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属于高中学历吗 28年前 吃香的学历是中专:只有考不上中专的人 才会去念高中

栏目:财经 2021-11-25 13:35:40
分享到:

即使学历不等于能力,也只有达到学历标准后,才会有人愿意去了解你的能力。所以“学历”这个词在当今社会还是很重要的,相当于走社会的垫脚石。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的,学历已经像硬币一样贬值了。谁能想到,大约30年前,全国最流行的学历是“中专”。在八九十年代,只有考不上中专的人才会考虑读书。

参加中考听起来不可思议,和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

可以看到的是,中专的水平是过去无法相比的,那么在当时,什么水平的人能上中专就相当于现在的什么教育?

28年前中专是什么水平?

如果我们翻看很多上一代领导的简历,往往会惊讶地发现,他们的第一学历是中专。不要怀疑,不要低估,要知道这恰恰是他们优于常人的证明。

1990年以前的中专大致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初中毕业后的中专,第二种是高中毕业后的中专。

先说第一个。初中毕业的中学生是不可多得的尖子生。在那个年代,中学生的工资很高。在一些地区,该政策甚至达到了考生一收到中学录取通知书就可以立即迁入户口的地步——从农业户口转为城市户口。

最令人羡慕的是,你完成学业后不用面对冒险岛的尴尬处境,因为那时候的你,中学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了工作岗位,大部分都有了“铁饭碗”。这叫通过读书真正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如果你能在80年代得到一个中学生,恭喜你已经超过了中国90%以上的年轻人。只要你不犯任何大错误,你的生命安全和财富都会得到保障。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个时代的中学比今天的“985”“211”划算多了。

和现在中专教的相比,也有明显的区别。在那个年代,中专并没有教会人们谋生的必要技能。但是英语以外的课程,和现在的大学课程有些相似。

毕竟这些初中和中专的学生报考名额有限,往往只有地区前50名的学生才能报考,这一点也不比现在的大学生差。

第二类高中中专毕业生,含金量比初中中专学生略差,但这只是从毕业后的待遇条件来看,判断难免有些片面。

高中以后录取的中专现在大部分都升到了专科甚至大学,也就是高中和中专学生的学历含金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直在增加。

而且,他们也是很有能力的学生。毕竟以前的高考录取率极低。以1980年的数据为例,当年有333万考生,但最终只有28万学生被大学录取,录取率只有8%。

与三年前高考数据相比,全国“211”高校录取考生46万人,一所录取114万人。经过多年的计划生育控制和人口条件的限制,二十年前后同龄考生基数有所不同,人才培养方案也在不断创新。

结合这些客观条件和数据,当年的高中生至少是今天的大学生。

从“天之骄子”到今天的“后进生”

据史料记载,科举制度兴起于隋唐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人才选拔制度源于家庭地位等世俗条件的制约。学习,然后考试,再通过公务,已经成为几千年的传统。

可以看出,当年中学毕业生的保底分配更符合老一辈人的思维。当时的城市化程度还没有今天这么普及。如果一个中学生能在农村学校出生,那就是名副其实的“全村的希望”,是真正的天之骄子。

然而,在过去的20年里,中学生的地位像悬崖一样下降了。这并不意味着学历上有歧视,只是从大多数现实来看,我们现在接受的是九年义务教育,然后高中不及格的学生会选择上中学,而这个时候,中学生再也拿不住当年的“铁饭碗”了。

从如今企业招聘条件来看,最低学历往往要达到大专水平。更好的公司要求员工至少拥有“211”大学的文凭,更要求硕士学位和海外留学经历...

中学生的出路越来越窄。中学生从过去的“天之骄子”到今天的“落后差生”经历了什么?

这一切都可以归功于社会的进步和知识水平的发展。中学生含金量下降的时期正好和中国各方面的腾飞相撞。

当今社会需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经历了大学扩招、互联网普及、科技创新。两代人的差距不仅仅是学历的差距。

人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步的,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要求,自然会有不同的人才政策。但是,不管怎么变,都不会让真正有才华有能力的人灰飞烟灭。“金子总会发光”仍然是一句老话。

二十八岁的中专生至少是大专以上学历,甚至“性价比”已经超过了大学毕业生的水平。

但是,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绝对不愿意把“性价比”这种功利性词汇和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能力,坚持努力学习十几年,把大半辈子都奉献给一件事,是很有挑战性的。条条大路通罗马,不用学习也能得到最好的出路。

一个人通过多年的阅读经验培养出来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才是真正让人受益终身的内容。无论是当年的中专生,还是如今的“985”“211”毕业生,他们都有着共同的优势,比如说对学习的投入和热爱。

世界上有许多不同的变化,所以抓住时代的机遇是很难得的。如果不能如此,保持持续学习的能力也是好的。如果一个人能做到这一点,不管他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他都是一个能做事业,过上多彩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