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依赖症 新媒体时代的“手机依赖症”及应对策略

栏目:时尚 2021-10-12 00:03:22
分享到:

手机依赖逐渐成为新媒体时代令人担忧的社会事实。手机依赖根据手机使用行为的失控程度可分为使用依赖、满足依赖和依赖成瘾。使用依赖的特点是过度使用行为不受控制;满足依赖表现为过度依赖手机内容来满足不可控的需求;依赖成瘾说明手机成瘾已经进入精神控制层面。应对手机依赖问题,需要从监管、教育、心理三个方面入手。“监管-教育-关怀”三位一体,可以帮助依赖手机的人摆脱手机对行为和意识的控制,积极面对现实生活,找到越来越被手机遮蔽的人生意义和价值。

一.导言

截至2020年6月,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8.87亿,使用手机的网民比例达到99.2%。移动互联网流量大幅增加,移动互联网使用持续深化。手机作为一种日益流行的新媒体,已经成为维系个人生活和社会关系的重要工具,并渗透到整个社会的深层结构中。与此同时,手机依赖逐渐成为令人担忧的社会事实,被视为“现代病”和“年龄病”。新媒体时代,人们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媒体使用权,但他们过度使用、过度满足,甚至依赖新媒体而没有“赋能”。从新媒体环境下被广泛接受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出发,重点探讨公众如何使用手机,从中获得什么样的满足感,以及个人现实生活和社会关系如何高度依赖手机。在此基础上,遵循“使用-满足-成瘾”的路径,尝试区分不同程度的手机依赖,识别新媒体时代手机依赖的不同症状,寻求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应对路径。

二、新媒体时代手机依赖的症状

智能手机以其越来越便宜的价格、易用的操作、丰富多样的内容,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智能手机极大地便利和丰富了现实生活,这让人们为之欢呼,尤其是在填补城乡之间和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方面。然而,这把“双刃剑”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其中手机依赖最为突出。

有学者认为,手机依赖是一种对手机的心理依赖,通常表现为过度使用和对手机的依赖。有学者将手机依赖视为一种技术压力,指出界定这种依赖主要有两个因素:过度使用和公共场所妨碍他人使用手机。本文认为,手机依赖本质上是对手机使用行为的失控,进而控制人的行为、心理和精神。因此,根据人们使用手机时失控程度的不同,手机依赖从行为层面、心理层面和精神层面可分为使用依赖、满足依赖和依赖成瘾三种类型。

对使用手机的依赖

一旦对手机产生强烈的依赖,就会演变成非自愿的强制使用手机。手机使用依赖通常伴随着一些不受控制的过度使用行为,主要包括漫无目的地浏览各种信息、过度依赖手机搜索、频繁打开手机屏幕和应用、不理性的手机购物和交易等。以手机解锁屏为例,以手机自拍为例,360手机用户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重度手机依赖的用户每天解锁屏高达850次,平均每小时解锁35次。13.7%的女性每天自拍10 ~ 20次,7.6%的女性自拍超过20次。虽然男性数量较少,但仍有2.1%的男性每天自拍超过20张。对手机使用的依赖还体现在“没有手机的焦虑症”上,比如出门忘了带手机,会感到不安甚至有恐惧感,总会觉得错过了很多重要的社会关系和有用的信息。

手机内容的满意度依赖性

满足依赖是指过度依赖手机内容来满足人们无法控制或被限制的需求。手机内容的满意依赖主要表现为心理依赖,常见的表现形式有情感满意依赖、社会满意依赖和性满意依赖。从活跃受众来看,智能手机的爆发式增长与其满足受众需求的能力密切相关。然而,手机满足的主要问题是,人们逐渐忽视甚至忘记通过真实的社会互动来满足情感和社会需求,转而使用手机建立和维护虚拟的社会关系,以获得情感、社交和身体上的满足。

对手机上瘾

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游戏成瘾列为“精神疾病”。手机成瘾属于手机使用完全失控的状态。这种对手机的过度依赖已经进入了操控人的精神层面。手机成瘾主要表现在沉迷手机娱乐和社交。沉迷手机的人往往沉浸在虚拟世界中无法自拔,从而忽略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爱好,甚至失去了追求人生意义的动力,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即使他们知道会有很多负面后果,但他们仍然不愿意回到现实生活中。所以,手机成瘾者实际上已经进入了一种完全不理智、不可控的状态,比如不惜一切代价投身手机游戏;不管经济状况如何都要奖励视频主播;致力于网络交友或网络交友;参与网络赌博不计任何后果。

三、新媒体时代手机依赖的应对路径

目前应对手机依赖的策略大致可以分为监管、教育和心理三个方面,尤其是以网络素养为核心的教育策略,被认为是应对手机依赖问题的长期策略。随着手机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除了手机功能设置的干预,教育干预已经成为人们摆脱对手机的行为、心理和精神控制的重要手段。但笔者认为,能否通过网络素养教育解决手机依赖问题,取决于人们能否对网络素养教育的有效性保持近乎信仰的接受。基于当前网络素养教育的实践,在网络素养教育的理论建构中,通过教育解决手机依赖问题并不像预期的那样乐观。笔者认为,“监管-教育-关怀”三位一体是更有效的应对路径。

新媒体内容的监管干预是基石

对手机的依赖在某种程度上与手机能够提供大量现实生活中难以获取的内容有关,尤其是与性暴力、谣言、感官刺激相关的内容,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因此,改善手机媒体生态环境,提供大量真实、优质、健康的内容,可以有效降低手机依赖带来的负面影响。近年来,“净化网络环境专项行动”持续开展。2019年在短视频平台推出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和针对网络音频乱象开展的专项整治行动,有效净化了手机使用环境。当人们生活在离不开移动媒体的环境中时,政府应通过监管干预,积极审慎地引导互联网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攻击和净化网络内容,让人们在健康的新媒体生态环境中合理追求手机的正向效用,降低手机使用的负向效用。

网络素养教育的引导是保障

教育是解决所有危险社会问题的传统方式。网络素养教育对个体意识的觉醒起着重要作用。教育机构和非营利组织可以通过网络素养教育引导手机用户合理使用手机,培养手机用户良好的使用习惯,了解手机使用过程中的潜在危害和危险,认识手机对人们认知方式、社会关系和社会观念的影响和影响。通过教育应对手机依赖的关键是培养手机用户的判断能力、批判能力、抵制诱惑和自我控制能力,自觉摒弃过度依赖、过度满足和滥用手机,自觉避免手机依赖成瘾等负面影响,更好地利用智能手机服务现实生活。

具体的身心护理是方向

一些不负责任的手机内容提供商为了赚取流量,总是以各种技术手段或内容伪装的手段绕过内容监管,而教育引导的难点在于他们往往陷入“对空”说话的境地。新媒体时代,多元化的认知渠道和价值体系,使得个体很难对某一种修辞、观念或思想产生强烈的信任。面对“沟通的无奈”,沟通思想史学者约翰·杜汉姆·彼得斯认为,只有亲临现场,具体关怀,才能接近跨越人与人之间的鸿沟,成功沟通。他指出:“如果说过去成功的传播是隔着中介的身体去触碰另一个人的灵魂,那么在电子媒体时代,传播的成功就变成了隔着中介的灵魂去触碰另一个人的身体”。彼得斯的思想在寻求手机依赖的应对路径上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每个对手机依赖有清醒认识的人,不仅要通过监督干预和教育引导来帮助陷入手机依赖的人,更要通过给予现实生活关怀、关心和爱,让手机成瘾者放下手机,重新回到现实社会,感受和拥抱现实生活的美好。这种身心关怀来自于对依赖手机的人的具体和温度关怀,是放下手机后的表率,是身体接触的关怀而不是口头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