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菌 20多年来曾致400多人中毒100多人死亡 湖南蘑菇头号杀手长这样

栏目:美食 2021-09-21 02:04:54
分享到:

△伪褐点鹅膏的主要特征:子实体中等至大,浅灰色,灰至灰褐色。菌柄为白色,顶部附近常有一硬化环。菌柄基部有团藻,呈浅杯状。时间和生境:6-9月生于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毒性:有毒,郴州等地发生多起中毒事件。

△红菇的主要特征:子实体中等至大,成熟后呈漏斗状。细菌的肉是白色的,受伤后很容易变成红色而不是黑色。细菌的褶皱是白色的,伤口变成红色。时间和生境:7月上旬至9月下旬生长于马尾松、栲树等壳斗科植物混交林中。毒性:剧毒,与疏丛、疏丛非常相似。

△壶瓶山镇象鼻子沟景区外的农家乐主在卖香菇药材。组图/记者钱伟

△壶瓶山镇象鼻子沟景区外农家门前张贴的毒蘑菇鉴定图册。

△在壶瓶山镇,村民主要爱吃冷杉菌。

△去申京东邮政途中的森林景观。

△进山找野果的山民。图/记者胡佳慧

为了在野外找到毒蘑菇,8月底,我们来到了湖南资源最丰富的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3号的调查样线上,收获了很多可爱的蘑菇,有些看起来很奇怪,有些在餐桌上很美味。我们要找的是一种剧毒真菌——鹅膏菌。它喜欢躲在壳斗科树木组成的森林下面,而亚热带气候深厚的湖南是这片森林最有利的生长区域,我们必须找到它。

灰鹅膏菌是湖南省蘑菇的头号杀手

雨后的清晨,我们在常德石门县壶瓶山镇关山村发现一条山路,寻找毒蘑菇。走在前面的是的向导刘。说到找毒蘑菇,刘师傅脸上很不情愿。他们每天都在山坡上采集枞菌,对其他种类的蘑菇一无所知。

刘是关山村三组成员,生活在海拔670米的山坡上。关山村是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真菌研究室主任陈佐宏教授曾经考察过的一条样线。他们在这条取样线上收集了7种鹅膏菌。

鹅膏菌科的许多真菌有毒,其中灰鹅膏菌是湖南省毒蘑菇中毒的头号杀手。其毒性主要为鹅膏肽类毒素,摄入后会对人体肝脏造成急性损伤,死亡概率较高。

灰鹅膏菌个头不高,体长5至10厘米,帽深灰色,暗丝状隐纹,柄白至浅灰色,常被浅褐色鳞片覆盖,容易被发现。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宣教部负责人杨存存说,壶瓶山地区真菌最多的时候是立春前后。大多数种类的蘑菇喜欢生长在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下。尤其是坐拥山顶的壳斗科纯林中,经常可以在林下找到灵芝。很少有人去这片古老的森林,那里是灵芝等生长缓慢的珍贵药材的理想栖息地。

我选择在关山村的林下找蘑菇,参考的是陈佐宏老师采集的样本线。为了找到森林里的鹅膏菌,我让熟悉森林小路的刘在前面带路,杨存存走在中间,三人沿着一条小路斜着下山。

我们面前是一片针阔混交林,上世纪80年代被砍伐。主要由马尾松、杉木等经济树种组成,混有枫香、胡阿祥、锥栗等落叶树种。虽然天气很热,但由于有雨棚,天气要凉爽得多。下了多日的雨,森林湿漉漉的,腐蚀层有枯枝烂叶的味道。潮湿的森林环境适合蘑菇生长。

刘说,春天,这片森林里长满了各种各样的蘑菇,包括红蘑菇、黄蘑菇和大碗蘑菇。然而,在这条下坡路上,我们没有遇到很多蘑菇。

刘带我们沿着田埂走到村民采集枞阳菌的地方。枞阳菌是一种广泛生长在马尾松林下的红汁乳菇。湘西被称为杉寒菌,是湖南省食用最多的野生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这种美味的蘑菇与马尾松的根共存,至今没有找到理想的栽培方法。市场上流通的红乳菇为野生,产量低,价格高。

刘说,这片马尾松林是关山村村民采集枞阳菌的地方。春秋两季可收集到相当数量的枞菌。体积小,口感好,一斤能卖60元。这种蘑菇有一个直径为4到10厘米的扁平半球形帽。表面光滑,微粘,紫褐色或肉红色,伤后逐渐变为蓝绿色,有同心环。

牛奶是红色的,接触空气体后慢慢变成蓝绿色。枞阳菌的口感酥脆,特别适合和五花肉一起炒。春秋时深受湖南人的喜爱。

发现可能有毒的立枯丝核菌

枞阳菌好吃又贵,山里找的人多。此时已是秋季,但气温尚未下降,枞阳菌也没有大面积生长。刘指着一个山坡说:“这里以前有很多枞树,现在只能看见几棵树,小的只露出头来。”。

我们在林下仔细搜寻,小心地拂去落叶,发现了几株枞菌,数量不多。看来我们得再等一个月才能吃到。

眼尖的杨存存在枞阳菌旁边发现了一个红色的蘑菇。虽然菌盖破了,品种还是可以鉴定的。

红菇科蘑菇种类繁多,是湖南省林下最常见的蘑菇种类。有些是有毒的,不应该随便收集和食用。在有毒的红蘑菇中,最臭名昭著的是稀丛,它是仅次于灰鹅膏的第二大杀手。据统计,这种红蘑菇的致死率已经达到了50%,而且毒性极强,让人看都不看一眼。

这种毒蘑菇外表稀疏普通。疏褶红菇广泛生长在马尾松和壳斗科树木下,湖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其生长,分布于所有山地森林。山里人很容易把它们和稀褶密褶的美味红菇混为一谈。后两者可以食用,但在体表非常相似。建议野外不要吃这种样子的蘑菇。

也有人称之为鹿蹄草,因为杏鲍菇的菌盖呈漏斗状,表面呈浅灰色至煤黑色。相比其平淡的外表,由严重毒性引起的中毒事件在新闻中被频繁报道。误食此红菇后,出现头晕、腹泻、恶心等症状。很快就会出现,而且生化指标会转变为肌酸激酶,这会导致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我们发现的是红色的蘑菇,它是无毒的。刘说他吃过这种蘑菇,味道不如枞阳蘑菇。

在江平村附近的山坡上,杨村村还发现了一株皮糖菌,体型较小,呈簇状,卧在枯枝烂叶中,露出其灰褐色的身体。这种真菌并不常见。不知道是不是有毒,但是它的外观很漂亮。它就像一朵奇怪的花突然从地上冒出来。只有细心的人才能发现。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种木霉菌。生长在路边一滩泥土中的江平村路边。应该是修路留下的空土地,成了木霉菌的地盘。而不是和其他植物竞争。我拿出手机拍了张照片发给陈佐宏教授鉴定。他不认识这个物种,但说这是一种立枯丝核菌,可能有毒,所以他告诉我们不要吃它。

看来山里没有顶级的蘑菇鉴别器,真不敢随便采蘑菇。一些毒蘑菇长在路边。它们看起来很好吃。事实上,它们体内的毒素是致命的。不值得为美味而死。

湖南也有能引起幻觉的毒蘑菇

离开关山村后,我们去了青山溪,听说在那里可以找到美味的牛肝菌。

让我们在平东下车试试运气。在《湖南胡平山大型真菌图谱》一书中,平东采集到一些鹅膏菌。

带路的人是60岁的田有庆,右手拿着一把柴刀。我们进入的山林被他们称为界山,是两个村庄的过渡地带。山路难走,石牙多。这些发育中的石牙也许有一天会变成峰林,但那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走在石牙的缝隙间,田有庆指着地面说:“这几天雨下得很大,很多真菌都被侵蚀了。”找蘑菇的一般方法是找大树或枯树。经常可以在被风吹倒的老树上看到野生蘑菇,非常好吃。

田友清拿着砍刀,清理了前面的路线。逛了半天,在刺楸树下只发现一株无柄真菌。这种无柄真菌非常常见,经常出现在树桩的侧面,就像一个插入树干的外壳。一些无柄真菌会形成层次分明的阶梯式群落,只有在很远的树林里才能看到。

难找,我们改变了路线,向青山溪走去,那里的森林比较古老,可能会发现牛肝菌。田有庆在前面带路,穿过一片玉米地,沿着村庄之间的小路走了2公里,然后我们从一条小路上山。

田有庆经常在这里采集皮肤癣菌,是一种表面有粘液的牛肝菌。大多数牛肝菌是可食用的。它们体型巨大,表面经常分泌粘液。尤其是在露后或雨后的早晨,滑溜溜的表面感觉像果冻。

牛肝菌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背管较粗,有的呈管状,有的呈网状,大部分呈黄褐色,像一大块牛肝,故名。

田有庆在灌木丛下发现了一只牛肝菌,不知道具体的种类。但看到它很小,似乎刚刚破土。帽子没有完全展开,叶柄弯曲,似乎承受了很大的重量。田友清说,最近雨水太多,出来后牛肝菌就烂掉了。像往常一样,这片森林经常生产手掌大小的牛肝菌,用胡椒油炸时非常美味。

虽然大多数牛肝菌可食用且美味可口,但有些是有毒的。

陈佐宏教授在平东样线采集的黄色粉末牛肝菌有毒,而在关山样线采集的黑色粉末牛肝菌不仅有毒,而且致幻。食用这种灰色牛肝菌后,毒素会侵蚀神经细胞,传递虚假的兴奋信号,导致误食这种蘑菇的人产生幻觉,导致人癫痫。

在山上逛了两个小时后,田有庆邀请我们去他家喝茶。田有庆的妻子正在用竹篮晒核桃。山里的核桃成熟了,黄色的外壳剥开,露出坚硬的核桃,味道鲜美。田友清端来一杯茶,我们坐在老房子前聊天。

今年雨下得很大,田有庆的玉米产量减少了,但最后还是收获了。山下村庄的村民陆续搬出去了,剩下的住户都是看家的老人。田友清不愿意离开这座山。虽然他只能靠种植自给自足,但山里的一些特产,如枞阳菌、滑皮菌、五倍子、山核桃等,也能带来可观的收入。田友清不打算搬出去。

在野外采集毒蘑菇不容易

为了找到有毒的鹅膏菌,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研究所所长余桂清建议在森林好的申京东驿站附近找找。

据资料显示,剧毒的鹅膏菌种类大多喜欢生长在壳斗科的树下。这种森林脚下的灌木很少,生存竞争也很小。此外,壳斗科树木高大的树冠遮荫效果好,非常有利于大型真菌的生长。

湖南是亚热带地区,低地森林的特点之一就是有很多类型的查科和壳斗科树木。但这些低地森林容易被砍伐,尤其是青冈树,在壳斗科树木中占据优势地位,是优质板材,容易成为攻击目标。青冈树生长周期长,老林和幼林更新缓慢,采伐后难以形成大规模的纯林。

胡平山很偏僻,很多山上都有青冈纯林。它们大多分布在海拔约1000米的山坡上,在森林下攀爬需要一定的努力。

我们俩下了贾冉峡,开始沿着一条山路往上爬,穿过村民的玉米地,很快就进入了通往申京东驿站的道路。在路上,你会经过壳斗科的一个优势群落,但需要一个多小时才能爬完。

山路蜿蜒曲折。路上,玉蝶轻舞是常事,时而落在路边的石蒜花上,时而飞进山谷。山路旁的深涧看不到尽头,只能听到下面哗哗的流水声。走到悬崖边,一只脚踩在路上,看着悬崖,心里扑通扑通的,很难克服恐高的心理障碍。

途中可以看到木荷、格氏栲、青冈树。将格氏栲的针状枯叶铺在脚下,偶尔还能踩到掉落的格氏栲果荚。村民喊毛栗子,可以去皮吃。

这片次生林已经生长了40多年,一些大树的腰围有60厘米。站在树荫下,山下35°C还在烘烤,可以感受到凉意。

走在前面的余桂清,发现树叶里有一个蘑菇,低着头,菌盖摊开。对比图与陈佐宏教授在《象鼻子沟》中收集的黑鳞鹅膏非常相似,但即使是有毒的,也没有证据说明是否有毒。

拍了照片让专家鉴定后,我们继续发帖。于桂清说,去年在山里放红外相机时,拍到了苦参竹荪,它的菌盖很有特点。于桂清心想哪个游客丢了苹果网罩。这个描述很贴切,从远处看,真的很让人迷惑。

苦参竹荪的菌盖呈钟形,有网格状凹陷。桂清公认的苹果网罩是它的橙色菌群,距离罩边有8到12厘米长。网眼呈三角形,海绵状,真的很像苹果网罩。

黄裙竹荪比较少见,可以入药。它的近亲竹荪是著名的高档食品。湖南省鄢陵县峰山脚下的村民喜欢种植竹荪,竹荪已经发展成为当地的一大产业。长裙竹荪可以用来炖汤,它的菌群非常清新爽口,与它柔软的外表有很大的不同。

其实仔细找的话,应该会在海拔900多米的申京东驿站附近找到腐生真菌蛇胆,蛇胆往往生在阔叶林下,在腐殖质非常肥沃的地方都能看到。蛇是鲜红色的,像毛笔一样立在森林下面,非常漂亮。

我们在申京东岗哨没有打蛇,岗哨附近的山林很美,典型的椭圆形,是壳斗科树木组成的混交林的样子。树冠非常茂密,绿意盎然,光看就让人心旷神怡。

去森林里,仔细翻找,发现枯木上有几丛裂褶菌。一个村民砍倒了山林底部的香蕉树。山坡上的石蒜令人眼花缭乱,美丽的巴黎翠凤蝴蝶在上面飞舞,巨大的蓝色斑点令人眼花缭乱。

在山坡上爬了一个小时,终于发现了一棵高大的银耳,非常醒目,长在一棵杉树脚下。菌类足高40厘米,菌盖完好,直径25厘米。全身白色,有沃尔沃。我以为发现了一种有毒的鹅膏,高兴地拍了张照片,发给了陈佐宏教授。经过他仔细辨认,我才知道是一种高大的真菌,无毒,极其令人失望。

但是陈教授说这种蘑菇很稀有,我们今天遇到它真的很稀有。在为期三天的寻找细菌之旅中,只有一种木霉菌。被拍到关山。看来野外采集毒蘑菇不容易。即使你来到了合适的栖息地,你也会遇到合适的季节和天气。然而,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仍然有大量的蘑菇。陈教授共采集样品150余种,其中剧毒鹅膏菌7种,其他有毒8种。这两个家族的毒蘑菇可能代表了湖南毒蘑菇中毒的主要角色。

承认

鹅膏像白蚁一样会毒害一个成年人

在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香壁子沟景区就餐时,酒店的墙上贴着一张毒蘑菇识别图册。和老板聊着聊着,意识到镇上每个酒店都贴了图册,旨在引导村民和游客不要随便吃野生蘑菇。

这张鉴定图的上方是灰鹅膏菌,这是湖南省发生的一起剧毒的灰鹅膏菌中毒事件,造成人员误食中毒,死亡人数最多。

粗略统计,1994年至2019年,长沙、株洲、湘潭、湘阴、桃源等地共发生中毒事件50起,中毒人数400余人,死亡100余人。如此惊人的数据足以说明灰鹅膏的巨大杀伤力,尤其是对喜爱蘑菇的湖南人来说。

为什么灰鹅膏这么容易误食?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它看起来像白蚁。说到鸡白蚁,大家肯定都很熟悉,号称“菌中之冠”。这种大型真菌生长在白蚁巢穴中,与白蚁共存,菌柄和菌帽非常坚硬,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菇肉厚而肥,丝白色,口感鲜甜脆。无论是炒、炒、拌、炖、烤、焖、蒸还是做成汤,它的味道都很鲜。鸡枞也可以榨成油,加工成菌油,可以长期保存。正是因为和白蚁有些相似,渴望食物的人吃灰鹅膏的概率增加了。他们都有灰白色的帽子和白色的柄。白蚁的菌柄很大一部分埋在蚁巢中,露出地面的部分与灰鹅膏差不多大。

如何区分野生的两种真菌?

可靠的方法是仔细检查你面前的蘑菇是否有团藻和菌圈,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从外表看,灰丝状花纹的灰鹅膏菌真的很像蜜环菌。不同的是,灰鹅膏有草菇和菌圈,就是老百姓说的:“腰是一团,鞋穿在脚上”。这几乎是剧毒鹅膏菌的统一特征。

陈佐宏教授曾做过统计,在湖南毒蘑菇中毒事件中,80%以上的中毒病例、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都是由鹅膏菌这一物种引起的。前两种是灰鹅膏和香鹅膏。

鹅膏菌科的蘑菇有很多是有毒的,有些是可以食用的,比如假褐云鹅膏,但大多数情况下最好远离。有毒的鹅膏菌含有鹅膏肽类毒素,对人体肝脏造成严重损害。一般误食后,人在两天内感觉不适,开始呕吐头晕,三五天后转为重度状态,死亡率较高。

仅次于灰鹅膏的是红菇,约占湖南省毒蘑菇中毒事件的20%。褶裥稀疏的红菇外表平平,但毒性极强。误食后会引起多种器官衰竭甚至死亡。亚疏褶红菇被误食的概率也很高,因为和红菇科的疏褶红菇、密褶红菇混淆了,后两种都可以吃。比起头号杀手灰鹅膏菌,更难辨认出细红菇,所以在野外,千万不要吃你不认识的蘑菇。

关于毒蘑菇联系的五个误区

误区一: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而普通的蘑菇没有毒。其实有些剧毒的蘑菇,比如灰色花纹的鹅膏、褶纹稀疏的红菇,都是灰色的,而致命的鹅膏、裂皮鹅膏都是纯白色的。

误区二:蘑菇配大蒜、大米、银器、瓷片等一起煮。,变黑有毒,无毒不变色。

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中国有些毒蘑菇是用大蒜和大米煮的,但是大蒜和大米的颜色不会变黑。

误区三:有虫有蛆的蘑菇没有毒。

许多昆虫和动物吸收毒素的方式与人类不同。剧毒的鹅膏菌成熟腐烂后容易生虫生蛆。即使喂食剧毒鹅膏的老鼠也不会死亡。

误区四:有变色或分泌物的受伤蘑菇有毒。

受伤变色或乳汁流出是许多科和属的特征,如牛肝菌和红菇科。事实上,牛肝菌和红菇科的许多物种都是可以食用的。因此,无法通过变色或分泌物来判断蘑菇是否有毒。

误区五:生长在潮湿地方或牲畜粪便中的蘑菇有毒,而生长在松树等干净地方的蘑菇无毒。

有毒无毒的蘑菇与生长环境无关,因为毒蘑菇与其他蘑菇生长在同一环境中。

作者/潇湘晨报记者钱伟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