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博物馆 辽宁省博物馆“十大珍品” 带你初识别样的辽地文化

栏目:军事 2021-09-21 03:34:20
分享到:

辽宁,地处辽河流经的古幽州之地,千百年来孕育了多姿多彩的辽文化。在中原文明深处,有着从红山文化到满族民族文化的独特古代史。

辽宁省博物馆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家博物馆。其前身为东北博物馆,20世纪50年代更名为辽宁省博物馆。2004年底,沈阳市政府广场东侧新建一栋大楼投入使用。2011年,沈阳市浑南区新开了一栋大楼。新楼于2015年投入试使用,2018年全面投入使用。现有馆藏文物近12万件。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绝版的书画珍品,欣赏精美的丝绸刺绣技艺。当然要追溯祖先的文明——这片古老土地上的红山文化。更何况,这里不缺独一无二的辽代文化产品。当然一般博物馆里也有精美的陶瓷、青铜、石雕等文物。

这里有一些稀世珍宝,也有一些具有独特辽代文化特色的珍稀文物。让我们对古代辽代文明有一个初步的体会。

作为最后一个朝代,清宫收藏了大量历代珍宝。然而,随着帝国的崩溃,这些珍宝最终流落民间,其中一些跟随末代皇帝溥仪来到了东北。辽宁省博物馆收藏了大量清宫旧藏,其中很多都是罕见的、与世隔绝的。

1.曹娥词卷

丝绸长32.3厘米,宽54.3厘米。

清宫旧藏和东晋作品的作者尚未确定。它是东晋唯一的楷书墨迹,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楷书墨迹。有“正楷第一”的美誉。

第二,北宋抄袭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局部 当地的

宽26.3厘米,长641.6厘米。丝绸是彩色的,由二十二部分组成。清代旧藏。

《洛神赋图》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的代表作之一。原著早就失传了,现在世界上流传的几个版本都是后人抄袭的。

辽宁省博物馆所藏的这件北宋摹本,是与原作最接近、相对完整的摹本。

三、张旭草书《古诗四贴》

局部 当地的

墨书,五色笔记,长29.5厘米,宽195.2厘米。

张旭,人称“曹圣”,唐代著名书法家,以野草闻名。这卷《古诗四首》是张旭唯一传世的一卷。

古代刺绣丝绸是中国的传统工艺品。辽宁省博物馆收藏了一批精美的刺绣丝绸,尤其是朱启钤收藏家“村苏堂”收藏的精美丝绸。

四、北宋紫鸾鹊谱的纵轴

纵132厘米,横55.6厘米。

鸟儿用无数的颜色和各种各样的图案编织而成。图案繁复华丽,展现出高超的缫丝技艺。

5.宋丝绸山茶花专辑

纵向25.6厘米,横向25.3厘米。

朱克柔是南宋著名的缫丝大师。作品中有三朵盛开的山茶花,还有三朵含苞待放的花骨,还有一只蝴蝶来自附近。

进入新石器时代,原始先民在各地创造了独特的史前文明。在古辽地区,红山文化历经千年,但历经岁月的尘封,它再现并告诉人们原始文明的曙光。

第六,牛鹤梁画女神头像

高22.5厘米,宽16.5厘米,漆成红色。1985年在牛梁河遗址女庙出土。

这个女神头像和真人一样大,眼睛里嵌着玉眼,可以追溯到5500多年前。

七、白玉猪龙

高15.7厘米,宽10.4厘米,厚4.3厘米。收藏于辽宁省建平县。

《玉猪龙》是红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叶岩呈白蛇状,头胖耳大,眼圆鼻突,嘴微张,獠牙外露,蜷曲如环,背部有穿孔。作为随葬品,它表明了墓主人的身份。

公元916年,起源于北方草原的契丹人建立了“大辽”。之后,他继续在南方与北宋抗衡,在北方建立了强大的游牧王朝。在辽宁省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精美的辽代文物。

八、酱釉鸡冠煲

1974年出土于法库县叶茂台辽代贵族墓7号墓。高26.5厘米,宽20.5厘米。全身酱色,仿皮梳锅造型。

鸡冠壶是辽代特有的容器,基本上是在辽代贵族的墓葬中发现的。

九、三色釉印海水流云图案平柄壶

身高21厘米,腹部直径18.6厘米。淡红陶胎上有黄、绿、白釉,壶身两侧有浮雕图案,中央有太极图案双线图案。是辽三彩的代表器物。

“辽三彩”受唐三彩工艺的影响,是辽代流行于东北地区的一种彩釉陶器。

十、双陆棋

1974年出土于法库县叶茂台辽代贵族墓7号墓。棋盘长52.8厘米,宽25.7厘米,高1.6厘米,棋子高4.6厘米。30件,15件黑色和白色,漆木制成。

西洋双陆棋盛行于汉唐,辽代契丹贵族中也流行。出土物品不多,但这一块是比较完整的一套。

当然,这只是九根牛一毛,还有更多精品文物,等你去辽宁省博物馆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