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轩 “抢救性挖掘”中科院院史:《定格在记忆中的光辉70年》讲述了啥

栏目:国内 2021-09-27 01:28:58
分享到: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科学院成立70周年之际,由中国科学院高级文联组织编辑的《纪念70年光辉——献给中国科学院70周年诞辰》丛书近日正式出版,这是退休老同志在讲科学家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方面做出的又一个非常重大的贡献。

“记忆中的70年辉煌”由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题写,中国科学院副书记、副院长侯建国执笔。它收录了中国科学院退休老同志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中国科学院成立70周年而写的116篇回忆文章。

当初计划出版这本选集的时候,我们提出了一个说法:这本出版的选集有“抢救性发掘”的意思。为什么这么说?以《定格在记忆里的70年荣耀》为例,在116篇文章入选作者中,80岁以上的有56位,占作者总数的44.4%。这些老同志贡献了近一半的文章。如果在中国科学院成立70年后,没有人会收藏它,然后中国科学院成立80周年或者更远,估计这些老同志眼中的中国科学院的悠久历史会随着一些老同志的离去而被永远遗忘。“年关已晚,白昼已经倾斜,安德鲁斯翻转着太阳。”虽然不敢拿自己和力士比,但要学习力士守时的勇气。所以,我们力士的追随者们,为了让中国科学院的历史更加丰富,一手推出了这个“抢救性发掘”项目。

岳爱国

2019年8月20日

第一章“两弹一星”镌刻着我们奋斗的印记

“两弹一星”的成功不仅是一项科学成就,更被升华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辉历史。在“两弹一星”精神的光辉著作中,除了名字准确的前几页外,当我们一页一页地翻回去的时候,我们清楚地发现大部分页面都是空白的。这里的空白不是空缺失,而是悄悄隐藏。“两弹一星”镌刻着许多中科院人奋斗的印记。

还记得颁发“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故事吗|刘振坤,77岁,中国科学报首席记者,主管。

中国首次核试验经历|王广福,81岁,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参加第一次核试验回忆录|赵宗尧,84岁,中国科学院Xi分院院长。

回忆“锅里卖铁”要完成的任务|蒋森林,88岁,中国科学院Xi光学与精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

与氢弹研制有关的五大神秘人物|张锁春,79岁,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我亲身经历了中国核武器的发展|吴忠祥,90岁,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退休研究员。

只有创新才能做到——忆地下核试验测量方法研究|蒋森林,88岁,中国科学院Xi光学与精细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发挥全国之力开展“两弹一星”|曹大军,86岁,国家科学中心高级实验师空。

怀柔分院|陈海涛小姐,91岁,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赵九章|罗福山,著名科学家,九三学社原中央委员,人造地球卫星事业创始人,现年78岁,国家科学中心空研究员。

回望航天初始阶段的最初岁月——钱学森院士与我们在T7气象火箭试验后的对话|郑斌强,83岁,国家科学中心研究员空。

难忘的西苑一号游乐场——中国科学院早期卫星活动回忆|吴志成,86岁,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中心原党委书记。

从“581”到“651”——中国科学院十年卫星创业摘编|吴志成,86岁,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中心原党委书记。

测量员对东方红卫星提升的一点贡献空 |蒋福珍,81岁,中国科学院武汉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第二章包含了每个科学家身上感人的故事

中国科学院成立70年来,培养了一大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稳定和崛起而辛勤工作、奋斗和奉献的科学家。虽然他们头上有“科学家”的光环,但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它们就像共和国大厦坚实基础的一部分。有了这样一个稳定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过去的70年里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让历史记住他们,让人们记住他们。

科学家和科学家的学术思想弥足珍贵|刘,61岁,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副院长。

回忆与钱三强同志接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事情|王利珍,94岁,曾任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副主任,退休。

何院士两三件事| 75岁,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党办主任。

我们知道的一点周先生——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部分老同志回忆录|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综合部、党办主任安慧敏。

物以稀为贵,宏微观交替——记物理学家黄坤院士|赵全木,76岁,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工艺工程师。

两位著名科学家成了我的科学领路人|张德俊,83岁,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洪院士的回忆|李姣,63岁,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六级职员。

张存浩院士对我人生的积极影响——关于在张存浩院士身边工作的两三件事|蒋英利,69岁,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五年级职员。

成功与坚持齐头并进——记著名玻璃科学家蒋院士|徐德祖,75岁,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细机械研究所五级职员。

忆郭和夫先生在甲氰菊酯新型农药研发中不可替代的作用|鲁世伟,79岁,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丁公亮:脱下军装的优秀科技管理工作者|罗昌平,82岁,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严谨求实代代相传——身边很多好老师好朋友|艾静,69岁,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四级职员。

我的老主任王成|段培成,68岁,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感谢党的培养,愿做一个关心农民的人|彭,69岁,中国科学院研究员。

缅怀铜像|曹大军,86岁,中国科学院国家空科学中心高级实验师。

气候学家|高小姐,79岁,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探索协会主席。

气象学家杨建初|梁又琳,82岁,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绿叶对根的感恩——很多人做过我的老师,他们自学了50年|沈友根,73岁,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

全国劳动模范同志|胡南宁,78岁,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中心高级实验员。

地球科学领域的杰出先驱——史亚峰先生|苏真,80岁,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一代地磁大师——陈宗琦|吴志成,86岁,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中心原党委书记。

记忆中的父亲——曾赵顺致力于土壤科学研究的两三件事|曾青,61岁,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高级实验师。

梦见“云梦泽”的激情岁月——记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陆湖科学家蔡树明研究员|朱铭清,66岁。

我在中科院新疆分院的成长经历|潘伯荣,73岁,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原党委书记。

我愿做一只站在沙漠里的柽柳|刘明庭,86岁,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

我想你,我的战友|孙光友,80岁,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身有残疾的地球物理学家张驰-君滔滔不绝|朱明-清,66岁,中国科学院武汉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

刘申娥——植物与森林保护的坚强守护者,中国治沙先锋|陈涛,82岁,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追溯“生态文明”概念形成的轨迹——忆院士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王,84岁,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原所长;李殿模,79岁,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原副所长。

曹的学术精神|蒋凤岐,82岁,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脊椎动物化石园培育|张建军,64岁,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第三章是在科研道路上前进

“科学没有平坦的道路,真理的长河中有无数的暗礁浅滩。只有不怕爬的藏药人,只有不怕巨浪潮涌的藏药人,才能登峰采仙草,深入水中取珍珠。”这是华先生对自己科研历程的总结,也是对后世科学的谆谆教诲。这是事实。在70年的科学史上,无数的科学家正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他们不畏艰难,敢于拼搏,用自己的忠诚和渊博的知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贡献力量,无怨无悔地书写自己的科学人生。

我是如何在《九章算术与刘辉》研究上取得突破的|郭树春,78岁,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高功率激光与惯性约束聚变研究50年回顾|樊殿元,80岁,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与精细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863”计划激光技术专家组成员,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玉柱院士介绍原子钟的发展|王玉柱,87岁,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与精细力学研究所研究员,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当选瑞典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传承力量|郑志鹏,79岁,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

最高奖|邢,78岁,中国科学院电气工程研究所原党委书记。

默默耕耘,锐意进取,硕果累累|张,74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师,三级高级工程师。

778光电经纬仪发展纪实|张,86岁,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40年科研成就斐然|吴石增,76岁,中国科学院电气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大奖背后的故事|苏,79岁,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从我院等离子喷涂研究历史看,科研形成生产力|董祥麟,81岁,中国科学院沈阳金属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研发硝基胍炸药期间|谢炳炎,87岁,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回忆五十年前的两项科技研究任务|史天生,83岁,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敢于在科研道路上发展跨学科|夏,78岁,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上海新耀电子有限公司化合物半导体器件研究室主任、科技部主任、总经理。

裂解炉旁日日夜夜的科技攻关|黄,79岁,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曾任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室主任。

忆宝钢长江引水水质检测|张成典,79岁,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在科技创新和科普中成长|高,79岁,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探索协会理事长。

VLBI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在航天工程中的应用|钱,84岁,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

张玉林,66岁,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对航天事业40年的思考|裴,73岁,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玉柱从天而升碧海万里确保成功——我亲身经历了我国第一次水下发射运载火箭的试验任务|姚长青,74岁,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细力学物理研究所实验人员。

“微波遥感”奋斗历程|郑斌强,83岁,中国科学院国家空科学中心研究员。

爱情是长江三峡工程和葛洲坝工程|傅炳军,89岁,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梵净山科研札记|杜占池,78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冰川编目及其主要成果| 79岁的和65岁的蒲,两位都是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是中国冰川编目团队的主要参与者。

罗布泊研究中的中国声音|夏,85岁,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

难忘的青藏地质调查|汪哲,70岁,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师。

藏北高原普若岗日冰原探索|普,65岁,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潘,我认识的一个80岁的杂交高粱,曾经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

大熊猫专题野外科学考察|刘冰倩,80岁,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五级职员。

岁月沉浮,岁月温存——中关村75岁的地震老人白,曾是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一名员工,后调任国家地震局高级工程师。

小麦花药培养与植物育种记录|景健康,67岁,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科技创新把盐碱地变成国家粮食基地——松嫩平原古河道实验研究30年足迹|孙光友,80岁,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在科学的暮年,内心充满了激动——中国大典、生物法典、动物法典编纂团队实录|庞奎宇,70岁,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五年级职员。

第四章不要谈论可能被遗忘的过去

世间万物都有过去,但时间不负责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人类的过去将会消失。幸运的是,有大量的专职历史学家记录历史,如司马迁和孟德斯鸠。但他们只记录大事。谁来记录小事情?很多鲜为人知的人。虽然中国科学院只有短短的70年历史,但一些尘封已久的往事正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飘过,几乎消失...幸运的是,中国科学院有很多仁人志士,他们或多或少地记录了中国科学院的一部分过去,有大有小。他们中的一些人如果不谈过去,就会被后代遗忘。

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郭沫若|栾忠信逝世。曾任郭沫若书记、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主任。

金文街头两三件事|滕秀文,81岁,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副研究馆员。

新中国第一台电子显微镜运输纪实|胡鑫,68岁,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干部。

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六次更名的故事|唐,78岁,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所长、上海生命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上海分院院长。

中国科学院在云南的“天文足迹”——记1950年至1962年昆明凤凰山天文站艰苦奋斗的日子|吴明希,83岁,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严立红,在职,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工作人员。

关于建国初期出兵苏胜的一些记忆|刘成佐,84岁,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农业工作的使命与实践|袁平,61岁,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原党委书记。

从单位名称的变化看科学事业的发展|樊忠帆,83岁,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中心研究员。

马识途先生的一些生活片段|闫昌轩,86岁,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副研究馆员。

大气科学研究院3号楼的生活经历与变迁|王,79岁,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蓬勃发展离不开他们的奉献——王,89岁,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天文望远镜|陈,62岁,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高级工程师。

难忘的记忆|段宝弟,75岁,中国科学院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

科研管理二十年|李,82岁,原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局研究员。

廉洁奉公的楷模——深切缅怀胡|范晓枫同志,现年74岁,曾任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全国人大教育文化卫生委员会科技办公室副主任。

环境化学研究所的诞生与成长|王安濮,91岁,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国立科技大学,其改革开放的鲜明印记|严继一,80岁,教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原党委书记。

天文一号科学卫星的过去发展|:吴建平,70岁,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中心原副主任。

回忆在软件学院工作的日子|杨军,72岁,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副高级工程师。

探索863工程|岳,64岁,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原党委副书记。

寻求科技扶贫|黄发成,83岁,曾任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党组副书记。

热化学组促成“5·7”空疑难调查|谭志成,78岁,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一首震撼人心的抗非典歌曲——2003年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抗击非典纪实|李兴阁,73岁,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原党委书记。

当山盛开——记中国科学院实施ARP项目的难忘岁月|丛,62岁,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

第五章,配套制度,也是精彩的

大家习惯把服务中心和科研的保障性单位称为支撑体系。“支持”这个说法很贴切,也正是因为这些默默无闻的单位和人员为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科研工作才能正常开展。在这一章中,发表了与中国科学院支持机构相关的过去的回忆。

让化工学院精神指引化工工作者前行|鲍,67岁,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原党委书记。

“甘当第一”的精神是科图不断发展的动力|徐银池,76岁,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原主任。

他们无愧于“大连市三八红旗手”的光荣称号|吴钦厚,81岁,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五级职员,曾任图书馆馆长。

“博学多才,志存高远,善于做事”校训的由来|于祥林,79岁,中国科学院原人事教育局局长。

怀柔管理干部学院发展|马,78岁,曾任中国科学院管理干部学院原院长办公室主任。

为外语科研服务|李,83岁,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高级翻译。

回顾科学出版社的发展道路|谭德言,85岁,原科学出版社总编辑。

我和三位校长之间的两三件事|刘,71岁,中国科学报首席记者。

科普宣传与媒体完美合作|朱爱民,74岁,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装备体系的建立与发展|朱,86岁,曾任中国科学院原条件局局长。

走出一条国产大型精密仪器自主创新发展之路|马援,66岁,北京中科易科有限公司研究员,曾任电子显微镜部主任。

回望科研物资管理之路| 81岁的张淑英,曾任中国科学院原规划财政局副局长。

时光飞逝——回忆母亲在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工作的日子|杨宝玉,61岁,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高级实验师。

做好科研一线后勤保障|包惠芬,87岁,原中国科学院规划局研究级高级工程师。

中国科学院的老科学家曾经为祖国的科技发展做出了贡献,做出了贡献;在今天努力实现“四个第一”的新征程中,他们不甘寂寞,为每个人贡献了不寻常的精神财富。这本集子讲的不是家喻户晓、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更多的是大事件背后普通人的平凡事。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事迹以及其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可以说在我院老同志中无处不在。如果他们不谈论他们,恐怕将来很少有人会知道他们。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学院很多老同志在这次征文活动中积极行动,很多都是80多岁的老人,甚至90多岁的老同志都在积极写回忆文章。他们用脑用手,贡献了一段与中科院有关的、真实的、大多数人不知道的、充满正能量的往事,然后制作了这个厚重的、深情的、可读性很强的文集。抬头,可以看到辛勤的付出,掩卷可以感受到浓浓的岁月,回忆更是弥足珍贵。

侯建国

2019年9月

本文节选自《铭记70年辉煌:献给中国科学院70周年诞辰》一书。标题由编辑添加。

国际标准书号978-7-03-062727-8

责任编辑:周辉

一起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 sciencepress-cspm

专业素质的学术价值

原创,好阅读,科学品味

传播科学,欢迎分享“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