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文学 一个名叫小燕的女人

栏目:娱乐 2021-09-21 02:31:24
分享到:

本文转自:嘴鸟

我在一群朋友中看到了这篇文章。它介绍了傅雷背后的一个女人,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翻译。应该说不符合这个栏目。然而,当我对这位贤惠的女士所做的、所说的和所做的感到独特时,我非常感动和钦佩。群里的朋友都有这样的评论:“在街上等车,看蒋孝严的时候,寒风吹在脸上,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岁月静了你擦眼泪的时候,有人带着枷走”。把这篇文章发给朋友分享。-翻译教学和研究

01

1958年,蒋孝严19岁,正值青春年华。她将从上海第一女子高中毕业。她文笔好,弹钢琴,成绩优异。考上好大学不成问题。

然而,就在毕业前两个月,学校给俄罗斯教师柴慧敏贴上了“右派”的标签。蒋孝严非常喜欢这位老师,学校指示她提供书面材料“帮助她,拯救她”——收集犯罪证据。

江一心要“救”老师。姜没有揭穿这些材料,而是为柴慧敏辩护。

结果,柴慧敏还是被划为右派!

但是,蒋孝严不愿意“揭发”,受到了批评。在她高中毕业的毕业鉴定会上,有以下判断:

“立场不稳,思路对。”

在政治道德上也被评为“差”。

她上大学的梦想破灭了,她不得不在家向父亲学习绘画。

02

1966年夏天,“文化大革命”的猛烈风暴来了。黄浦江上不时传来一些名人自杀的消息,与蒋孝严有过接触的几个人也走上了这条死路。包括她当年辩护的那个俄语老师,也跳楼身亡。

九月初,蒋孝严和她的钢琴老师一起学习钢琴。钢琴老师的女儿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带回来一条信息:“傅雷夫妇双双自杀!”

这个不可思议的消息让她不安了很久。她看过傅聪的音乐表演,读过傅雷翻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和《贝多芬传》,钦佩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出于愤慨,她想给周总理写封信,反映傅雷的事情。

为了了解情况,蒋孝严以街上的大字报为线索找到了傅雷的家,却从傅雷的前保姆周菊娣那里得知,傅雷夫妇的骨灰即将消失!因为傅雷的两个儿子傅聪离美国很远,傅敏在北京劳动。骨灰只能靠亲戚带,更别说大家都怕跟“从人民中自杀”的“黑五类”有关系。

蒋孝严晚上睡不着,最后决定站起来——假装是傅雷的养女去取骨灰。

第二天,蒋孝严戴着一个只有一双清澈眼睛的大口罩,来到上海西柏星路火葬场,自称是傅雷的养女,以保存傅雷夫妇的骨灰。根据当时的情况,这是不可能的,但是蒋孝严的真诚让工作人员感到可惜。然而,她没钱买骨灰盒。虽然蒋孝严已经27岁了,但因为高中毕业评论,她从未工作过。

于是,蒋孝严又设法找到了傅雷的姐夫朱仁秀。蒋孝严戴着大口罩来到朱家。朱仁秀问她姓什么,说她姓“高”。朱仁秀问她住在哪里,但蒋孝严拒绝说。朱仁秀见连地址都不肯说,就有点放心不下,于是把钱给了侄子,让张陪“高姑娘”买个骨灰盒。“高姑娘”买下骨灰盒,收集并装上傅雷夫妇的骨灰后,将骨灰盒带回家中,暂时保管。

几天后,蒋孝严和张廷相把骨灰盒送到上海永安公墓存放。考虑到傅雷的名字太过醒目,“高姑娘”从朱仁秀处得知,傅雷原名叫傅暖安,并在骨灰盒上签了“傅暖安”。

处理完这件事后,她立即写了一封“王敏上诉状”,希望总理能处理好这种情况,出于安全考虑没有签字。

10个月后,1967年6月21日晚上,蒋孝严仍然被抓,三个陌生男人把她带到车上。

原来,傅雷名字的信在送到上海之前就被截获了,被当成“大案”来追究。蒋孝严被视为“现行反革命”嫌疑人,被带到上海郑泰橡胶厂受审。

庭审中,蒋孝严说自己从未见过傅雷,用很简单的语气问了审讯人员一个拷问良心的问题:“替别人捡骨灰埋了,这能不算缺德吗?”。

后来,她举了一个例子,她父亲在教堂的帮助下,为没钱买棺材的邻居安排了葬礼。因为父亲是虔诚的基督徒,只受父亲的影响,所以毫无目的地为傅雷收集骨灰。这些简单的原因,加上蒋孝严缺乏工作和社会原因,使她逃离了。

许多年后,蒋孝严认为她很幸运。因为审问她的人不是受过教育的人,而是工厂工人。蒋孝严知道,中国的底层工人一直有着忠诚善良的美德。如果他们是读过书的人,蒋孝严说:“这个人很可能今天已经不存在了...张口就打不过一群有文化没头脑的人的嘴。”

被释放回家后,蒋孝严向一无所知的父亲坦白了一切。他父亲没有责怪什么,只是说她做得对。

像她一样,她的父亲不能出去工作。她在抗日战争时期加入了国民党军队,现在她已经成为一个有历史问题的人,所以她不得不呆在家里画画谋生。

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但巨大的恐惧笼罩着蒋孝严的生活。只要楼下传来汽车的喇叭声,她的心就会狂跳,生怕来抓她。不时被户籍民警扫一眼,晚上睡不着。

当精神压力加重时,她害怕有一天会崩溃。最后,她去工厂找到了当年审问她的工人,抱怨她几年来一直生活在恐惧之中。那人再次向她保证,“我答应过你,我不会向你家巷里的派出所反映这件事……”

03

1972年,蒋孝严的父亲去世,家里没有工作,没有生活,蒋孝严被分到社会最底层的生产组。此时已经34岁了。从她19岁开始,她已经被困在家里15年了。蒋孝严后来说,她除了干涉傅雷之外,什么也没做。

1979年4月,黑暗时代已经远去,傅雷的儿子傅聪回到了中国。当他得知父母的骨灰还保存着时,他不禁被感动了。于是他在四个地方向哥哥傅敏打听这个奇怪的好心人,但蒋孝严一直保持低调,傅敏始终没有得到他想要的东西。第一次见到自己的面试官估计只有叶永烈先生。

1979年的追悼会后,傅聪拿着骨灰盒,傅敏拿着画像去了墓地

叶永烈先生在文章中提到,蒋孝严拒绝采访,不想多谈当年的事情。她觉得这是小事,不值得一提。经过再三恳求,蒋孝严同意谈话,但有一个要求。她对叶永烈说:“我的心是透明的,容不得半粒沙子...请不要透露我的名字,我很虚荣!”

这样一来,公众就可以知道一些尘封已久的旧事。之后,叶永烈和蒋孝严成为好朋友,保持联系,信守承诺。

自从傅雷追悼会后,傅家一直在寻找蒋孝严,总是在寻找机会报答她。

1997年10月,傅敏夫妇来到上海,通过叶永烈先生的关系,终于见到了恩人蒋孝严。傅敏提出要合影留念,但蒋孝严婉拒了。叶永烈说:“她从来不叫我拍照。这些年来,她答应我的唯一请求就是允许她的名字被公开——蒋孝严。”

对于傅家的感激之情,避而远之,不以为意,百般拒绝。她只是出于礼貌接受了傅聪寄给她的一张演唱会门票,演唱会结束后就默默离开了。

蒋孝严上一次详细解释傅雷骨灰被保存的原因,是1998年在书屋发表的一封信,信中关于内心感受的文字令人肃然起敬:

我记得从来没有给傅家写过什么,这是不必要的。既然我可以抱怨他们的运气不好,我当然可以对他们今天日益高涨的家庭声音视而不见,这往往是同一件事的两面。

像云一样看着变化的世界!如果不能解决灵魂的归属问题,那么,获得更高的声望和更大的财富就是空!

蒋孝严的素描

谢天谢地,1985年秋天,蒋孝严终于实现了她的大学梦。当时她已经46岁了,但她依然激情澎湃,考上了上海第二教育学院中文系的本科。两年后,她拿到了本应在1962年拿到的本科文凭。他在上海电视大学本部编辑部工作,担任报纸副刊编辑。后来,他被调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当老师,直到1994年退休。

回顾人生,19岁被困家中,34岁参加工作,近50岁考上大学。一切都比别人晚了很多。甚至在我恋爱成家的时候,我也错过了好年华的“自然”问题,所以她一直没有结婚。

蒋孝严说:“多年来,我的努力和我的奋斗真是一言难尽。”但是,她还是一次又一次地强调,她不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因为一个人内心的平静是无法用任何名利来换取的。

很多年后,当我们谈起当年的不平凡举动时,蒋孝严评价自己是一个不能自己解决吃饭问题,却想为别人的委屈呐喊的普通村民!

至于写给总理的信,她自嘲:“我很天真单纯,对吧!”

人性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但坏的一面在一个时代从未如此集中地暴露出来——知识分子苍白而失血,文人的品格荡然无存,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被疯狂地摧残,一个没有双手帮助她,却带着一丝光明的弱女子,照亮了民族良知,维护了世界正义。

现在,这个勇敢的女人独自生活在上海的远郊,闲暇时画画,闲暇时书法,或者吟诗弹琴,过着无与伦比的生活。她有一生的哲学:

得意而淡泊,失意而从容,孤傲而孤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