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扬州市芳乡镇北郊的邵伯湖西岸,有一个神秘的小渔村——燕湖村。10多万亩原生态湿地早已是鸟类的天堂。伴随着黎明和日落,温柔的湖风吹拂着村庄和村民,千年的湖水滋养着比邻而居的渔民。
但你可能不知道,多年前,作为一个贫困的传统渔民村,他们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看天吃饭的捕鱼作业,村集体曾经欠下20万元的债务。如今,“全国最美渔村”“中国特色乡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江苏最美乡村”...各种各样的名声接踵而来。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亿大关。
2004年,土生土长的刘德宝担任盐湖村党委书记。当时村级集体年经营收入不足5万元,他的当务之急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经过多次讨论研究,村党组织决定带领大家发展特色养殖业。没有技术的,请专家给村民办夜校;如果你没有经验,你会边做边探索...村集体收入连年翻番。
但后来,随着“江淮生态走廊”战略布局的初步形成,传统渔业必须转型发展。传统的特种养殖方式只能勉强维持温饱,却不能带领村民致富。2015年,盐湖村开始了退湖还湖工作。下一步是什么?村党组织把目光投向村里的生态和渔文化资源,提出“党建+旅游”发展乡村的策略,充分挖掘当地的渔技、歌、节、饮、俗等风俗文化。他们请专家帮助他们以说唱、舞蹈、舞台剧的形式,将丰富多彩的渔家风情安排和展现给世人:说唱、打靓船、吆喝和渔家号令、“水上婚礼”、渔家婚俗表演...不同的节日和庆典,上演着不同的“锣鼓”。同时,推进传统渔具制作、渔家糕点制作应用和邵伯湖渔业博物馆建设,实现特色产业与特色文化有机结合,发展乡村旅游。
在聚集人气的基础上,盐湖村搭建了“党支部+合作社+产业”的平台,陆续开展了不少渔村特色文化活动,如冬捕“杀围节”、少波湖文化美食节、少波湖渔家民俗节等。2019年,盐湖村接待游客16万人次,仅旅游收入就达2000万元。
去年,在疫情冲击下,盐湖村积极与相关部门商讨转型发展战略,成立了“党员输送队”。党员干部担当“代言人”与电商平台对接,打通销售渠道,带来鸭蛋近30万个,家禽2万多只。豆腐丸子、锅巴、芡实等渔民食品收入10多万元。这个历经沧桑的小渔村,一直在努力改变自己,与时俱进。
天鹅,白鹭...这些聪明的生命;芡实,红菱...这些丰富的水产品;大闸蟹、小龙虾、铜甲鱼、花骨鱼...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有很多人见过也没见过。村民的好客和宽容淳朴已经为外界所熟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如今,在村口和老街上总能看到长着新奇面孔的外国朋友。
图片来源:湖边渔村
扬子晚报/牛子新闻记者许倩倩
校对丁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