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国各地的明帝国军事驻防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时,人们惊奇地发现,贵州安顺的屯堡人及其屯堡文化,依然有力地证明了当年的讨伐杀戮,顽固地保留着祖先留下的生活传统、服饰习惯、饮食口味甚至说话声调。如果你问他们的家谱,你大概会得到一个答案:南京应该富可敌国。
屯堡人的话屯堡其实是两个概念——“屯”指的是军用战车,是军队传递信件和接待官员及其家属的地方,“堡”指的是商人和普通百姓居住的地方。
屯堡起源于明代。明初,朱元璋发兵云南,巩固边疆。军队到达贵州后,把大本营设在安顺。云南平定后,朱元璋下令就地培养军队,逐渐将屯军的家属和移民从安徽、江西、河南等地迁到贵州。屯军在车站周围建村,平时种地,战时当兵。这就是屯堡这个军事村的由来。
贵州屯堡人就是这样的军人家庭的后裔。600多年后,他们的语音、服饰、民居建筑和娱乐方式仍然沿袭着明朝的文化习俗,演绎着明朝的历史画卷,形成了独特的屯堡文化现象。
屯堡依仗靠山,就是峰峦叠嶂的云鹰山。山深草多,云蒸腾。爬上山顶,只见一条清澈的小溪流过村前的稻田,田野里散落着高耸的石塔和四合院。看起来不像偏远的贵州,倒像梦里水乡的江南。
从新建的牌楼,进入屯堡。一条小溪贯穿古镇,一座座小桥拔地而起,努力打造江南小桥人家的魅力。沿着小溪,有许多商人的房子,有石头柜台,老人三三两两地坐在桥上聊天。
虽然全镇新旧建筑混杂,让人觉得有些遗憾,但还是可以通过小桥流水,钻入小巷,看到军事机关中厚重民居的全貌,其中九坎巷要经过狭窄低矮的街门,两边都有弹孔。
屯堡是一个石头的世界,石头站在它的脚上,石头伸出来,石头在它的墙上,石头在它的瓷砖上。放眼望去,全是白色,错落有致的石头。每个家庭都是独立的防御工事。比如面对巷子的墙很厚,留了一个小窗,可以用来照明,还有一个漏洞和一个了望台。
安顺的石屋历史悠久,主要建在山上。当地人用当地材料用石头垒房子。这些石屋一般为两层建筑,下层饲养牲畜,上层住人。这里有几厘米厚的石头。一般屋顶用较薄的石材,房屋用较厚的石材。
石板之间没有水泥、泥土和其他粘性物质。由于气候潮湿,决定了石板房可以适应山区,解决病虫害和湿度问题。这种房子防潮防火,冬暖夏凉,村里的小路大多用石头铺成。
院角还修建了高层碉堡和低矮的石制大门,造成了万人不能逼其入内而一人看守的趋势。村内巷巷相连,纵横交错,小巷可直达街道,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防御体系,体现了“聚兵团、春耕秋练、以家为校、以户为堡,贼若突然作案,各方各坚守力量”的策略。
因为它的材料纯天然无污染,所以被称为原生态建筑。有些人仍然在院子里种水果和蔬菜。庭院充满了活力,庭院的外面也很繁荣。春花秋果,整个村庄都是硬直的,带着阳刚之美。
人们把碎石块放入栅栏、石柱、石磨等。被制成农具用于劳动,区分了生活区和生产区。石屋的斜坡上会建石梯,方便通行。石头梯子在村庄里弯曲并画出迷人的线条。
原本以为,石像这样的建筑,又以备战为目的,很可能是粗糙简单的。但仔细观察表明,事实并非如此。这些绵延数百年的老建筑,传递着浓郁的江南汉文化气息。
屯堡人门口经常可以看到精美的雕刻。最典型的是吉尔吉斯语中的蝙蝠、梅花鹿、独角兽和喜鹊。一些官宦家庭或书香门第的门板上刻有诗和画。
在一户人家的院子里,我看到两个相对的地漏,一个用鲤鱼雕刻,一个用龙门雕刻。这也是店主希望自己的儿孙能够鲤鱼跃龙门的原因。这些复杂的雕刻和图案的象征意义使屯堡建筑与当地兄弟民居形成鲜明对比。
这里的每一面石墙、每一块石板,都记录着屯堡人的勤劳与勇敢。他们把普通的石头变成了万能的宝藏。石板房点缀着龙,给安顺带来气场。在蓝天绿树的映衬下,用层层石板建造的石板房更加原始朴素。
在天龙的石巷之间,有一座三院结构的老房子。当地朋友说,这是沈万三的大院。大院里的居民不再是简单的沈家,而是住着四五户不同姓氏的人家。
曾经的“江南首富”沈万三,因为得罪明太祖朱元璋,被发配西南边陲。著名学者余称他为“14世纪中国最杰出的财务管理大师”,关于他的后人的记载很少。
据《沈氏族谱》记载,沈万三因得罪朱元璋,被从边疆流放到屯堡。88岁离开人世,葬于贵州平岳福泉山。直到1498年,沈万三的遗体才被第五个孙子沈运回周庄,葬在银子浜下。
居住在安顺的屯堡人,其中大部分说的是“南京话”,舌音滚动,发音快。这是600年前的南京口音和原始的葛阳口音,江南小曲的魅力体现在灯调上。成为古代南京的“活化石”。
如今,屯堡人的服饰,尤其是妇女的服饰,保留着中国人祖传的服饰,依然是长长的皇家蓝衣,大袖子,尖头绣花鞋。他们戴着发夹,被称为“带冠发夹”。据说这是明代江南女子的典型发型。穿着右布制的长袍,袖子特别宽,衣领和袖边镶嵌着绣有彩色丝线的花边;腰部为黑色腰带,前面有腰线;穿上翻过来的绣花布鞋。
据当地老人介绍,屯堡妇女的服饰是继承明太祖朱元璋夫人“马大脚”的服饰,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穿着,俗称“凤阳汉庄”。这些服饰来自安徽,在那里早已失传,但在屯堡保存完好。
屯堡当地妇女自己制作家纺,自己漂白颜色,自己缝制衣服。他们的衣服大多是蓝色的,这也是一种来自长江的先人眷恋的叙事。当地人对穿这样的衣服感到非常自豪,这已经成为屯堡的象征。
拐过一个弯,王朝彝茶馆引人注目,一个身着凤阳汉服的女子作为火炉沏茶,一个老式的茶馆火炉和几个方凳和粗陶碗,让你领略到古代茶馆的真正魅力。锣鼓声从茶馆后面的武馆里传来,武馆正在为游客表演地方戏曲。
安顺地方戏是屯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被称为君傩,俗称跳神。它流行于屯堡村,是一种集地方戏、祭祀、娱乐为一体的古老剧种。
明清时期的黔中,由于自然地理、历史人文的限制,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生活条件较差。在艰难的生存环境中,军旅武艺与生活娱乐相结合的安顺地方戏作为维系和增进民族关系的文化载体应运而生。
地方戏,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地方戏,通常一年表演两次,一次是在春节期间,叫“打春节”,另一次是在小米开花的七月,叫“跳米花神”。地方戏曲充满了忠臣义士报国杀敌的故事,主要表现形式是歌舞。
表演时,表演者戴着一个面具,头上留着长长的小胡子,脸上戴着黑纱。腰身鲜艳的彩裙,背上的战旗,戈阳戟,在鼓锣的伴奏下,粗犷、原始、朴实地跳跃着,古代战争的场景历历在目。
表演者是普通的屯堡人,其服饰一般分为两种颜色,白色为正面人物,蓝色为反面人物,手持短木兵器和扇子,以高亢的音调配合锣鼓发展而成。
屯堡人表演地方戏,一个是娱乐,一个是拜神驱魔纳吉。早年还练武,加强战备。与画眉画眼、声韵悠扬的京剧、越剧相比,带面具的地方戏精致得多,但其原始粗犷的形式更接近几百年前的汉文化。
屯堡是明代贵州安顺农耕战争经济的历史遗存。屯堡文化可谓“明古之风,江淮之韵味”。也许,从某种意义上说,安顺屯堡是比故宫、长城、十三陵更接近明朝的地方。故宫、长城、十三陵虽然都是明朝的遗存,但已经失去了热度,变成了冰冷的文物。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执着于祖先在过去的辉煌,600年前的秦淮风光被完整保存,让人感觉穿越了时间的边界空。明朝没有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