,到后来回忆发生在秦娥和省秦改朝换代的故事,这个表达有点像“抖包袱”,抛出一个话题再慢慢分析。换句话说,作家在推进剧情过程中的表达,不是突飞猛进地闪退,而是一步步进行叙事。好像有雾,脚下看不到路,但每走一步,都有人在你面前放一块木板。这种叙事结构对读者的阅读体验大有裨益。它悄悄地走进了读者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