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宏 “锰三角”三县委书记细说环保还账之痛

栏目:时尚 2021-09-29 20:20:28
分享到:

本报记者程维从重庆、湖南、贵州报道

近日,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重庆市秀山县县委书记在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时表示,所谓“锰三角污染治理不见效,‘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要落实”,完全是无稽之谈。”

“胡乱打”是这三个地方附近的一种方言,意思是说话不经过思考,或者说废话没有依据。

据三位县委书记介绍,贵州、湖南、重庆交界的松桃、花垣、秀山等县的锰污染治理,在生态环境部多年的监督和督促下,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和逆转。主要污染控制也已被生态环境部和各级环保部门接受。目前,主要污染源和区域已得到有效控制和实时在线监测。

“在这个前提下拍几张照片,让几个村民给‘锰三角’戴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落实’的政治帽子,不仅不符合实际,而且别有用心。”一位“锰三角”县委书记说。

但经《中国经营报》记者实地调查,由于“锰三角”污染治理尚未最终完成,在运输百万吨锰渣过程中确实存在少量外溢。此外,如何平衡和安抚受锰生产厂和锰渣场影响多年的附近居民的怨气,也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花垣县财政收入变化情况,2017年环保监督整改后,花垣县财政收入下降36.37%。年财政收入不足5亿元,但百万吨锰渣库处理成本高达1.5亿元至2亿元,全县锰渣总量近1500万吨。

锰污染治理后,“锰三角”开始走上转型升级之路。

《中国经营报》的调查显示,在“锰三角”的三个县中,锰产业在赞比奇处于高位或一度处于高位。

罗明说,2020年,花垣县矿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80%左右;锰工业占工业产值的比重为32%。

李军红表示,2020年松桃县锰产值将达到36.4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0.4%,其中矿山企业产值将达到12.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1.7亿元的23.8%。

松桃县的锰工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税收收入一度占全县税收的60%以上。

但近年来,秀山县的锰产业占GDP的比重一直在原来最大值的70%左右,由于其他产业的快速提升,比重下降到10%左右——“锰三角”三县跻身武陵山区64县,“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锰业在当地经济中的比重较高,也是三县多年来难以下定治理决心的原因之一

当县财政收入的70%左右来自于锰业时,这一行业的整顿意味着地方财政收入将出现较大波动。此外,管理一个百万吨级锰渣库需要近2亿元,这给财政收入只有5亿至13亿元左右的县带来了明显的压力。

根据现有数据,锰三角三县现有锰渣总量约4500万吨,如果全部由政府投资,总处理成本约90亿元。

仅松桃县,锰污染治理剩余成本缺口约10亿元。

这个数字和上一个数字显示,“锰三角”中的花垣县和松桃县2004年的财政收入只有5000万元到6000万元左右,仅相当于目前北京10套100平米商品房的销售收入。此外,“锰三角”三县的锰产业金融依存度高达70%。

2018年,“锰三角”三县开始大力治理锰污染,三县财政收入均停滞或大幅下降。其中,松桃县本级财政收入6.4亿元,比上年略有减少4000万元;秀山为12.59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花垣县为4.57亿元,同比下降36.37%。

目前,“锰三角”三县都在努力摆脱对锰的过度依赖,秀山县成功突围。项业顺表示,在该县现有的产业结构下,即使全部关闭锰生产企业,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也不大,因此在规范锰产业发展能力时有更大的回旋余地。

“锰三角”三县中,秀山提出发挥渝东南桥头堡城市作用,以武陵山区为总体定位,打造渝鄂湘黔重要门户枢纽。

“十四五”规划中,松桃县进一步强化锰产业支柱地位,计划建设3000亩以上储能新材料产业园,力争4年内将松桃打造成高端、绿色、集约的国家锰新能源材料产业集群重要基地,年产值突破150亿元。该县还计划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建设中国苗药产业基地。

花垣县计划到2025年,矿产开采年产量稳定在200万吨,具备电解锰20万吨、高纯四氧化二锰15万吨、高性能磁芯2万吨的生产能力。锰矿产品深加工率达到80%,总产值达到50亿元左右,工业增加值达到30亿元,基本建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锰产业基地。目前,该县正在建设武陵山区最大的黄牛养殖基地、最大的鸽子养殖基地和最大的牲畜交易中心。

也就是说,在“锰三角”的三个县中,经济实力最强的秀山选择了离开,而另外两个县则继续计划在锰产业上大踏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