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城头王旗易帜,对晚清以来中国电报业的蓬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全国电气化”也成为了一个普遍而热闹的事件。当代很多学者都有一个共识:“不读电,民国就没有历史。”。
什么是电气化?学者周永明总结说:“这一术语指的是一种电报,其目标受众众多,通常发送给多个接收者。它们之所以“公开”,是因为它们通常通过清晰的电报发送或在报纸上发表。”至于“全国电气化”?那是一份用空的力量发给中国各大媒体甚至重要政要的电报。
回顾民国时期的各种重大事件,“通电全国”就更重要了:比如1912年“通电”33次,1913年40次,甚至1917年70次,其内容涵盖了当时政治舞台上各种激动人心的桥段:唐瑶姬反对袁世凯称帝?熊希龄要反对清帝复辟?李想解散国会?直在安徽开?在你卷起袖子之前,你必须打个电话!
用今天的话说,“全国通电”就像“官宣”,可以用来表明态度和立场,在舆论上对敌人发起反击,宣布下一步的行动计划。虽然只是纸上谈兵,但战斗力还是相当出类拔萃的。所以,如果把民国时期“全国通电”的内容编辑成书,基本上就是一部民国几十年的历史。
但相比如今微博朋友圈等平台形式的“官宣”,“全国通电”的操作难度显然要高得多。
首先,“全国通电”是一件代价高昂的事情。
参考周永明的总结,“全国通电”就是一口气向全国各大报纸和重要政治人物发出尖锐的信息。消息的内容很优雅,传播范围很广。关键是速度。在技术有限的民国时期,虽然各地报纸众多,但报纸的传播毕竟有限。如果你想快速抓住标题,你必须依靠更快的电报。晚清时期,李鸿章说电报“就像相隔千里的同居院落”。急于抢时间的民国精英,把“全国电气化”作为大动作。
但这种“高速”操作的成本也极高。清末电报费为“一字多角”。民国时显然更贵。每次北洋军阀“全国通电”,短的一千多字,长的往往两千多字。一个小电源的价格通常是150银元。此外,还要“全国电气化”。接受者包括地方政府和新闻机构。多一个收件人就多一笔钱。例如,在直接战争中,一份“使整个国家电气化”的电报花费不少于2万银元。
一封“震惊全国”的信将花费一大笔钱。很多“民国精英”做这个事情,也基本上用的是公款,而“通行证”就是老百姓的财富。
更重要的是,“震惊全国”不是写几句话那么简单。在民国军阀混战的年代,“全国通电”意味着又一场激烈的战争:舆论战。
比如中原大战前夕,冯玉祥这样感叹:“读蒋介石、阎的供电。矛,针锋相对,此战前此兵之电报战也”。
事实上,这样的“电报战”是民国军阀混战时的“杀敌利器”。无论是主要政治人物之间的黑暗博弈,还是军阀之间的公开交火,“全国通电”都是必然之举。以至于“每一场战争,电报取代你的呼吸,雪花飞舞”。各自扔钱,互撕。
既然有这样的战斗目的,当然要注意写电。不仅气势要压倒一切,更要用几句简短的话抓住对方的关键点。尤其是双方有深仇大恨的时候,你要一句话戳中对手的软肋,让对方瞬间在人群中拉仇恨。比如四川军阀混战时,刘的《否定电》中有几个犀利的字眼:“岁征一粮,巧立名目;一根烟都是税,更黑。”把杀人不眨眼的刘钉到了耻辱柱上。
“通电全国”除了踩对手,更要着力打造通电人的形象。比如1918年曹锟的《曹锟演电气化的心曲》,其中醒目的一句“救民于水火,饮国于磐石,归田。”就是给他速溶“粉”。当然,众所周知,他是在“救民于水火”之后才下台的。相反,六年后他带着枪下台了。
但是,抛开出入不谈,“电气化全国”也意味着消息的写作内容需要有更深刻的造诣水平。这个技术含量比不上今天的“官宣”。
最重要的一点是,在千变万化的民国历史上,“全国通电”不仅是一个大动作,也是很多落后的人成功“上位”的阶梯。
因为“全国电气化”的效果不仅取决于电气化内容本身,还取决于时机和位置。把知识运用到极致的人,就是典型的吴。
1918年,当吴还只是一线教师,为段的《》冲锋陷阵时,他就多次巧妙地运用了“全国通电”的大招。第一,在战争更加激烈的时候,他抓住全国“反战”的声音,愤怒地“使全国电气化”,大骂段造成“同类杀戮,生灵涂炭”。然而,当段面对一圈时,吴又把笔转了过来,对准段的对手冯,又开了一个电。他还加上了他的老上级曹锟等人的名字,要求在冯停战。它在全国流行起来。就连晚清民国元老岑春煊也称吴为“大义凛然,深得景仰”。
这个原本普普通通的老师,在震动全国的电的帮助下,一举成为全国关注的新闻人物,然后叱咤风云,继续搞了一系列大动作。
从前后的操作和匠心来看,简单的“通电全国”背后是说不尽的学问。缩影的是很多人在那段苦难岁月里的理想和表现。
参考文献:《政治与电信》、《民国电气化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