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赋 深柳堂读书记︱高步瀛未刊批点本《词赋选》

栏目:科技 2021-09-29 06:32:26
分享到:

一个多世纪前,清末民初的几十年,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巨变的时代。前人称之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几乎不是一句空话。来自国外的各种新思潮、新学术,与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和学问交织碰撞。短短几十年,人才辈出,成为学术史上又一个“黄金时代”。当今知名的大学学者,如梁启超、王国维、陈垣、陈寅恪等人,都是在这个时代成长起来的。他们不仅在传统学习中有着坚实的基础,而且可以不受传统束缚,广泛学习新的思想和方法,从而开创了学术史上的新范式和新时代。高买先生也是这个时代的杰出学者之一,但由于师承和作品的风格特点,他常常被视为传统的旧式文本批评家和批评家。事实上,他在传统上有所创新,超越了清代考据学与选学的界限,以渊博的学识和全面的视野为传统研究树立了新的学术典范。这一点在中华书局《引要领》后记中已有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高买,河北霸县人,著名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教育家。光绪二十年升任,后入宝鼎莲池书院,成为吴汝纶得意弟子。1902年赴日留学,毕业于东京弘文师范学院。回国后担任教育部部长助理、图书馆局总编辑。辛亥革命后,他成为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在此期间,他与在教育部工作的鲁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鲁迅日记》中有很多两个人交朋友的记载。高买先生作品众多,涵盖四本书,但生前公开发表的不多,包括《梨竹逸书选》、《唐宋诗文札记》等。其他的大多是手稿和讲义的形式,很少流通。据高买先生的弟子程金藻介绍,解放后,他的全部学术著作和日记诗集手稿都由中华书局保管。此后,中国陆续编纂出版了各种“训诂”。学术界对这些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进行了一些专题研究。然而,与高先生的目录相比,仍有许多未发表的作品,如《辞赋选》、《史记注释》、《中国古代文字注释》、《杜氏笔记》等。据说这批文革时期保存在中国的作品丢失了。《训诂》系列中文版的出版说明中也说“高先生选注有多篇文稿,我局现存的有《文选》先秦部分、《儒生文选》、《文选》,汉、汉部分,《骈文》、《文选》,魏晋部分,“我正巧有《辞赋文选》,是高先生买自存并批的。在此,我简单介绍一下,希望对学术界深入了解高买先生的学术工作有所裨益。

《辞赋选》第二卷的封面

《辞赋选编》原卷两卷,由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排版,无版权页,应为不公开发行的讲义。第二卷封面上有朱碧树的《辞赋二》,是高买亲自写的。第一卷有目录,但第二卷没有。整理后的所有文章目录如下:

第一卷:

屈原的渔父在射江卜居唤起灵魂

宋玉凤赋高唐赋女神赋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杨子云的《甘泉赋》

班的两首诗

张想着

第二卷:

鲍照吴城赋

谢惠连学府

谢庄乐府

江淹恨傅别府

梁荡妇赋

于欣的《春赋》《小游园赋》《枯树赋》《悲情江南赋》《序》

翻看第一卷,发现文章顺序虽然和目录一样,但页码不是连续的。比如《子虚赋》紧跟在《神女赋》之后,但《神女赋》止于第44页,《子虚赋》的起始页码为第125页;《上林赋》止于第151页,其次是第108页的《甘泉赋》,尚未公开发行。整本书虽然没有高买藏文印章,但从换字、增删、排版的具体说明来看,应该是作者自己写的。而且,仔细看完整本书,甘泉府的眉心有“步影案”字样,更是不那么可疑。

高买对写作的评价

在这两本书里,我最感兴趣的是余馨的《悲江南赋序》。这部赋字美骨壮,感情沉痛,是流传千古的名篇。但全文不易阅读,以前只读过清代、吴的注本。高买的《推荐书》在艺术和考据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不仅解释了文章中的各种典故,而且很好地解释了于欣的写作背景和文章水平。比如“浮生在朱珠送饭,扶苇渡水”这句话,一直被解读为韩信与浮生母亲的相遇,他总觉得文学意义有点不尽人意。高先生认为“嫖”字可能是“李”的错误,在溧阳使用伍子胥讨饭的典故是合理的,这是伍子胥用下面一句话讲述的故事。这份书面证明全长110页,含义很多,无法详细描述。据资料显示,这篇文章发表在民国时期的《国立师范大学月刊》上,但这本月刊杂志却很少流传。喜欢于欣作品的读者恐怕大部分都没看过,很可惜。而且这部《辞赋选》在很多地方都有高先生亲自补充,也可以和月刊相提并论。

赋是始于先秦、盛于汉代的一种重要文体。现在出版的高买注主要系列是散文,只有少量骈文,完全没有辞赋作品,这是理解高买整体文学思想的一个缺失环节。高先生虽师从桐城派大师,但其视野已超出传统桐城派的范畴,在这一领域的成就也是其学术创新的重要方面,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