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内战爆发以来,共产党在人员、装备、武器、后勤等方面,与当时的国民党集团相比,一直处于劣势。然而,共产党人坚持并发誓要打败压迫人民和剥削平民的帝国主义势力和地主阶级。最后,在人民的支持下,共产党取得了最后的全面胜利。1949年10月,伟大的新中国成立,开启了富国强兵的步伐。新中国成立前,国民党势力逐渐瓦解。国民党十分重视的“重庆”舰在上海吴淞口起义,一路直达山东烟台港,震惊了当时国民党各界。蒋介石气急败坏,要求不惜一切代价轰炸“重庆”号轮船。
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当时“重庆”号船起义的全过程。
邓兆祥
说到“重庆”号,你不得不说它的船长邓兆祥。
邓兆祥,1903年4月生于广东高要县。他的家庭富有。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7岁时,父亲邓刚突然去世,家庭处境变得异常艰难。三兄弟无法继续相继上学,不得不外出谋生。年轻的邓兆祥很懂事。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去了一家服装店当学徒。
然而,命运并没有放弃他。1914年3月,在家人的帮助下,邓兆祥谎称自己2岁,谎称自己已满12岁,报考了当时广东黄埔的海军学校,成为该校第16名学生。邓兆祥后来承认,当时最吸引他的是吃住都是免费的,没有增加家庭负担。
然而,在后来的学习中,他开始明白,在1894-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这让年轻的邓兆祥极为震惊。虽然当时战事不断,但学校每个月只有5元粤币的生活费,条件极其艰苦。然而,年轻的邓兆祥决心一生报效国家和海军,并发誓要以甲午战争为耻。有了这样坚定的信念,虽然他比其他同学年轻很多,但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从黄埔海军学校毕业后,邓兆祥在四所学校学习了八年。19岁的邓兆祥迫不及待地想加入海军。但是当时北洋政府内部派系林立,没有人关注这些刚毕业的学生。拖延了一年之后,时任福建水师总司令的杜锡爵,意图排挤军中的广东子弟,以广东船只众多为借口,劝说广东子弟邓兆祥回广东。他们一走到一起,回到广东就有机会上船,于是就同意回汕头。
他们回到广东后,孙中山成立了军政府来保护广东的法律。邓兆祥以见习的身份加入当时“护卫舰队”的“赵贺”号,这是他加入海军十年以来第一次正式登船服役。
在他后来的海军生涯中,邓兆祥目睹了军阀之间接连不断的战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后来的直战中,他担任“华嘉”的少尉,负责运送士兵和军火。看到他们把枪口对准自己的同胞,邓兆祥心情阴郁,久久不能平静。加入海军后,他没有忘记自己的野心,致力于振兴中国海军。他经常问自己,这样的海军怎么能肩负起保卫祖国的重任?更别说复仇了。
当时国民党海军从上到下,大小官员都在为自己谋利,根本没有人考虑海军的发展和出路。作为一个下级官员,邓兆祥在别人眼里绝对是一个“异类”。他从不赌博,抽大管,嫖女人,对人要求严格,经常住在船上,很少下来。夜班从不缺席,被别人称为“好老头”。在这样的环境下,他极度沮丧。
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为了提高海军实力,他决定派遣海军人员到英国学习。经与英方协商,决定从当时的四个舰队中挑选20人前往英国,挑选海军第四舰队的邓兆祥和陈香璞。他们来到南京后,找到了负责这项工作的陈绍宽,但却被告知军官已经满员,只剩下两名受训人员。他们被建议下次再去。
邓兆祥回去后,睡不着觉的晚上一心想着向英国学习先进的海军知识。他没有放弃和陈香璞的计数,两人一拍即合。即使你是实习生,你也应该去!
第二天他们又去找陈绍宽:“就算你是练习生,也该去!”陈绍宽见他们有这样的志向,欣然接受。
邓兆祥一行20人,在海上辗转了22个昼夜,终于在1929年12月27日抵达英国伦敦。他们和八名军官一起去了格林威治的皇家海军学院。而邓兆祥和其他12名受训人员被送往达特茅斯海军军营。这是训练年轻海军的兵营。想象一下,一个有八年海军经验的老兵,从一开始就要在这里作为菜鸟接受训练,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无法忍受的。然而,有“为甲午战争报仇”之心的邓兆祥却不同意。
在这里被视为练习生的邓兆祥,学习国内从未见过的乐器和理论,从零开始。1931年底,邓兆祥来到英国战列舰“决心”号上学习。有一次一艘军舰在大西洋遭遇台风,风浪从中间打破了军舰的护栏。在紧急情况下,邓兆祥在危险中呆了三天三夜,处理了许多危险情况,受到了船长的表扬。
表现出色、成绩突出的邓兆祥一行四人被送往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深造。除了必要的体育锻炼、吃饭睡觉,其他时间他们都在拼命学习知识。外国的先进技术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时刻提醒着他们,只有在这里学习技能,才能回国报效自己的国家。
1934年3月,邓兆祥等人留学归来。11月,他被调到“同济”任副队长。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侵略者入侵上海,日本船只将罪恶的枪口对准岸边无辜的平民,疯狂轰炸,平民百姓惨遭屠杀。当时国民党海军对比实力后,决定征调大量民船、商船和军舰,并安装“石头号”,意图利用沉船在长江航道上阻击日本船只,构筑第一道封锁线。看到这一切,邓兆祥不禁感到难过。泱泱大国,居然只能用这种方式对抗敌人,却不能学以致用,心中愤恨不甘,却没有办法。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邓兆祥奉命接收日本护卫舰“于之号”,后更名为“长治号”。他成为“长治”号的第一任船长。
1946年,英国同意以“补偿”和“租借”的形式将一艘巡洋舰“胜利女神”号和一艘驱逐舰“孟”号赠送给国民政府。
按照当时英国人任命船长的两个要求。首先,我在皇家海军学院和英国军舰学习。第二,他独立担任队长。经过选拔,只有优秀的邓兆祥符合要求。
接受这个任务后,邓兆祥异常兴奋。虽然这两艘船即将在英国军队退役,但当时这两艘船的装备还是比较先进的。在当时,“重庆”号从吨位和火力上来说,无疑是中国第一艘军舰。
1947年12月,中国海军收舰员第一次看到“重庆”号,一艘巨大的生锈的船,它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雄伟,但邓兆祥仍然着迷。毕竟,这样的船是一艘巨大的船,被收回是为了给祖国赢得和平和尊严。
1948年5月19日,“重庆”号轮船起航回国。一路颠簸,终于在7月14日抵达新加坡。新加波的“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为这艘船加注燃料和补给,并真诚地对邓兆祥船长说:
“你很快就要回中国了。希望你们回国后不要参加内战,不要用洋人的枪屠杀同胞。"
听完邓兆祥的话,他的心情非常沉重。船上的每个人都知道国内的情况。蒋介石公然挑起内战。他们回国后,命运没有尽头......
1948年8月13日,“重庆”号轮船抵达上海吴淞口。激动的邓兆祥发出信号,让我们停泊在上海外滩最繁忙的地方,这样中国人民就可以看到我们自己的大船。片刻后,吴淞灯塔发出信号,指示:“命令你的船停靠在高昌寺江面。”邓兆祥生气地把望远镜扔在桌子上。他从来没有想过,在巨大的外滩没有重庆的容身之地。
1948年10月13日,海军总司令桂永清命令“重庆”舰炮击解放军塔山阵地。在炮火的轰鸣声中,邓兆祥在驾驶舱里举着望远镜,看见塔山阵地在炮火中燃烧。他的心被炸了,他的罪恶感不断涌上心头,陈嘉庚先生的嘱托仍然历历在目。
重庆军舰士兵解放委员会
在这样的情绪下,不爱说话的邓兆祥变得更加沉默,他无法忍受与同胞们厮打一天。最后,他下定决心向桂永清递交了一封辞职信。这也意味着他即将离开他心爱的军舰和他的海军生活。然而,休假没有得到批准。
自1949年2月以来,除了像邓兆祥船长这样的爱国人士外,“重庆”号船上还有三股势力策划起义。“重庆”号船上有10多个部门600多人,但这三股势力互不信任,互不了解对方意图。最后,1949年2月,船上起义部队联合成立了“重庆舰兵解放委员会”。
大家达成共识,要想起义成功,必须争取邓队长的支持。2月17日,“重庆”轮驶离码头,前往吴淞口前往袖手旁观。起义成员纷纷前去打听消息,得知要去江阴阻击共军渡江。得知消息后,“重庆舰兵解放委员会”变得紧张起来。一旦到达江阴,起义的成功率就变得极低,因为江阴地势狭窄,一旦机密泄露,必然会被封锁。24日下午,起义的消息不知怎么走漏了,情况变得异常紧急。王艺臻、毕崇远等几名起义骨干紧急商议,决定25日深夜立即行动。
25日凌晨1时30分,起义军迅速控制了船只。随后,王艺臻和毕崇远来到雷达测绘室,会见了邓兆祥上尉。王艺臻真诚地说:
“邓队长,我们的二十七名爱国战士组织了这次起义,准备驾驶军舰前往解放区,并希望得到您的支持!”
邓兆祥沉默了一会儿,嘴里叼着一个大烟斗。良久,他砰的一声关上烟灰,命令道:“走,上桥!”当看到船长出来时,所有在桥上紧张等待的人都鼓起了掌。邓队长看了大家一眼,挥挥手命令道:“起锚!”
“重庆”号巡洋舰起义的一些官兵
满怀期待的“重庆号”全速驶向山东烟台港。邓兆祥上尉后来回忆说,当时他并不知道起义军的存在,但在起义期间王艺臻等人为争取他的支持而战斗时,他并没有感到突然。多年来,他亲眼看到桂永清等人排斥异己,互相争斗,指挥军舰屠杀百姓。他已经明白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垮台。
26日下午,重庆抵达山东烟台港,受到当地军民的热烈欢迎。国民党得知“重庆”起义后,蒋介石在幕后脸色铁青,下令立即追踪“重庆”号军舰,并命令桂永清无论如何要想办法把军舰弄回来。无数次无线电联系失败后,桂永清恼羞成怒,下令轰炸“重庆”号轮船。
为了保护这艘船,党中央决定将它从烟台港驶往东北的葫芦岛深水港,并任命邓兆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巡洋舰“重庆”号的舰长。
鉴于国民党的疯狂报复行动,这艘珍贵的巨轮不断遭到轰炸。为了减少损失,中央指示“重庆”号拆解重要仪器弹药后,打开潜艇门,靠葫芦岛码头沉没。
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国力日益增强。海军中有辽宁、山东等众多航母,巡洋舰、驱逐舰不计其数。我想邓队长报国,在中国建设强大海军的梦想,今天终于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