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来自浙江金华的孙先生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湿疹。当时医生开的药之一是雷公藤多苷片,要求“饭后一日三次,每次20片”。按照医嘱服药三天后,孙先生感觉不舒服,最后去了ICU,才发现医生开的药是正常人的10倍。
经过20多天的抢救,他经历了多次震荡。终于从鬼门关回来后,孙先生被告知他失去了性功能,不能自理。
9月17日,有关医院对此事件作出回应,称患者及家属单方面通过媒体报道的“用药过量事件”基本属实,但有患者隐瞒自己原来的二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大血管病变、双眼视网膜病变。
9月18日,孙先生和家人拒绝了医院的回应,称他们没有隐瞒糖尿病史,为了让他们重视,报告了好几年。
按照雷公藤多苷片的说明书,该药的剂量为2-3片,一日3次,远小于孙先生的剂量。孙先生和他的家人很想知道这个错误是怎么发生的。因为国家卫生建设委发布的《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明确规定所有处方都要经过药师审核,药师是第一责任人。也就是说,开处方的时候,要经过山通国寿医生的两个等级。
界面新闻记者联系了孙先生的妻子朱女士。朱女士回忆,丈夫为了“安全”特意选择去三甲医院就诊,认为大医院的医生水平和可靠性更高;当时医生已经全部询问并记录了丈夫的既往病史,包括孙先生患有糖尿病;医生开药后,窗口药师服药时又复查了一遍。总共有两个检查程序。
事实上,朱女士说,丈夫遵医嘱服药三天后,身体开始出现严重水肿等疾病,再次赶到医院挂了急诊科。到达医院后,孙先生立即被转到ICU。他昏迷了15天,手术后20天脱离危险。事件发生后,他已经五个月没有出院了。
朱女士听后,立即从浙江金华老家赶到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丈夫抢救期间,朱女士先后在门口签了5到6张病危通知书。
被转到普通病房后,丈夫仍然不能自理,已经不省人事,只能吃流食。她丈夫24小时都不能离开医院。随着日夜护理的逆转和严重的精神休克,朱女士的健康开始不堪重负,她不得不花钱找了一个夜间陪护。陪护费用每天270元。随后,在朱女士的主动协商申请下,医院承担了白天陪护的费用和夜间陪护费用的一半,双方约定朱女士不能辞退夜间陪护。
当时朱女士连夜赶到南宁,匆匆离开。她甚至没有带她的银行卡。她先是向亲戚借钱,并向医院交了6.6万多元的押金。“看到爱人病成那样,满脑子都是管子,脑子里只有一句话,救人要紧,其他的一切以后再说。”
但显然是医院的错,朱女士无法理解为什么要自己承担治疗费用。
对于医院称孙先生隐瞒糖尿病病史的说法,朱女士不以为然。她说,她第一次开药的时候,丈夫就明确说她有糖尿病,她已经病了6、7年了。她在过去的四五年里开始吃药。为了让医生重视,孙先生说他已经病了11年了。
现在,朱粲女士无法联系到当时给丈夫看病的医生,而这位医生的信息一旦在大厅里公布就被删除了。截至目前,朱女士正在与律师沟通,开始法律诉讼前的准备工作。
界面新闻记者发现,多年来,医生开错药加重患者病情的情况并不少见。
2018年,一名1岁的女婴感冒后到安吉县人民医院就医。医生误开益恒益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服药后引起不良反应;今年1月,吉林市儿童医院误将消炎药开成6岁女童癫痫药;今年9月,长兴县皮肤病防治医院的医生给湖州一名男子开了24种抗生素的日剂量。医院说他进电脑的时候不小心多写了一个1,变成了12。
但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医疗机构处方审核标准》明确规定了防止此类事件发生的措施:医生开药后,所有处方都要经过审核批准后才能进入定价、收费和调配环节,未经审核批准的处方不得收费和调配,药师是处方审核的第一责任人。
既然国家对开药流程有明确规定,为什么开药过程中还是会出现差错?《问药师》创始人、北京联合家庭医院原药师季连梅告诉界面记者,虽然处方点评一直是药师的责任,但直到2018年7月,“药师是处方点评的第一责任人”才得以发布。以前执行不到位,流于形式,导致药师没有真正发挥审核处方的作用。目前大部分医院的药师数量都不够。此外,过去的药师并没有真正进行专业的处方考试,缺乏相应的教育和培训。其次,由于医院水平的差异和处方审核制度的推广,一些医院仍在规范处方审核制度的建设和实施过程中。季连梅个人认为,目前部分医院还远未完善,很多医院不可能把药师批准的每一个处方都做成。
为了降低开药错误率,医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必须加强药师的培训,提高药师的验方能力。季连梅表示,药师在进行处方检查前需要接受充分的专业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目前还不能保证所有在职药师都“达标”。虽然制药业近两年一直在持续培训药师的处方审核能力,药师们也在努力通过学习来提升自身能力,但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
为了解决处方流程不规范的问题,很多地区引入了处方预审核机制,即在处方前利用智能系统对医生进行审核,利用专业软件系统在1秒内得到结果,兼顾了效率和安全,为患者安全用药增加了一道防护门。
2020年8月18日,重庆市卫生和建设委员会发文称,到2021年,三级医院实现门急诊处方预审核全覆盖,到2022年,重庆市三级医院实现门急诊处方预审核全覆盖。北京处方预审核推广较早。据悉,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于2017年开始试点信息化处方预审核,目前已覆盖所有市级医院所有科室。
但目前只有更多省市的部分医院实施了处方前审核机制,季连梅认为,全面实施处方前审核将对医院Yamatonokusushi带来挑战。除了处方预审核制度是一项费用外,目前没有一项预审核制度能完全适应各级医院,都在完善过程中。此外,处方审核系统的规则需要由审核员软件公司Yamatonokusushi共同制定和维护。
医院开药准确率达不到100%,如何界定补偿成本和责任成为问题。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发现开错药后并没有完全推卸责任,表示会做出一定的赔偿。但与此同时,一些责任也转移到了患者身上,因为患者隐瞒了自己的病史,患者本身也没有检查和监督。根据类似事件的随访结果,患者维权往往非常困难。
季连梅说:“类似事件发生时,三家医院都有责任。医生对处方错误负责,药剂师对处方审核错误负责。错误的风险始终存在于整个医疗过程中。是否有标准的风险防范体系、质量控制流程等。,医院也需要承担管理责任。”
界面记者还了解到,目前朱女士的丈夫尚未出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已明确表示,其丈夫的病情很可能“永远不会好转”。虽然朱粲女士不接受这个现实,但她还是说自己的要求不高,只是想追回五个月前事件发生以来她所支付的费用,以及已经认定符合要求的精神损失费。
目前,医院也接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这一事件。但具体赔偿金额和处理结果仍需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后才能作出结论。
记者|袁玉明
编辑|徐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