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晓庄学院图书馆 读屏时代 还有谁去图书馆

栏目:军事 2021-09-20 18:35:16
分享到:

8月26日早上6点58分,闹钟准时响起。陈雪莹醒来后,抓起手机,登录“我去图书馆”小程序,在手机时间跳到7: 00时点击屏幕,为自己预订了南京图书馆五楼和长文苑自习室的座位。

为了考研,这个安徽女孩在南京租房住了2个月。手机抢座位是她每天做的第一件事。她太有经验了,30秒不超过一分钟,那里350多个自习名额会留给一个空。

对于南京来说,这是一个普通的早晨。初升的太阳照在大兴宫南京图书馆凹进去的正门上,寓意“智慧开启”,也照在滨江公园金陵图书馆莹绿的正厅上。这个城市有两个大图书馆,是南京没有门槛的文化客厅。如今,手机几乎成了人类的新器官,也占据了大家有限的阅读时间。那么,在屏幕阅读时代,谁去图书馆,他们去图书馆是为了什么?

把一本书带到图书馆,自学大军变成一道风景

上午9点,陈雪莹随着人流进入鹤昌文远。每天从江北到大兴宫南京图书馆都要挤40分钟的地铁。然而,她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安静地坐在座位上看书。相反,她在楼梯拐角处踱来踱去,大声朗读。

“我得背书,我会在座位上打扰别人。”她用黄色的记号和手写的注解称赞《中国新文学史》。“正常情况下,我会整天呆在图书馆里,午餐吃三明治或带水果的饭团。从周二到周五,我会转到晚上阅览室,一直开到晚上9点。”

在南图,环顾四周,最威武的自学青年们正在“带书到图书馆”。在每一个宽阔的走廊和过道里,都有高桌子和矮桌子。没有必要预约。自习的人早上9点就满了。即使有阳光直射,也不会伤害自习座位的诱惑。他们喜欢在太阳伞下看书。

常玉、马俊豪和杨梓嫣,三个中学生,专门来这里补作业。他们是朋友,暑假期间一起在附近上篮球课。假期结束后,很多作业还没有完成,所以他们在开学前几天带着语文、英语和数学练习册来到图书馆。常宇告诉记者,他们最大的错误就是低估了兄弟姐妹的学习热情。当他们九点到达南图时,他们发现秀的人已经在大厅里排队了。当他们上楼时,发现凉爽的二楼和三楼没有空座位,他们不得不在四楼找一个阳光充足的地方。

二楼阅览室外面,有一个自习区,可以坐在地板上。南京体育学校体育经济与管理副教授杨文正在和即将升入大三的穆子清一起整理本专业全体教师的课程规范。我选择来图书馆是因为我喜欢能集中注意力的环境。杨文说:“我自己经常来南图,因为那里比在家工作更安静、更方便。“但是有很多杂念。一会儿吃点东西,一会儿收拾家务,更别提各种网剧了。我打开它就很容易停下来。抵制诱惑最好的办法就是防止诱惑出现,图书馆就是这样的地方。”

上午10: 30,南图一楼大堂大屏幕显示,访客2874人,借还图书1157本。前一天,有10,063名游客,借还了7,552本书。但是,不借书不还书的人,很大一部分是自习群体,这成为图书馆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使图书馆用户年轻化。南图社服部主任季燕德记得,10多年前新南图馆刚开放时,大厅休息区就有不少老人前来选菜、织毛衣。现在,每层楼都有自学成才的年轻人。她说:“这些年轻人让图书馆更有活力,也让读书学习的氛围渗透到了图书馆的每一个角落。”

多功能,这是一个开放的公共文化客厅

就在上周日,南京晓庄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中国语言文化研究所所长王毅在南图多功能厅为读者做了一场“王羲之在南京”的讲座。整个讲座2个小时没有“尿点”。上周,作为南图“名校校长面对面”系列的第一场讲座,南京市第一任德育工作带头人、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中学校长助理张与家长深入探讨了家庭教育缺失带来的教育问题。他说:“现在的教育过于注重智力和分数,往往忽略了对孩子情绪、态度和意志力的培养,以及对理想信念的追求,这其实背离了教育的初衷。”

如今,讲座已经成为图书馆服务大众的基本配置。仅在南图,每年就有100多场直播和视频讲座,涵盖人类历史、自然科学、现代科技、家庭教育等多个方面。张是第一次在图书馆讲课。他说:“社会的焦点、热点、痛点,不仅可以在行业内谈,也应该在图书馆这样的场合向全社会讲。讲堂是传播知识、点亮智慧的殿堂。”

维护特殊群体的文化权益是图书馆特别关注的话题。两周前,电影《狼勇士2》无障碍版近日在金陵图书馆盲人剧场上线,观众为40名视障人士。

盲人剧场是金陵图书馆“读者”公益项目的一部分。2012年发起的“读者”活动,让距离阅读最远的盲人成为图书馆的常客,也让平等、关怀、接纳等抽象概念在现实中生根成长。

“朗读者”项目总规划师杨长进告诉记者,自项目实施8年来,已招募了包括播音员、主持人、公务员、大学教师、公司员工、全职妈妈、中小学生等在内的1万多名志愿者。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在图书馆的公益平台上,无数声音汇聚成一个声音:解决盲人阅读的“最后一公里”。著名作家、黄蓓佳、曹文轩、赵、何建明等捐赠作品版权,凤凰出版集团、南京出版集团等机构提供图书和版权。截至目前,志愿者共记录现当代文学书籍100种,随笔90余篇,总时长300余小时。举行了170多场活动。这些音频文件被纳入西藏国家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喜马拉雅FM、蜻蜓FM等音频平台免费分享。

志愿者在奉献爱心的同时,也获得了成长。周于2013年加入《朗读者》,是参与活动最多的志愿者之一。在她的带动下,女儿李新元也成了一名小志愿者。母子俩一起录音频,去图书馆,社区和盲人朋友聚在一起表演节目。“公益活动会让她更懂得关心和理解别人,善良、正直和爱对一个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周说:“最可喜的是,通过朗读,女儿爱上了阅读。她一年读多达150本书。在这个公益平台上,我们既是给予者,也是受益者。爱情的流动从来都是双向的。”

字符变成字节,手机就是图书馆

“我们正在测试一个名为‘金陵图书馆知识点’的小程序,让读者可以用参加活动和借书的积分换取小礼物和停车时间。”金陵图书馆系统技术服务部主任王成官告诉记者。

程序员来到图书馆,表演了一个网络版的“神灯”故事。无论是下载“我金土”APP,还是订阅“金陵图书馆”微信微信官方账号,读者都可以进入数字阅读的海洋:100多万本电子书、2万多个视听资源、580万篇学术期刊论文、13种少儿数字资源...

通过手机,图书馆还可以实现“你选书,我买单”的服务。王成官说:“打开金土的微信官方账号,点击‘数字资源’,进入‘交流阅读点’,再点击‘想象之星’,就进入了一个电子书库。“图书馆已经购买了大部分电子书。如果读者有喜欢的书,但金土还没有购买,他们可以点击购买,然后金土会付钱。只要读者愿意学习,图书馆愿意提供一切便利。”

除了购买数据库,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数字化他们最独特和珍贵的资源,并将其公之于众。在南京图书馆的官方网站上,可以看到1939年的连环画《杨家将》、以抗日将领马占山为商标的香烟广告、宫廷画师在乾隆生母隆庆皇后生日时创作的作品《冰戏》、孙中山写给蒋介石的信《未来的革命不是建立在俄国的,没有成就》、江苏作家作品数据库、江苏不可移动文物数据库等近40个馆藏资源数据库。读者只需在最近上传的珍稀地方志全文影像数据库中,除了我省的高邮、阜宁外,还有银川、包头、天水、新疆等地的地方志。南图古籍部主任陈力说:“我们正在遴选100种清人馆藏进行可检索数字化,最大限度地把独特的馆藏变成公共资源,被更多人看到和研究。”

在数字化方面,全省116家图书馆共同“办大事”——共建“江苏少儿数字图书馆”,经过全省公共图书馆三年多的共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少儿读者服务项目。南图商管部副主任梁告诉记者,通过整合全国10余家优质少儿数字资源,如中小学快乐阅读平台、阅读图书、北碚、乐儿智慧王国、多媒体图书馆等,为全省1000多万儿童提供高效便捷的数字阅读服务和线上线下活动。自2016年4月以来,江苏省儿童数字图书馆通过网站、微信号和应用程序提供服务。登录后,江苏省少儿读者可以阅读经典名著、阅读绘本、品味国学、观看科普动漫、阅读外文原版杂志。这家数字少儿图书馆利用省财政专项资金和全省图书馆“众筹”资金,每年以600万元维持3000GB数字读物的运营,自运营以来,访问量已超过400万人次。

就在前几天,看了梁的一篇文章。作者给出了几个不爱在图书馆看书的理由:找书太麻烦,找电子版的书更容易;书价便宜如便餐,爱书的人直接买;网上名人图书馆成了打卡地,破坏了阅读氛围...“作者讲了图书馆真正的痛点,但我也想告诉他,图书馆不再是过去的样子了”,她告诉记者,“图书馆是一个涵盖各个年龄段的公共文化客厅,各种身份的人都会来到图书馆,这让图书馆更加多元化、丰富化,也让图书馆的未来充满了想象空。读书让生活更美好,图书馆让城市更有品质。”

交汇点记者王宏伟实习生熊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