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县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交界处。是贵州的桥头堡,有“黔东咽喉、军事要塞”之称。
黎平历史悠久,文化丰富,风情浓郁。
历史文化之城
春秋战国时期,黎平属于楚国的领土。秦汉时期,黎平主要由两广的郡县管理。唐朝时,黎平由龙标县统治。关于龙标县的位置,众说纷纭,有的在湖南省洪江市,有的在贵州省金平县龙里镇。明代龙里镇属黎平府管辖。据《黎平府志》记载,“废龙标县位于龙里,城北六十里。”据明万历年间出版的《广》载:“龙里寺,区划内有龙标村,为唐代徐州谭洋县龙标县之地。”自宋代以来,黎平一直是一个军事战略要地。元至元二十年,正式称黎平。明朝永乐十一年,立平府。1913年,政府被废除,黎平县成立。
黎平古城是一个交通要塞,东有宽阔的湖泊,西有云南和贵州。盛产杉木、木耳、山药子、牛皮等。是一个历代商人聚集的地方,市场相当繁荣,有“小南京”的绰号。清朝中期,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浙江、四川、江西的商人在黎平建立了商会。“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交接,晚上还有成千上万的亮灯。”是黎平古城的繁荣。黎平古城有一条翘街,是沿着斜坡修建的。因两头高中间低而得名,形似歪杆。巧姐建于明朝洪武十八年。历经600多年的沧桑,明清建筑等历史遗存保存完好。巧姐长约1公里,街道上铺满了蓝色的大石块和鹅卵石,经过岁月的磨砺,变得明亮光滑,显得厚重而有沧桑感。街道两旁是明清建筑风格的铺面房屋,房屋庭院深邃,雕梁画栋,白墙灰瓦,高檐高脊,画风细腻,雕刻精美,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历史画卷,把人们带回了当年的繁华。
黎平的繁荣带来了文化的繁荣。根据唐代龙标县在龙里的说法,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和王昌龄都留下了关于黎平的诗歌。
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擅长写七绝,被后人誉为“七绝之圣”。唐开元二十二年,王昌龄被封为江宁丞。天宝七年,被判有罪,贬龙标县。李白是王昌龄的好朋友,对他被贬深表同情,于是写了一首《听说王昌龄迁居龙标左送此信》:
华阳已经走出了自己的路,
文道龙标注无锡。
我把悲伤送给明月,
风吹夜郎溪。
王昌龄被贬龙标县后,写了《送崔从军陇西》:
龙溪只在龙牌上。
秋天的群山在孤独的月份里面对面。
谴责离心是丈夫的责任。
洪恩等待春江上涨。
这首诗虽然写的是被谴责的悲凉心情,但也让黎平的山、水、月跃入诗中,充满诗意。这里的陇西是指今天龙里的陇西。
王昌龄在黎平地区留下了许多足迹,他的诗至今仍被当地人传诵。龙里有个龙标书院,据说是王昌龄修建的。现存的建筑是清朝雍正年间张颖上谕红红寺、邵青辞官回乡后重建的。旧时,书院是黎平地区八大书院之首,培养了大量人才。
在龙里,还有一座冠军墓。它建于明朝万历二十二年,是为了纪念王昌龄被贬龙里。它是旧时黎平府八景之一。万历二十七年秋,时任南京大理讲解员的龙从南京回到龙里。他是龙里人,当时属于黎平管辖。他写了一首诗《祭王昌龄》:
龙角田离陇西很远,
深绿的山丘和低低的月亮欲望。
千禧年的灵魂不应该抱怨,
诗歌在世界各地绽放。
几句话道出了黎平的秀美山水,表达了对王昌龄被贬为龙彪县尉的同情,歌颂了王昌龄为当地留下的不朽诗篇。
一座逆转中国革命命运的城市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离开湘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开始了伟大的战略转移。当时,博古、李德等人担任军事指挥,主张参加湘西第二、第六军。蒋介石很快发现了这一意图,他调动了重兵进行围攻。红军接连突破四道封锁线,陷入被动挨打的困境。湘江一战最惨,红军损失过半。
1934年12月11日,中央红军渡过湘江后,占领湖南省通道县。蒋介石集结了红军五六倍的兵力,修筑了第五道封锁线,企图在红军加入第二、第六军团的同时一举围歼。在这个非常危急的关头,毛泽东根据敌我双方的情况,顾全大局,力劝他放弃参加红二、六方面军的计划,改到敌人防御薄弱的贵州去。这一正确主张立即得到军委多数委员的赞同,于是红军改变行军计划,急转向贵州,于12月14日一举攻克黎平县。
12月18日,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毛泽东、周恩来、秦邦宪、王稼祥、张闻天、朱德等出席了黎平会议。黎平会议是以遵义会议为标志的一系列会议中的第一次重要会议。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黎平会议是中共中央从江西中央苏区爆发后召开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的决定》,认为在湘西建立根据地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必须放弃既定方针,在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区建立根据地,从而决定向遵义进军。这一决定实际上否定了“左”的军事路线,打乱了蒋介石消灭沅江以东红军的企图,在湘西南留下了十几万敌军,为红军开辟了新的前进道路。
二是结束了1931年11月赣南会议以来毛泽东被排除在中央领导之外的局面,开始形成绝大多数中央领导同意、支持、拥护毛泽东正确主张的局面,为遵义会议重新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的核心领导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会议作出了在四川和贵州建立新基地的决定。虽然由于形势的变化,这一决定未能实现,但它提出的前进方向、任务和目标,对于团结全党全军,鼓舞士气,消除失败主义和游击战的危险倾向,坚定红军的革命信念,树立胜利的信心,起了重要作用。
第四,这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解决他的重大问题的一次尝试,开创了我党历史上否定共产国际及其代表对中国革命错误指导的先例,是我党从盲从到独立思考、从听天由命到自作主张的转折点。
黎平会议会址位于黎平县巧姐街。原来是胡荣顺的店,是清末的建筑。前低后高,分为三晋。第一个入口是商店,第二个是住宅,第三个是后院花园。总场地面积超过800平方米。第一立面左墙上有“壶鼎瓷”四个行书字。第二个入口有一个大天井,正厅有雕塑“二龙戏珠”,左右窗户纸上有“苏阳广货”“郭靖杂货”等行书人物。正殿对面雕有两个凤凰,雕刻精美。左右两侧是格子门自习室,房间后面是一个带青石水箱的小天井。墙上画着以历史故事为主题的壁画。整座建筑高大宽敞,戒备森严,是黎平县为数不多的老房子之一。自1980年以来,会议场地已经修复了几次。正门在陈云书写的“黎平会址”黑色背景上悬挂着一块金匾。共有七个展览室,包括政治局会议室、周恩来居住室和朱德居住室。
此外,毛泽东故居、中央红军干部休养连、红军群众大会旧址等红色遗址均位于明清时期的巧姐古建筑中。
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城市
黎平县是黔东南州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侗族约占全县总人口的71%。它是中国侗族人口最多的县,也是侗族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因此有“侗乡之都”的美称。
侗寨是侗族聚居的地方,大多依地形依山傍水而建。黎平肇兴侗寨是黔东南最大的侗寨之一,面积18万平方米,800多户,4000多居民。肇兴东村四面环山。寨子建在山里的盆地里,有一条小河穿过。寨中房屋为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都是杉木做的,坚硬的顶部覆盖着绿色的小瓷砖,简单实用。肇兴侗寨属于鲁姓侗族,分为五大房,分为五个自然区。他们在当地被称为“团”,即仁团、义团、日团、志团和新团。
侗族有三大民俗文化特征:
一个是风雨桥。风雨桥是侗寨的标志性建筑,被誉为世界建筑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走进侗寨,几乎有水的地方就有风雨桥。桥虽短且长,但都覆盖着屋檐和五颜六色的雕塑,不仅保护行人免受风雨,也是当地人讨论和娱乐的地方。
在黎平,有一座梯田风雨桥,全长57.61米,宽5.2米。桥上有三座桥梁建筑。高大的中楼建在河心石墩上,五重檐,四角金字塔顶,风格与董鼓楼相似。桥的南北两端各有一座三檐式侧楼,由一条长廊连接。桥廊顶脊上绘有“二龙夺宝”“夫妻展翅”“鸳鸯翅膀”等彩塑;走廊的翼角上,画着各种珍禽异兽;屋顶的天花板上绘有龙、凤、鹤、牛等图案。这座风雨桥将中国古代建筑技术与历史、民族民间传说和美学相结合。除了侗族建筑独特的建造方法,它不需要图纸、钉子和铆钉。它以侗族特有的巨大圆形杉树,巧妙运用杠杆原理,是侗族建筑艺术的杰出杰作。
第二个是鼓楼。鼓楼是侗族村寨最突出的标志,是侗族文化的代表,是侗族文明的象征。侗寨鼓楼犹如一座多面体宝塔,气势恢宏,结构严谨,工艺精湛,是侗族建筑技艺的集中体现。黎平是“鼓楼之乡”。每个村子都有一座鼓楼,有三四个以上的大寨子。鼓楼是侗族人民聚会、休息和娱乐的地方。特别是在节假日,侗族人民聚集在鼓楼前的广场上唱歌跳舞。所谓“吹芦笙老而终,鼓楼坐而论道丰年”。
黎平蜀东村独竹鼓楼
在黎平蜀东村,有一座国宝级的单列鼓楼。建于1921年,是黎平县唯一保存完好的独柱式鼓楼。建筑共5层,高约12米,为四檐亭。整个鼓楼由一根直径约50厘米的中心柱支撑。中柱竖立在鼓楼中央,一直延伸到顶部。从外观看,鼓楼自下而上收缩,形成上下檐的层叠状,与多柱鼓楼并无不同。鼓楼中间有一个火塘,周围有四条长凳。整个鼓楼是全木结构,没有钉子和锤子。独柱鼓楼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杰作,也是侗族建筑史上的瑰宝。
第三,侗族歌曲。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种流行的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谐的民间合唱形式。他们的音乐结构、演唱技巧、演唱方法和演唱场合都不同于普通民歌。侗族民歌不仅是一种音乐艺术形式,而且对侗族文化的传承和凝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是用来叙述历史、教育人、教化人的百科全书,具有规范礼仪、促进社会交往、祭祀、娱人等社会文化功能。2009年,侗族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黎平是“侗族大歌之乡”。2017年10月6日,肇兴侗寨举办侗族民歌展演,当地1000名侗族群众欢聚一堂,共同演唱侗族民歌。场面壮观而壮观。侗族歌曲尽管人数众多,但旋律优美、和谐,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为了保护和弘扬侗族文化,贵州省支持黎平县在安塘村建立生态博物馆。博物馆成立20多年来,已成为侗族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基地。
除了侗族,黎平还居住着苗族等少数民族,他们也有自己的民族文化习俗和无穷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