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中国已经形成了很多省份的通用区划,比如河南省和山东省,与现在的区划非常接近。北直隶就是现在的河北省,而南直隶就是安徽省、江苏省等地。17世纪中叶,清朝建立自己的统治后,在明朝行省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最终形成了十八个内陆省份的格局。随着南直隶地位的下降,改名为江南省。后来又分为江苏省和安徽省。
北直隶改名为直隶省,是河北省的前身。当时直隶最南端分为广平府和大明州两个府县。其中,广平府管理着当代邯郸城的大部分,而大明府管理着另一部分。清朝统治后期,西方列强对清朝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清朝不断的割地和赔偿,统治已经摇摇欲坠。为了巩固统治,清朝开始了著名的洋务运动和清末改革。
其中,铁路建设是亮点。在一系列铁路网的带动下,广平府管理下的邯郸县迅速崛起,成为连接冀南的枢纽。再加上冀南各种矿产资源的发现,邯郸的地位更加重要。1912年,清朝灭亡后,中国进入军阀混战阶段。由于各集团军阀之间的反复混战,没有时间调整各地的划分。
1928年,直隶省更名为河北省。河北省最南端的大明地区非常有趣。像锥子一样插在河南省和山东省之间。这种情况从明朝一直持续到近代。黄河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中下游的省份,因为黄河经常断流和洪水。抗日战争时期,也出现了大片的黄泛区。20世纪40年代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开始解放双手控制黄河。
在此之前,在河北省最南端设立了邯郸特区和大明特区。1949年,由于治理黄河的需要,河北省最南端的五个县、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和山东省西部地区形成了平原省份。由于大明区下的五个县都划为平原省,不可能形成特区。新设立的大明特区被撤销,其余辖区并入邯郸特区。
所以邯郸特区的管辖范围很大,基本上是两个特区的结合体。到这个时候,邯郸特区的管辖范围还在扩大。1952年,随着黄河治理工作的结束。平原省被废除,河北省南部的五个县随濮阳特区划归河南省,但没有重新划归河北省管理。等于河北省五县损失。为了补偿河北省的损失,河南省将其北部的武安县、歙县、临漳县划入河北省。
这三个县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划入河北省后都归邯郸特区管理。所以邯郸特区的管辖范围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三个县。20世纪五六十年代治理大运河的过程中,山东部分地区划归河北邢台、邯郸地区,如临西县、馆陶县等。至此,邯郸特区的管辖范围确立,为后来的邯郸地级市奠定了基础。
20世纪60年代,邯郸特区更名为邯郸地区。20世纪80年代,更名为邯郸地级市。目前,邯郸市辖6个区、2个开发区、1个县级市、11个县,共有20个县级区划。在中国的地级市中,下辖20个区县以上的地级市并不多。大部分地级市管辖几个区县,有的地级市甚至只管辖一个县,比如山西省铜川市。也有一些地级市直属的街道和镇,比如甘肃省嘉峪关市。
邯郸下辖20个区县,由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区划调整而成。从撤销大明特区到将外省部分县区划为邯郸,最终形成邯郸市下的区划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