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上海叱咤风云的黑帮想要青帮,青帮的“当家大哥”杜就是一个传奇人物。他在上海是个黑白吃货,在上海咳嗽,整个上海人也想不寒而栗。他用自己的力量为自己的世界而奋斗,堪称乱世枭雄。
相传杜生于农历七月十五日,明月为空时,取名为“”,后在章太炎的建议下改名为“崇”。
14岁来到上海十六铺码头,以聪明才智为水果摊削梨出名。之后,他来到上海青帮门口,开始了杜的传奇之路。有一次,他在讨债的时候,遇到了当时大名鼎鼎的黄。凭借着自己的高情商,杜不仅成功的讨回了债务,还让黄对他青睐有加。没几天,杜就进了黄府,成了黄的“心腹”。
后来,在黄的帮助下,杜在上海大放异彩。
有一次,黄得罪了浙江巡抚,被绑了起来。这时,青帮的人都束手无策。在关键时刻,杜站了起来,尽力营救黄。通过不断施压,终于被成功救出。感受到黄的激动,他与杜结拜为兄弟。
之后,在黄的帮助下,杜先是创办了中兴银行,后又创办了三鑫公司,垄断了法租界的鸦片,很快成为上海财大气粗的“一哥”。
抗战爆发后,杜逃到重庆避难。在此期间,杜积极参加各种抗日救亡运动,为抗日战争筹集了大量资金,并配合军事反奸小组暗杀了不少汉奸。
抗日战争胜利后,杜回到了上海,但事情已经发生了变化。上海当局把杜作为重点打压的对象,杜的势力发展大打折扣空。稳住局势的杜,先是通过挚友戴笠除掉了汉奸吴绍澍,然后又安排了几个得力干将到当局的闲散部门。
1949年4月,上海解放前夕,蒋介石单独召见杜,希望他能亲自去台湾省。这时,共产党还通过秘密渠道会见了杜,希望杜能留在上海。
结果,杜拒绝了蒋介石的邀请,拒绝了共产党的挽留。他带着家人和许多金银到被称为自由之都的香港避难,租住在肯尼迪台18号底层。
事实上,杜仍然希望回到上海,在那里他已经生活了很多年。毕竟这是他的家乡。然而,杜听说恩人黄正在扫街后,就彻底打消了回上海的念头。
在香港的生活,杜并不快乐。他的健康每况愈下,最后死在了另一个国家。
之后,他的妻子将他的骨灰带到台湾省,安葬在台北县西直镇大涧山脚下。墓地从东南到西北面向上海,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他回上海的梦想。公墓有蒋介石的题词“易捷·赵宇”和张群的题词“虞雯·张永”。
由于杜生前赴港时没带多少财物,死后他的子女开始逃命,没多少时间去台北扫墓。同时,杜虽然在上海很有名,在台北却没有人知道这个曾经称霸世界的黑帮老大。慢慢地,杜的墓被人们遗忘了。
但是后来,一个神秘的扫墓人出现了,他将连续三年为杜扫墓。老人的名字叫李开明。他和杜没有血缘关系,他们出生前并不认识。然而从江苏迁到台湾,听说了杜的事迹。
偶然间,发现了杜的陵墓。当他看到曾经呼风唤雨的大哥死后连扫墓的人都没有,他感到了怜悯。
所以之后的每个周末,都会专门来这里为杜扫墓,并在墓前种上许多花草,让墓室看起来不那么荒凉。这样做了三年,直到李开明去世。
也许杜的后代应该感谢自愿打扫墓地的先生。前上海青帮老大死后,他不得不慨叹历史的变迁,大浪淘沙,生前的辉煌,但谁知道他死后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