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摔阿斗歇后语 刘备为什么要摔阿斗 “乐不思蜀”的他真笨还是装傻

栏目:国内 2021-09-21 03:04:39
分享到:

线索:

三国英雄辈出,留下的历史典故数不胜数。有句歇后语“刘备倒斗——收买人心”,被现代人谴责。

刘备为什么会陷入斗?

据说东汉末年,当阳长坂之战,曹操率领大军追击刘备。这时,刘备没有正面与曹操作战的能力,只好暂时战略撤退。至于对曹骏的猛烈进攻,刘备把家人托付给他的将军赵云,让赵云保护他的后方亲属,他和其他将军带领军队突围。

本不想刘备脱困,却发现妻儿被曹军围困,此时赵云冒着生命危险保护刘备之子阿逗和阿逗之母甘夫人,七次出入曹骏大营,最终救出阿逗。

之后,在千军万马中杀死曹骏后,这个孩子被完好无损地交给了刘备。刘备非常感动,这样一位勇敢的将军不顾自己的生死救了自己唯一的儿子,但他害怕这个惊心动魄的过程。万一有什么意外,孩子也不小了,也没有赵云这样的猛将。将来谁会帮我征服世界?我心里生气,抱起孩子,倒在地上。我嘴里骂着:“是你辜负了我的期望,差点让我失去了一个打天下的猛将!”

赵云对此非常感动,怎么也想不到在刘备心中,自己的地位比自己的儿子还重要。我赶紧抱起孩子,感动得又哭又拜。我很幸运能遇到像你这样的大师。即使肝脑涂地,也报答不了主人的大恩。

刘备的陨落抚慰了武将的心灵,使他在军中的形象更高,使以赵云为代表的武将对他更加忠诚,成为日后夺取天下的武功强国。但也有一个很严重的后果,那就是把孩子扔傻了。当刘阿斗长大后,他并没有成为一个理想的英明君主。相反,因为他的无能,他毁了刘备的土地。

窦真的傻掉了吗?

刘备降阿斗的奇闻在民间流传已久,其实并没有这回事。正史资料中没有相关描述,而是罗贯中《三国演义》中的一篇文学创作。不得不说《三国演义》写得太成功了,以至于很多人都把它所讲述的当做正史,于是就有了一个流行的典故,刘备倒台,窦。

历史上,赵云在长坂坡没有七次进出,自然也没有给刘备留下扔孩子的机会。阿逗的真名是刘禅。他真的没有他父亲刘备能干。他没有治国的才能,但也不是一无是处。虽然舒在他手里确实没落了,但这与他从小的成长经历和教育有关,绝不是脑残。

刘阿斗是什么样的?

《三国志》中关于他的记载很多,有正面记载他事迹的《后主传》,还有《乔州传》、《董允传》、《陈若传》、《诸葛亮传》等相关文献。

可见他并不是一个大智慧的人,但他继承了父亲治国的能力。刘备临死前,叮嘱他要善待诸葛亮,要亲近他,要信任他,要像父亲一样爱他。

阿逗一直记得很清楚,诸葛亮在世的时候,他听诸葛亮的大事小事。诸葛亮死后,在蒋琬、董允、费祎的帮助下,独自统治蜀国29年。

在此期间,没有明显的错误让人捧腹大笑,也没有因君王朝臣离心而造成混乱亡国的事情。虽然他们在政治观点上有不同的意见,但这些朝臣能在他的统治下共同维护蜀国29年的和平,说明他还是有一些本事的。

在给人印象最深的丑闻就是“不思蜀而乐”,但这一举动并不是愚蠢到没有野心,而是迫于形势才救了他一命。

蜀亡后,设宴款待众将,蜀中歌舞声此起彼伏,使旧臣忆故国,昔日抱负化为乌有,潸然泪下。只有还精神矍铄,丝毫没有做蜀王的悲哀。司马昭问他:“你想回家吗?”他回答说:“呆在这里真好。我不想回蜀国。”

这个回答很没心没肺,于是他的老臣龙就偷偷找机会教训他:“你要表现出你很想念蜀国,说你很想念你的家乡,这样才会让你回去。”

于是阿逗想起,在酒席上喝了一会儿酒后,司马昭又问了他同样的问题,阿逗又按照西征教他的学了一遍。司马昭很好奇。为什么说得跟西征一模一样?

窦惊呆了。“你怎么知道的?”这张傻脸的出现让司马昭和左右大臣都笑了,愚蠢和无能的标签完全贴在他身上,摘不掉。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愚蠢的人,在三国争霸、大量涌现的时代,却很少安全地活着。蜀国灭亡后,他在魏国做了八年的幸福王,仍然过着仆从众多,美食可口的生活,他的后代也被授予爵位。唯一需要注意的是魏对亡国之君的防备。谁不阻止亡国君主东山再起?正常情况下,不应该留下前政权的皇室血脉。历史上,亡国之君能平安活到最后几个。

对这种诱惑的反应是“乐而不思蜀”,这在史书上是众所周知的。我相信其他诱惑的伎俩层出不穷,但作为亡国之君,他在史册上的地位并不多。能在这种情况下安享余生,自然死去的人,不可能真的傻。

结论:

笔者认为,阿逗从小没有在刘备身边长大,没有机会去战场观察和体验,从小没有接受过精英教育。他十四岁时才有名人指导,十七岁时才匆匆登上皇位。

这样一个野蛮的孩子,就像一棵野草,生命力最强,无论放在哪里都能过上好日子,这一点从他在魏蜀死后的经历中得到了证明。但说到治国安邦,不要要求太高。诸葛亮死后,他能够领导蜀国29年,这是超乎想象的。

参考文献:《三国志》、《三国志平话》和《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