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与教会相互利用的开始。
公元313年,罗马帝国统治者君士坦丁一世和李西尼共同颁布了《米兰法令》,宣布罗马帝国承认基督教为合法宗教,基督徒有信仰自由。
本着信仰自由的精神,《米兰法令》第一次将基督教与其他宗教置于平等的地位,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和发展。在此基础上,393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基督教以罗马征服者的铁蹄传播到了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土地上,最终以基督教传教工作的浪潮传到了世界各地。
君士坦丁大帝皈依后,他在君士坦丁堡建造了圣索菲亚大教堂
此外,米兰法令也标志着罗马统治者对基督教的态度从镇压和迫害转变为和解与合作。
罗马帝国后期,基督教逐渐发展成为连接罗马广袤土地上不同种族、阶级和文化群体的纽带,对帝国的统一和皇权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后,君士坦丁本人和欧洲封建君主都或多或少地学会了从与宗教力量的互动中获益。
公元1世纪,基督教起源于罗马帝国的巴勒斯坦行省,最早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它自诞生以来就具有很强的排他性。
在《旧约》中,有一句来自上帝的话:“除了我,你不能有任何其他的上帝”。这样,基督教一神论的基调就奠定了。基督徒不能同时崇拜基督和罗马神。他们拒绝承认凯撒是主,也不愿意以崇拜上帝的态度去侍奉罗马君主。这种不合作的态度被统治者视为潜在的威胁。
此外,在日常行为、伦理和价值观方面,基督徒尊重善良、纯洁、节俭和禁欲,而罗马人,尤其是统治阶级,则倾向于残忍、贪婪和放纵。比如罗马皇帝和精英喜欢看斗兽,这几乎是罗马文化的代表符号,但基督徒却认为是血腥杀戮,很多人拒绝进入斗兽场。
罗马人对基督徒的迫害始于尼禄皇帝,他是罗马文化中“恶”的化身。他贪婪、残忍、放纵,极度憎恨基督徒。在尼禄时代,基督徒逐渐与犹太人区分开来,被视为非法宗教团体。
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记录了尼禄对基督徒的暴行:基督徒被送到斗兽场,被野兽咬死,或者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被点亮作为照明灯,女性基督徒被羞辱和强奸。各种迫害都有其象征意义,即屈从于罗马人的欲望和权力,体验基督视为邪恶和罪恶的事物。这种伴随着精神玷污的肉体毁灭方式,恰恰表现了罗马人对基督精神和道德价值的排斥、恐惧和恐惧。
尼禄之后的君主基本继承了拒绝基督徒的传统。从图密善、图拉真、安东尼·皮乌斯到马库斯·奥勒留斯,基督徒殉难并不罕见。对基督徒的迫害在戴克里先统治时期发展成大规模的现象。公元303-304年,戴克里先颁布法令,禁止基督徒聚集,没收教会财产,拆毁教堂,焚烧基督教经典,逮捕教会领袖,处决所有拒绝向罗马神献祭的基督徒。
戴克里先不仅是一个彻底的反基督者,还是一个提出四帝共治制度的政治改革家。他开创了四个统治者联合治理罗马的先河,将东部和西部分别交给一个奥古斯都和一个凯撒。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疆域辽阔带来的治理效率低下,但也埋下了后来罗马帝国内乱、分裂甚至灭亡的种子。
君士坦丁和十字架
君士坦丁起初在西方占据奥古斯都的位置,到“米兰法令”颁布时,他已经成为帝国西部唯一的统治者。
君士坦丁的父亲是在戴克里先时代统治西方帝国的凯撒,而君士坦丁本人也是在戴克里先的皇宫中长大,并受到皇室的教育。
他为什么改变对基督教的态度,发布“米兰法令”?
原因有二:
第一,根本原因是随着基督教的传播,基督徒也多了起来,发展成了君士坦丁可以利用的有生力量。
虽然早期罗马帝国的皇帝对基督教很反感,也很怀疑,但在戴克里先之前,对基督徒的迫害大多是局部的、局部的。比如图拉真统治时期,他明确指示地方官员不要自行搜寻基督徒,被起诉的基督徒如果表示悔过,就应该释放,执迷于悔改的人可能会被判处死刑。正因为这种相对“宽容”的环境,基督徒受到迫害,但信徒数量仍在逐渐增加,影响范围日益扩大。
此外,基督教的传播也得益于罗马帝国的衰落。公元3世纪以后,罗马帝国的经济和政治逐渐出现危机,整个社会形成了悲观绝望的氛围。从宗教中寻求解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要求。基督教义中对世俗苦难的救济和对永生天堂的承诺,恰恰迎合了大众的精神需求。
到戴克里先时,罗马政府军甚至元老院中都有大量的基督教信徒。到《米兰法令》颁布前夕,罗马的基督教徒人数已经达到500-700万,占全国人口的近10%。
君士坦丁面对如此强大的信仰聚集群体,选择了合作而不是对抗。
其次,罗马统治者经历了从排斥、猜忌、恐惧到皈依基督教“主”的力量的转变过程,而君士坦丁本人就是因为经历了“基督奇迹”而皈依的信徒。
传说君士坦丁在米尔维亚战役中以基督奇迹击败了对手
在“米兰法令”之前,罗马统治者对基督的态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从公元260年到311年统治帝国东部的凯撒·加勒留斯,早年极其痛恨基督徒。他上台后颁布法令,强制基督徒皈依罗马神和皇帝,否则被判死刑,所以他对基督教的迫害非常激烈。然而,在他的晚年,加勒里厄斯身患绝症。他认为这是基督教“主”的报复,于是不得不在311年4月30日发布了容忍基督教的命令。Gallerius的宽容法令一般被认为是米兰法令的伏笔。
公元306年,君士坦丁被选为奥古斯都,统治着不列颠群岛和帝国西部的其他领土。同时,罗马由四位君主共同统治。西部除君士坦丁外,还有马森蒂乌斯,东部有李西尼和马克西米努斯。其中,马克森提乌斯继承了父亲马克西米安对基督徒的态度,严厉抨击了埃及基督徒的迫害行为。马克西米努斯也是一个反基督者,认为基督教是异端。李思妮继承了伽列里乌斯对基督教相对宽容的态度。
关于君士坦丁何时皈依基督教,没有明确的记载。最常见的说法是,公元312年,君士坦丁为了西方的统治,在米尔维亚与马尔库森的迪奥斯作战。战前,君士坦丁看到燃烧的十字架在天空闪耀空,伴随着神奇的字迹:打败敌人。据说君士坦丁在作战时,命令士兵们在头盔和盾牌上画出标记基督教的希腊字母,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君士坦丁把他的胜利归功于上帝,并从此皈依了基督教。
公元313年2月,已成为西方唯一奥古斯都的君士坦丁在东方与奥古斯都·利西尼相遇。他把同父异母的妹妹君士坦丁嫁给了利西尼,并说服后者皈依基督教。他们结成联盟,颁布了“米兰法令”,宣布任何希望以基督教方式信仰的人都应自由和无条件地保持信仰,不受任何干涉和干扰无条件地返回基督教集会场所;归还基督徒和教会的财产。
此后,君士坦丁利用基督教统一思想,强化皇权,而基督教则以皇帝为保护伞,发展传播速度大大加快。西方世界历经一千多年,此时已经埋下了教权与皇权结合的种子。
公元476年,曾经辉煌的西罗马被蛮族所灭,但基督教作为欧洲社会的精神纽带和粘合剂却代代相传。
我见过这个。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