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博物馆中,“山东博物馆”也许是最著名的博物馆。
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这五个字有问题,很多不懂书法的网友都拿它开玩笑。“这不是山东博物馆,而是山东的情妇博物馆。”。
不要说没有书法基础,“山东女主堂”不仅会被“误”为“山东女主堂”,还有可能是“心女主堂”。
这种声音只是网络时代的一场闹剧,可以一笑置之,但山东省书协副主席孟宏声却当真了,对这种现象感到愤慨。
于是,他向山东省文化厅提交了更改“山东博物馆”题字的提案,呼声很高。如果该建议被采纳,山东博物馆现有的招牌将被替换。
看到这个消息,我忍不住大喊一声。你在开玩笑吗?难道你真的不知道这五个字有多厉害吗?
1.郭沫若是如何被妖魔化的?
其实这五个字不是普通人写的,而是郭沫若写的。
直到现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网上流传,一种“掉下去”的趋势开始流行。
最常用的笑话无非就是两个。一个是郭沫若写的谄媚诗,比如讨好主席,讨好兰坪,甚至讨好斯大林。
在他的诗《我向你呼喊万岁》中,我向你呼喊万岁,斯大林元帅,你是全人类的解放者,今天是你的70岁生日,我向你呼喊万岁。
二是关于对他书法的评价。最常被引用的是康生的一句话:“如果说书法,我比郭沫若更能用脚趾头写棒。”
看到这两段,很多不懂得吃瓜的人自然觉得,“你看,郭沫若要人品没人品,要才华没才华,看来真的很尴尬!”
其实无论是谁写的谄媚诗,都要明白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没有人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局限性。
祁同伟说,面对权力,英雄就是妻子!不管你有多有天赋,当权力来袭时,学会聪明,或者去牛棚自己选择。
所以说几句违心的话,写几首违心的诗,再做最后的决定,未免草率。比如他给兰坪写的诗,政治环境很危险,你被罚了也会这样。
至于康生嘲讽郭沫若的那句话,我觉得作为一个软文博物馆,看你的眼睛就够了。你还是认真的。想想吧-
康和郭都是重要的政治人物。他们怎么会蠢到说这种过分的话?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问,郭沫若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二,他的成就在20世纪很少!
有人说他是诗人,他和郁达夫的创造社闻名全国,胡适非常欣赏他的诗。
代表作《女神》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它被认为是当时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郭沫若成为中国新诗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有人说他是战士,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是他第一个写了《试试今天的蒋介石》,揭开了老蒋的遮羞布,批得体无完肤。
后来,他放弃高官厚禄,与周恩来、叶挺等人一起参加了南昌起义,并担任革命宣传委员会主席。当时的副主席是云。
也有人说他是古代文献学家。他几乎拜访了日本所有的收藏家,掌握了大量实物资料,完成了《甲骨文研究》。
随着对甲骨文的研究,著名学者陈子展教授在评价早期甲骨文专家时,写下了名句《甲骨四章·郭栋·王骆》,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
这四人分别是罗振宇、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其中郭名列前茅。
可以说,郭沫若是20世纪最著名的文化巨人,仅在文学上的成就就排在“鲁巴老曹”的第二位。如果他比别人强,其他五个高手就远远落后了。
回望近百年,郭沫若是集科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专家、诗人、作家、剧作家、评论家、翻译家于一身的难得全才,是现代文化史上不可忽视的巨人。
由于其文化博大精深,学术成就丰富,以辞海这样的大型辞书条目为名,对书法艺术的深厚造诣和成就往往被忽视。
他在文史和甲骨文方面的成就卓著,在民国大师中不输于陈寅恪、钱穆等人。郭沫若的学术地位得到认可,于是在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任院士。
当时,郭沫若的院士候选人备受争议。中央研究院代院长朱家华认为,郭沫若参与内乱,与汉奸罪无异,不应列入院士候选人。
但胡适认为院士的选拔应该是学术性的,不应该考虑政治立场。据《夏鼐日记》报道,郭沫若以14票赞成、7票反对被列入院士候选人名单。
这样的成就可以一个人吹一辈子,足以载入史册,但郭沫若却一个人完成了。
三、天才=天赋+努力?
如果你说这样的人不是天才,谁能当得起天才?
回顾一生,1927年郭沫若还在参加南昌起义,直到1928年才在东京书店得到罗振宇所著《殷墟书事迹考》。
1929年8月1日,他的《甲骨文研究》完成了!
当时,郭沫若已经逃到了日本。为了进一步了解中国社会的性质,他开始专攻中国古代社会的情况,初步研究了《易经》、《尚书》和《诗经》。
写了一些文章后,他产生了一些疑惑:《易经》的成书年代不明确,如果用成书年代不明的材料研究古代,结论必然会大打折扣。
因此,郭沫若想到了甲骨文!
由此可见,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紧跟社会潮流。郭沫若写新诗、研究甲骨,都走在时代前列。
甲骨文学是19世纪末兴起的一门专门研究龟甲上的文字和地下出土的动物骨骼的科学。郭沫若认为甲骨文作为资料是相当可靠的。
郭沫若开始在甲骨文中寻找拓片和甲骨。他第一次来到上野图书馆,发现这里的资料有限,于是想起了上学时参观过的自习室。
在这家书店里,他发现有罗振宇的《印序书事迹考辨》,他一直在努力寻找。但是这本书卖12元,相当于一个普通员工一个月的工资。
当时,郭沫若口袋里只有6元钱。考虑再三,他大胆向店长提出要求,拿这6块钱做抵押,借这本书回家一两天。
经理稍微犹豫了一下,婉言拒绝了,但他告诉郭沫若,东方图书馆有很多这样的书,可以随时借阅。
在店长的指导下,郭沫若与“东方图书馆”取得联系,并使用化名“林守仁”顺利查阅资料。最后,他通过刻苦学习,写出了《甲骨文字研究》一书。
据统计,郭沫若的14部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著作中,有9部是由文出版的。在这个过程中,文逐渐给了郭沫若越来越多的帮助。
许多手稿在正式出版前就已经预付了稿费,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郭沫若的后顾之忧,使他能够专心写作。
短短几年间,郭沫若先后发表了《甲骨文字研究》、《金词两周考》、《金词丛考》、《卜辞通编》等重要学术著作,成为甲骨文领域的领军专家。
晚年,郭沫若编纂的大型甲骨文集《甲骨文集》被认为是新中国古籍研究的最大成就。
郭沫若在解读甲骨文方面也有所突破。除了选本中体现的甲骨文断代之外,他还创造性地使用了碎片缀合和残字两种解释方法。
甲骨文年代久远,残破不堪,很多原本是一片,可惜被打碎后散落各处。郭沫若把它们拼凑在一起,从而得到一个相对完整的内容,这就是片段缀合。
但有些残字未必能找到缀合的对象,因为“殷人须数卜”,所以有许多“同卜字”。
通过对“相同铭文”的重点分析比较,可以解读出一些读不出来的铭文,即残字互为充足,甲骨文断代、断片缀合、残字互为充足,为甲骨文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
因此,文献学家唐兰感叹说,在甲骨文研究中,“唐雪先领夫,观教堂后察史,唐嫣区有其时代,唐定出其辞例”。
第四,中国一直是喜欢一个人,字因人贵
新中国成立后,有这样一种现象,郭沫若的论点几乎总是在寻找任何无法辨认的文物。
在安徽博物馆,有一个叫云五柱的文物,形状非常奇特,很像我们日常使用的路由器,所以广为人知。
云纹五柱器整体结构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并排站立的五根柱子,像屋顶一样浇筑在短柱基础上,长度和厚度相同,距离相等。
下部为空腹方座,四角圆而方,四壁微鼓,四壁及柱基上铸有精美的双钩云纹。这件文物是1959年在皖南屯溪西郊的机场出土的。
安徽考古专家对这件文物的用途感到疑惑,专门请教了当时的考古权威郭沫若。
这件文物是20世纪70年代在甘肃泾川发现的,被郭沫若认定为国宝。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可以说明郭沫若在考古方面的成就,其他成就就不提了。
清代刘熙载曾在《书言》中说,书若也,则如其学,其才,其志。总之,岳就像一个人。泰莎的书温暖醇厚,熊俊的书是沈懿,怪胎的书流传下来,才子的书是秀颖。
在这样的传统文化势能下,中国一直对汉字有着如此深刻的认识和深入的研究,以至于郭沫若的书法可能会更差。
其实郭沫若的题字大家都不陌生,比如“中国银行”“中国书店”“荣宝斋”。名家题跋数百篇,独树一帜,远非当今书法家可比!
至于怎么写,他也强调书写要符合规范,要正确、干净、容易辨认。这种习惯能让人认真注意。
不小心的事情很容易把事情搞砸。练习写作可以逐渐摆脱这些问题。"
正是因为郭沫若的成就太高,名气太大,才让很多人想享受热度,山东博物馆就是其中之一。
其实“山东博物馆”并不是郭沫若亲自题写的,而是由有关方面根据郭沫若的书信选出来的。当然,这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时代变了。今天没有必要因为网友的调侃而小题大做。如果换了招牌,就会出现“错上加错”的情况。
换句话说,如果换成郭沫若写的五个字,在书法、文化、考古、历史、戏剧的综合实力上,谁能和郭沫若相比,谁又能肩负起这个重任?
退一步说,如果郭沫若的题词被保留,就会被某些人恶搞。在信息时代,这种沟通不一定是坏事。
因此,山东博物馆也许是中国最著名的博物馆,没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