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高中没毕业就开始工作,开始卖啤酒,一路干了20年。现在他拥有570家店铺,年收入367亿。他就是永辉超市的创始人张轩松。从19岁的搬砖少年到如今的生鲜之王,他说成功的秘诀只有八个字:勤奋、创新、沟通、总结。
1971年,张轩松出生在闽侯,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跳出农村是他父母最大的愿望。但是张轩松对学习不感兴趣,要么躲在教室角落里看武侠小说,要么迷迷糊糊打瞌睡。17岁那年,张轩松终于考上了高中,父母在村里开心地炫耀。然而,他很困惑。“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加起来不超过100分。能考上大学吗?”
1990年春节,张轩松在村里看到几个辍学外出打工的小学生。他们有一个哥哥,三五成群地坐在村子东边的山上。“工作挣钱比学习容易得多。随便就能赚几千块。”张轩松看了自己的成绩单,四节课的总分都没有超过100,很感动。那一年,张轩松19岁。
春节过后,张轩松拎着一个大蛇皮袋去了福州。当他出来时,他发现自己被小欺骗了。“没有学历,没有技术,没有技术,赚钱比上天堂还难。”最后,他只能努力工作。张轩松找到一个工地,他在那里搬砖。每天馒头都是开水,连咸菜都吃不上。三个月后,张轩松终于拿到了自己的工资——200元。
领工资那天,张轩松很郁闷。他去找一个远房表亲喝酒。我表哥非常不礼貌。“搬砖想到百万元是梦!”“但我不会做其他任何事。”“我朋友有家店要转让,做啤酒批发。我将借给你一万英镑本金。拿过来!”
张轩松认为该店原本是啤酒批发商,老顾客肯定不少,不应该买单。于是,张轩松拿着表格里的1万块钱,东借西借,收集了2万份,下了店,开始做啤酒批发。
没想到,一个月后,张轩松只卖了10打啤酒,其中6打被表妹消费了。好的老客户呢?张轩松觉得很奇怪。他刚开业半天,每天下午都去逛,摸遍了附近所有的啤酒批发店。
总比不知道好。原来所有生意好的店铺都有好的地理位置,或者是人们愿意花钱打广告,或者是物美价廉,薄利多销。张轩松的店铺位置不在主干道上,价格没有优势。大部分老客户都是前任店长多年的交情。如果换张轩松,关系自然会短暂。
怎么办?张轩松没钱做广告,也没资本争价。他唯一的资本就是年轻。张轩松决定经常跑腿,进行送货上门。
有意思的是,刚开始,老人们总是打电话买啤酒。为什么老年人喜欢喝啤酒?和老人聊天后,张轩松完全明白,原来是给家里的年轻人准备的:麻将一打,就要打半个晚上。晚上十二点以后,你能不准备点啤酒当宵夜吗?于是张轩松趁机在店外展示了“24小时营业,一小时送达”的横幅。
没有钱雇送货员,张轩松骑着摩托车去送货,早上5点起床,一直忙到凌晨一两点。为了赶上雨季,张轩松在身后的啤酒盒上放了一件雨披,自己淋了雨。
靠着五年的努力+折腾,张轩松的啤酒批发生意越做越大,很快从三级代理商变成了二级代理商,最后成为福建几家啤酒公司的总代理。他的啤酒批发业务也从福州扩展到周边其他地区。张轩松找到了人生的第一个一百万。
但是啤酒批次要看数量,建大基地尤为重要。节假日,张轩松会像孝一样为几个大集团客户服务。总是看着人的脸吃饭,时间长了,张轩松就觉得累了。1995年国庆失去大客户后,他终于下定决心做终端零售业务。
1995年12月,张轩松在古乐路创办了第一家超市,面积不到100平方米,主要经营日用品。
这次,张轩松在市中心人流量最大的地方开了超市。啤酒批发重在“送货上门”。这一次开超市,我们坚持“天天平价”。其他超市的杯子卖5元,而张轩松只卖4元,让普通人也能看到好处。此外,他将超市的关门时间从晚上8: 30延长到晚上10: 00。
就在张轩松的超市生意红火的时候,1996年,他听了几个朋友的骗术,冲进啤酒生产,大举投资荣成啤酒,并担任公司副总经理,试图实现一站式生产销售。
事实上,当时燕京、青岛啤酒大举南下,禹城啤酒在福州没有优势。果不其然,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一下子把所有的缺点都放大了,原本想把从销售到生产的一切都拿走。结果,因为前线来的太久,“不仅后来投入的资金全部被困,本金也损失了200多万,连已经初具规模的超市也不得不上交。”
经过7年的努力,资产消失了,不到30岁的张轩松一夜之间长大了。他借钱渡过难关。然而,当朋友知道自己要破产时,借钱“比上天堂还难,人们害怕收不到。”结果忙了半个多月,一分钱都没借。无奈之下,张轩松只好拿着房契去银行借钱。本来价值80万的房子,银行只给了30万贷款,但是30万哪里够?张轩松心灰意冷,春节前夕回到闽侯老家。
那年春节,在美国做皮货生意的二表哥正好回家过年。我听说了张轩松的生意。我二话没说,当场借给张轩松200万。“这是什么,大胆去做,我支持你!”两百万!一向坚强的张轩松,泪流满面。
“快速试错,快速调整”张轩松在春节期间总结了八个字。“对于草根创业者来说,每一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如果你犯了错误,你可能会失去一切。”
1998年,张轩松用二表哥的200万元还清了债务,彻底退出了啤酒行业,一心经营超市。8月,张轩松的超市重新开业,改为“永辉超市”,第一家紧挨着福州火车站。
然而,福州零售市场在当时迎来了一次大跃进。1999年初,福州出现了第一家大卖场新华都购物广场。后来,零售巨头麦德龙、沃尔玛相继进入福州。短短半年时间,福州的大卖场就多达10家。“中小超市非死即伤”,张轩松很清楚“只有改变才能生存!”
2001年,福建提出大力治理餐桌污染,号召广大市民“杜绝餐桌污染,建设安全市场。”受张轩松启发,“生鲜无法实现标准化配送,那些国外大型超市也无法涉足。”他果断决定把生鲜农产品搬进永辉超市!
张轩松将“生鲜区”的经营面积扩大到整个超市的50%-70%。此外,张选松还投入100多万元,营造干净、有序、舒适的环境,配备了果蔬农药残留检测设备。张松轩说:“与过去农贸市场脏乱差的环境不同的模式,叫做‘变农为超市’。
尝到甜头后,2001年3月,张轩发布了第一家专门的生鲜超市,销售所有蔬菜、水果、肉和家禽、活的和冷冻的。目标顾客定位是家庭主妇和上班族,超市的地址不在市中心,而是在居民区。
“农贸市场开在超市,价格比农贸市场低10%。”当然,普通人不再去凌乱的农贸市场,而是都去永辉超市。
没有金刚钻不要做瓷器。张轩松努力创新永辉超市。
一是产销一体化的运行机制。张选松设立500万元流动资金,向农户垫付化肥、种子和新农具,生产的农产品由永辉超市保价收购。此外,农产品会员常年驻扎在20多个农业生产基地,直接向农场下单。因此,无论旺季还是淡季,永辉超市总能保证新鲜水果的库存。
二是在海鲜采购方面,张轩松组织了一支300人的专业采购团队。买方直接和渔民出海捕鱼,当场提货,连夜送到超市。超市早上5: 30开门,确保为顾客提供最新鲜的海鲜。
第三,张轩松在单品控制上也有一套独特的秘籍。生鲜超市最大的困难是毛利太低,稍不控制就是负数,但永辉超市的毛利高达16%。
什么原因?以香蕉为例,购买者去农田采摘70%仍未成熟的香蕉,价格便宜,保质期相对较长。当通过冷库运输到仓库时,香蕉已经80%成熟,然后统一配送到各大商店销售香蕉。因此,他们在价格和质量上都有绝对优势,利润丰厚的利润自然随之而来。
第四,在员工管理方面,所有一线员工都要成为永辉的股东。永辉生鲜超市开业没多久,张轩松发现大部分员工摆放菜品都不小心,对顾客也不是那么友好。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干最脏最累的活,拿最少的工资,谁能有激情?”后来,张轩松果断实行全员持股,工资和销售额与企业利润挂钩。很快,员工的精神面貌彻底改变,客户满意率和回头客率大大提高。
“改农为超市”只是永辉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家门口的永辉超市”。短短三年,永辉在福州开了30家连锁店,张轩松成为“福州超市之王”。
此后,汇丰控股向永辉超市投资7500万美元,永辉集团的“农转超”模式也成为中国超市零售行业的典范,被国家七部委誉为中国“农转超”的先行者,并开始在全国推广。
在资本和政府的双重支持下,张玄松对张之路的扩张迅速展开。永辉超市于2004年10月在重庆开业。当年年底,永辉集团营业额突破20亿,首次跻身中国超市百强。未来几年,永辉超市将基本保持每年60-70家店的节奏。
2009年1月,永辉超市进入北京,在六里桥开了第一家店。截至2009年底,永辉超市已在安徽、贵州、江苏、河南、河北等20多个省市开设了300多家超市。
2010年,张轩松带领永辉超市登陆上交所,上市首日收盘上涨34.65%,报收32.29元,被誉为“第一生鲜股”。张轩松身价超过100亿元。员工持股也批量实现了财富创造。前十大股东中,6位股东分别持有2000万股,每一位股东的财富都超过7亿。拥有1000多万股的永辉骨干多达54人。
JD。COM的强哥主要经营产品,在生鲜方面没有足够的优势,所以张轩松成为了刘的最佳选择。因此,2015年8月7日,JD.COM与永辉超市达成战略合作,JD.COM向永辉超市投资43.1亿元,占股10%。
如今,永辉超市已达到570家,经营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年营收超过367亿,成为“超级零售巨头”。
一路走来,只有受过高中教育的张轩松吃了不少苦头,八字箴言始终支持着他。相信未来,张轩松会带领永辉超市书写一个又一个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