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0日,在故宫午门,“陈丹不朽——紫禁城600年”展览正式开幕。这也是故宫今年的重量级展览。回望故宫600年。永乐十八年,紫禁城正式建成。2020年,紫禁城已经建成600年了。
宫廷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最辉煌的篇章,故宫是宫廷建筑发展的集大成者,代表了当时建筑技术和艺术的最高水平。其建筑与城市功能、景观情境有机结合,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和宫殿建筑思想的集中体现。
故宫博物院推出本次展览,以三大主题、十八个历史节点,介绍故宫的规划布局、建筑、宫廷生活、建筑修缮保护概况,方便观众了解贯穿故宫“时间”的历史文化,“空”,感受故宫建筑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最高境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
本次展览使用了三门地区的三个展厅:西盐池大厦、主楼和东盐池大厦。游览从武门西马路进入,从马东路离开。展览线路全长256米,展出文物和历史照片450余件。
展览形式的设计紧紧跟随“时间”这一主题,以四季变幻的场景为背景,让观众在参观展览时感受到故宫不同季节变化的场景之美。
西岩池建筑展厅主题为“宫城一体”,空之间的颜色为米色,凸显明代石材构件的立体效果。它以大量的板块描述和书画展品,讲述了明代宫城的建筑理念和建筑工程技巧。
通过三个历史节点,讲述了明代北京故宫建设和紫禁城布局变化的前奏和结论。
武门主楼展厅主题为“包容为大”,空之间的颜色为红色,体现了清代紫禁城宫殿建筑和内檐装饰的富丽堂皇和精致,讲述了清代不同时期紫禁城建筑格局和风格的变化。
它通过八个历史节点,讲述了清朝十位皇帝为了满足自己管理、住宿等功能的需要,对紫禁城的建筑进行了重修或重建,形成了今天紫禁城的基本格局。展出的文物反映了中国古代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东延池楼展厅以“生生不息”为主题,空之间的颜色为绿色,意味着故宫博物院成立后充满了生机与繁荣。
通过7个历史节点,讲述了故宫文物南迁、故宫过去成为博物馆后中轴线的建筑测绘等事件。大量的老照片和影像、历史档案和实物展品展示了故宫博物院成立以来的成就和发展历程。
展览的主题是“陈丹将永存”。策展团队成员杰森介绍说:“陈丹象征着皇帝的宫殿。这个展览其实有两条逻辑线,一条是空之间的逻辑,一条是时间上的逻辑。
空,我们从城市出发,然后去皇宫,然后去具体的寺庙;时间上,紫禁城始建于1406年,竣工于1420年,现在是2020年,共计600年。"
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这里生活着24位皇帝。在600年的传承中,他们汇聚了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这次展览展出了许多精美的文物,其中许多是首次展出。
武门正殿中央陈列的金瓯顾雍杯,制作于乾隆年间,是清廷拜年的重要礼器之一,用于明窗的开启仪式。每年除夕到,皇帝都会把金瓯顾雍杯放在养心殿东暖阁的明窗,斟上屠苏酒喝。皇帝写下了“风调雨顺,永远平安”等吉祥的文字,这标志着新年的到来。
晚明太和殿——选自石喻、吴越《徐显清正史图册·皇极诗班》
在武门展览馆西烟驿楼展出的画册《徐显清正史》,为观众提供了珍贵而生动的明代紫禁城资料。《徐显卿正史图册》全面、真实地记录了明代徐显卿作为翰林官员的成长历程和仕途。
展览展示了相册中的两页。观众可以生动地看到400多年前,也就是明朝中后期,故宫武门门和太和殿广场的真实场景。他们也能像福尔摩斯一样找到明清紫禁城建筑变迁的线索。
紫禁城脊兽
值得一提的是,故宫著名的“小兽”也被从屋顶“搬”到了展厅。这套小动物是康熙三十四年重修太和殿时的原作,每一个小动物都有一个美丽的象征意义。特别是最后一项史航只出现在太和殿,这是一个孤立的案例,也反映了太和殿的建筑水平。
清帝退位诏书——1912年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此外,展览采用了“讲故事”的新方法,引入当事人的视角,从他们的日记、回忆录和文章中寻找素材,从第一视角用生动的经历补充文献。
在谈论溥仪出宫的时候,我们用了溥仪皇帝、内务府大臣应劭和当时执行《票据交换所优待条件修改》的李石的事件记忆,为观众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去了解这一历史事件。
展览将持续到11月15日,持故宫门票进院后即可免费参观。不要错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