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评论/说明
本文是中国佛学院2011届高僧德光大师在2014年全国讲学总决赛上的演讲,德光大师在比赛中获得最高荣誉——金莲一等奖。
文章中,法师懂法语,讲道理,讲述了《六祖坛经》所蕴含的人生境界...
温通德光大师
说到六祖坛经,大家都很熟悉。有四个版本:敦煌本、惠新本、漕溪本、宗保本。虽然内容略有不同,但主旨基本一致。
《六祖坛经》作为中国佛教史上唯一的一部祖先语录集,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翻开《坛经》,其中细腻的语言,生动的比喻,神秘而深刻的机锋,感同身受的对话,都让我们唏嘘佩服。
纵观慧能大师的一生,为了佛道,历尽艰辛。八月的大米在磨坊里。加入队伍后,他在猎人队隐居了十五年。他边吃肉边吃菜,保持低调,经历了身心的磨炼和煎熬。最后,当机会成熟时,他表现出了巨大的人气。
慧能大师的开悟从岭南,到法的开悟,再到大开大合,既是时间的锤炼,也是人生境界的变化。
谈到人生境界,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用了三首宋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去高楼”,“衣阔无悔,使人憔悴为伊”,“众人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人却在昏黄的灯光下”。其实禅宗也有过“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虽然禅宗的这三种境界看似简单,大家耳熟能详,但话语背后的深层含义并没有那么简单。
让我们试着和大家一起去了解六祖坛经中这种生命三重境界在我们生活中的真实体现。
六祖惠能
人生的三个境界
人生第一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先说人生第一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人们之所以把山看成山,把水看成水,是因为他们只通过现象看现象,而没有洞察事物的本质。
《大乘庄严经》中没有菩萨说过:“除了法,没有法,烦恼就是菩提。”
但是我们生活中真的有烦恼,所以烦恼就是烦恼,菩提就是菩提,烦恼中充满了没有菩提影子的痛苦。这是为什么?因为没有般若智慧。
《坛经》说:“菩提般若的智慧,世间自有;唯有心失,不自悟。”
众生之所以不能化烦恼为菩提,是因为犯了错,不了解自己的内心才是智慧。佛陀说所有的法律,为了所有的心。如果你没有全心全意,为什么需要你所有的法律?石尊说,四十九年是为了启迪人心,洞察自然。所谓心中充满一切规律,一切规律都在心中。
《菩萨经》说:“我性本清净,若知本心,则成佛。”
《网名经典》也说:“如果你突然看到它,你必须得到你的心。”
之所以意识不到这一点,是因为我们不够睿智,只看现象本身。佛陀之所以意识到这一点,是因为般若完美。
说到般若,我想问这里的居士一个小问题。释迦牟尼佛的母亲是谁?有人说释迦牟尼佛的母亲当然是莫耶夫夫人,也有人说应该是摩诃波波波提。事实上,两个答案都不正确。
莫耶夫人是乔达摩悉达多王子的母亲,玛哈波霍博提是悉达多王子的姑姑和养母。释迦牟尼佛真正的母亲是般若,因为要成佛,必须悟出般若。
所以经典说:“般若是三佛之母。”宇宙之间,山川众多,这一切都是从我们的般若波罗蜜多揭示出来的。顾德云:“绿竹满法,沉郁黄花无非般若。”
说起般若,有人可能会问,般若不是不可言传吗?为什么《坛经》里有一个特别的?
其实般若有三种:一是般若二字;第二,观察般若;第三个实相是般若。文字不是般若,但是方便,就像船和筏一样,冥想是一种修行,就像开车一样。证明真理就是般若,就像驾着木筏驶向智慧的彼岸,留下文字,留下文字,明灭无声,永不消逝。
说到这,可能有人又会产生疑惑了。既然般若无字,禅宗也自称非文字,为什么禅宗会留下这么多祖上的语录?
其实这涉及到禅与教的关系。
所谓“心有禅,教在出口”,就是说心已经悟出了佛法,看到了它的本来面目,那就是禅;如果是口语和书面语,那就是教学。禅虽然不代表文字,但也不离开文字,不要活在文字中,不要放弃文字。
《坛经》说:“不悟,佛即众生。当你意识到这一点时,所有的存在都是佛。”在过去,祖先们喝酒、踢腿、举笔画、抬眉毛、举手投足,这些肢体语言和肢体语言。无非是一种吸引众生的便捷方法,就像月亮之手。
没有般若之手,普通众生很难自己找到月亮。所以在般若之前,山是山,水是水。
人生第二个条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谈完人生的第一个境界,我们再来谈人生的第二个境界。
怎样做才能达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
正如我刚才所说,我们之所以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是因为智慧不够,那么智慧从何而来?有人说它来自冥想。那么什么是冥想呢?如何练习冥想?许多人在谈论冥想时会想到冥想。对不对?
我们来看看《六祖坛经》中的一段对话。
当时有一个姓薛明健的官员,曾经问过六祖惠能大师。他说:“现在,在北京参加禅的道德伟人都说,如果我们想实现,我们必须冥想。请问大师,您有什么看法?”
刘祖师只用了八个字两句话就回答道:“道是由心开悟的,你还坐着吗?”
这句话很重要。慧能大师告诉我们,禅离不开坐和卧。
俗话说:“如来说,坐下来躺下来,就会做坏事。”
为什么呢?永远,永远不要走。没有不灭的生命,这就是如来的纯禅。佛法空是寂静的,即如来静坐。
“外面是禅,里面不乱。外在的冥想是为了冥想。”这告诉我们,冥想不是冥想所必需的,冥想不是关于坐着或躺着,而是关于用心去理解。这就是所谓“心转法华,心转法华”的原因。一旦在心里体会到,宇宙和世界自然会有不同的风景。
只要我们保持自我的心,我们就可以生活、坐着、躺着,而不会浪费我们的优点,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就可以以高超的技巧清楚地看到大自然。自身所拥有的佛性,不仅无所不在,无所不在,而且圣洁不增,万物不减。
有一个公开的案例。唐朝江州刺客李博曾问禅师归宗知长:“佛经上说‘芥子藏,取芥子为芥子。“毫无疑问,苏米山含有芥子。但是一颗小小的芥子怎么能容纳这么大的苏米山呢?这是废话吗?”
智长禅师轻轻一笑,转头问:“听说你读了几千本书。不知道是真是假?”
李伟说:“当然是真的!”
禅师智昶问李博:“你的头只有椰子那么大。你现在读过的几千本书在哪里?”
听完李博的话,他现在才意识到。
李博被事物的大小迷住了,无法意识到中间的真相。事实上,不是吗?因此,我们必须参与冥想,培养智慧,然后我们才能自然地洞察事物的本质,而不会被它们的表象所欺骗。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山不是山,水不是水。”这就进入了人生的第二个境界。
慧能大师的歌:“菩提无树,镜非台。原来什么都没有,尘土在哪里?”是第二种境界的最好写照。
人生第三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慧能大师并没有过多停留在第二境界,而是很快进入了第三境界。
听完五祖教他的金刚经,他感叹道:“自性何时自洁;什么时期的自性,本不消亡;什么时期的自性,这种自足;什么时期的自给自足能产生成千上万的规律。”
五祖告诉慧能大师:“学法不知本心,无济于事。”
学佛就是要找到自己的清净,清净,长生,自足。这第三个境界是任意运动的境界。所谓“任意运动”,是指它按照各种规律自然运行,没有虚假的人为意义。
这种幸运的状态是基于菩提心。你不仅不生不死,也不涅槃。所谓生死,就是拥有般若智慧,超越轮回;所谓“不留涅槃”,就是有慈悲,留在姑姑身边,拯救众生。这就是中道现实的境界。
《宝典》说:“真正的正见,不看我、人、众生和寿命,才是真正的正见的中间道路。”
普通人最大的错误就是把做事和练习分开。其实,黄渤禅师开田种菜,石爽禅师磨麦筛米,林佶禅师种松锄,雪峰禅师砍柴挑水。这些都是禅,离不开生活。
一旦进入第三境界,就会一直处于中间,不会修复。就像慧能大师对慧明说的:“想善恶才是明朝的真面目。”
有人可能又会问:佛法不是要我们行恶行善吗?慧能大师如何让我们想到善恶?
比如月亮的一半被乌云遮住,暗的一半不是月亮,亮的一半不是完整的月亮,两者都不是真的。独自一人,随它去,才是月亮的真面目。
其实进入第三境界之后,并不是没有是非,而是看到事物的本质之后,依然遵循法度的规律。
刘祖师在《无相颂》中说:“慈者孝父母,义者自上而下怜。”为了体现善良的原则,我们应该孝顺父母。要体现仁义原则,就要消除尊卑之分。但这些说起来简单,但实施起来却非常困难。
我给你讲个故事。过去,一个人对他的老父亲非常孝顺,并信仰佛教多年。老父亲去世后,他请了一个和尚为父亲念经。
他问大师做这个方法需要多少钱。大师说他需要12个银币。这个人说,能给我打八折吗?大师很慈悲,说:“好吧。”
大师看完经书,回答说:“受佛祖保佑,愿老人死在东方的天堂。”
结果,孝子听了就不干了。死后,每个人都会死在西方的天堂。为什么要死在东方天堂?念错了吗?大师趁机开导他说:“你什么都不知道。去西部需要12银。如果给他打八折,我只能送他去东方。”
孝子说这样不行。我这么孝顺,怎么能因为两银子就让他老人家走错方向呢?于是他补了两两银子,师父继续回去:“佛祖保佑,保佑老人死在西天。”
就是现在。孝子刚要高兴,却见老父亲从棺材里坐起来,指着孝子破口大骂:“你这个不孝的东西,为了省两两银子,害得你父亲一时东奔西跑。”
这是一个笑话。故事里的和尚不在乎两个银两,却趁机开导自己孝顺的儿子。故事里的孝子很傻,嘴上挂着孝道和修行,但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却做不到。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讲出一个道理,修行佛法是很难的。
我们的世界充满了烦恼、忧郁、压力和沮丧。然而,当我们在生活中练习时,我们应该让我们意识到的菩提花在我们的困难中绽放。
毕竟,没有自己的心,我们就不能发展菩提智慧。慧能大师说:“菩提只寻心,何苦寻玄机。”
我们菩提本我拥有一切般若智慧,却被大量污垢污染,无法发光。通过不断的练习,当尘埃去除,身心不停滞时,自然就能体会到桶底脱落,突破虚空来去自如的“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
如果每个人都能“认识自己的内心,看到自己的本质”,那么我们的整个世界就会和平和谐。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