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门前大声呼喊: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
然而,虽然每个人都很高兴庆祝新中国,但全国仍有许多地方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比如云南、贵州、西藏、四川等等。
从1949年底到1950年初,我军陆续解放了云南、贵州、四川、西康四省,下一步的目标直指西藏。
对此,毛主席亲自指示:“宁进西藏,不进则退!”
布达拉宫
但是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国际局势动荡,西藏和平解放的道路非常艰难。
于是中央决定从最近的新疆军区挑选一名精兵,成立“西藏先锋连”。
先锋连需要带头进藏,摸清当地情况,和老百姓搞好关系,宣传中央政策。
彭多次指示,最好的连队要选拔配备最好的干部。
就这样,一个由汉、维、蒙、回、藏、锡伯、哈萨克七个民族组成的先锋连迅速形成。
关键问题是,谁来当连长?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喜欢的人选,那就是李迪三
在电视剧《洋人公司》中,王千源饰演李迪三
来自河北省无极县的一个贫困农村,他非常勤劳。当时他33岁,曾与士兵并肩作战。
最重要的是,李地三平时又演又演又唱,是政治思想宣传方面的专家。
因此,李地三被任命为“西藏先进连”连长。
公司的正式离职日期确定为1950年8月1日。
在此之前,李地三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告诉战士们,并仔细检查了每个人的行李。
他很清楚,这次旅行要走的路是从来没有走过的,气候环境恶劣,人迹罕至,任何失误都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剩下的战友,慷慨解囊,很多人把自己的好东西都给了家里。
彭从西宁调了150顶皮帽,配了两个翻译,还有一张难得的行省图——陈毅从香港给他买的;
王镇司令员拿出了他的家人——毛主席在西柏坡送给他的四种“救命药”——青霉素;
郭鹏拿出从国民党一个旅长那里缴获的心爱的东西——望远镜和北箭;
贺佳婵贡献了自己的坐骑《黑流星》;
王恩茂脱下小羊皮大衣;
.........
这是新中国第一支入藏的军队。
没有人知道他们这次旅行会发生什么,更不用说认为这次旅行将是一条不归路。包括李地三在内的137人中,大部分都没能活着回来。
1950年8月1日,李迪三率领“进藏先进连”正式出发。
他们要面对的第一个困难,就是要攀登跨越新疆边境的昆仑山,平均海拔5500 ~ 6000米。
作为“山之父,百冰之源”,昆仑山终年积雪,峰峦成冰,寒冷缺氧。
带着自己绘制的地图和指南针,公司小心翼翼地向前迈进。
几天后,先进连来到了“昆仑第一虎口”——胡赛的拉姆达什峡谷。
在这里,先锋公司遇到了严峻的考验。
石霞的危险很多,不时有岩石从头顶飞过,中间的一些地方还下着山洪。
当你走到石霞市中心,最窄的地方只能勉强经过一人一马。
途中,一些士兵的腿被锋利的岩石划破,他们不敢停下来。
直到石霞之后我通过了考试,我的腿才开始流血,裤子也被染成了红色。
就这样,经过三天危险而顽强的行军,先头连终于安全通过了石霞,顺利进入昆仑山腹地。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依然不敢懈怠。
昆仑山腹地犹如与世隔绝。不仅没有人,甚至连鸟都看不见。
山很高,路很危险。随着海拔越来越高,空气体变得越来越稀薄。
士兵和马匹都气喘吁吁,又累又虚弱,呼吸困难。
当他们最终爬上海拔5500米的库克阿达班时,整个先锋连再次陷入了巨大的困境。
这里的温度已经到了零下40摄氏度,氧气含量极低,士兵们接连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
皮肤发紫,头部肿胀严重,颈部、手部、面部静脉凸起。
很多人在高山上雪盲,眼睛肿,痒得受不了,眼泪不停地流,看不清前面的路。
许多士兵走着走着,突然晕倒了。
就连马匹也承受着长途负重,马蹄铁磨损出血,累得吐不出舌头。有的马甚至不明原因地暴死。
看着连队的“惨状”,连长李地三比谁都着急。
为了鼓舞士兵们的士气,他下令点燃篝火,对大家说:
"...同志们,现在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如果没有困难,我们该怎么办?红军长征时,既是草原,又是雪山。国民党追了过来。现在我们翻不过这座山了!”
没有人愿意在困难面前退缩。公司里有很多党员。这时,他们带头抬着受伤的士兵继续前进。
8月15日,经过15天的九死一生,李地三带着先锋连,终于成功走出昆仑山雪域高原,来到藏北阿里。
阿里平均海拔4500米,地域辽阔,含氧量只有平原的40%。它被称为“世界屋脊”和“生命禁区”。
因为很多都是“无人区”,李地三下令的首要任务就是找到藏族群众,了解情况,宣传政策。
全连分五个侦察队,负责寻找藏民。
半个月后,一个小组终于报告说,在一个长满草的海滩上发现了一个藏族家庭。
李地三带着翻译连夜赶了过来。
然而,当该连试图靠近时,藏族人看到士兵拿着枪。因为害怕,他们丢下羊跑了。站在远处,他们不敢靠近或离开。
李地三看到这一幕,命令士兵帮忙赶羊,卸下枪,手里拿着哈达,慢慢真诚地走近藏民。
渐渐地,当藏民发现公司不是故意害羊的时候,他们看着李地三的良苦用心,渐渐放下敌意,接管了哈达。
通过翻译,李迪三告诉藏民,新中国成立了,共产党是穷人的主人,传达了中央政府和平解放西藏的愿望。
藏族人非常感动。之后,李地三带领公司寻找更多当地藏民,帮助他们放牧砍柴,送去当地稀缺的盐条。
先锋公司在地方工作上取得了很大成绩,李地三与地方政府成功签订了5个协议。
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彭收到协议后,立即上报中央,对此表示高度赞赏。
日子一天天过去,先进连接到最新指令,留在阿里继续宣传工作,等待春天大部队的到来。
然而,这是一场长达八个月的磨难和极地观察。
阿里大雪封山,外面的物资进不去,公司的温饱成了李地三的头等大事。
生产中顽强的自救活动在公司总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没有柴火,他们就组织柴火小队在戈壁滩上搜寻一种长着硬刺的大麻植物,很多士兵的手都被扎了。
当没有食物可吃时,他们组织狩猎队。进山几天后,他们晚上睡在冰冷的悬崖上,渴了吃东西,吞雪。
没有地方住,李地三就带领士兵们去搭“窝”,挖坑。
阿里的冻土层有一米多厚,拿着鹤嘴锄下去会出现一个白点。
因此,他们用火烤地面的方法,烤好后挖一点。
不久,在世界屋脊的永久冻土上,新中国的第一个军营建成了:41个地窝子、49个碉堡和8个马厩......
然而,当所有人都完成过冬物资储备后,更残酷的考验接踵而至。
由于严重的缺氧、繁重的体力劳动、饥饿和疲劳,许多士兵患上了一种可怕的疾病——高原肺水肿。
这是一种死亡率非常高的疾病,尤其是在当时恶劣的环境下。
士兵一旦患上,头几天就暴饮暴食,总觉得吃不饱。
接下来从腿开始慢慢肿起来。
有时身体被不小心划伤,伤口会流出黄色的水。
1951年元旦前后,每天都有士兵死于这种疾病,连队几乎每天都要举行追悼会。
三月是牺牲最多的月份,最多的一天牺牲了11个士兵,很多巢穴变成了空。
连长李地三也没能逃过这个病。
当时,看着战友们一个个病倒,无助又不幸死去,李地三深感痛心。
整个公司笼罩在悲伤和恐惧的气氛中。
为了不让大家担心,病了很久的李地三一直对大家保密。
他生病后,仍然每天带领战士们在活动中加强体力,鼓励大家唱歌跳舞,互相打气。
直到战士们意外发现连长病了,李地三的腿又肿又粗,流出来的黄水浸湿了腿上的背带。
在大家的强烈坚持下,李地三开始卧床休息,但在此期间他还是不能闲着,写日记,听报告,和战士们推心置腹地交谈。
直到1951年5月,李地三的病情开始恶化。
在他主持的最后一次党支部委员会会议上,在场的五个支部委员会一致举手,要求给连长注射最后剩下的青霉素。
李迪看着大家,有气无力地说道:
“同志们,请不要这样推我,我得到了大家的心,我都变成这样了,用的是什么药?我心里清楚自己的病,所以不要浪费药。我死了,不要让我背负不执行党的决议的名声。恳请同志们把手放下!”
连长讲完,有的人在原地哭,眼泪哗哗地流下来。
5月28日,终于,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团长安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大部队顺利抵达扎马芒堡。
当大家都到了李地三的病床前,他挣扎着睁开眼睛,示意把日记交给安副县长。然后他笑着轻轻说了一句:
“你能期待来吗……”
李迪三永远闭上了眼睛,献出了自己宝贵的34岁生命。
李地三真像
后来,大家在李迪的日记里看到了他的遗言:
曹海林、彭青云同志:
我可能不能很快做这件事。有几件事需要两位同志帮忙处理。
1.这两本日记都是我们进藏后积累的资料,希望交给党组织。
2.给陈主任留点书和笛子。
3.这件皮大衣留给了五瓜同志。他的外套在打猎时丢失了,一个茶缸留给了郝,一些衣服留给了炊事班的同志。他们的衣服烂透了。
4.金星钢笔是准将·王镇在南泥湾填海期间颁发的奖品。如果可能的话,请交给我的儿子五斗。还有一条来自日本和马来西亚的狐狸尾巴。请把它转给我妈妈。
李地三和先锋公司的英雄事迹非常感人。毛主席听说后,一连表扬了他们三次。
“英雄!”
之后,先进连被授予“英雄进藏先遣连”称号,各连荣立一等功,李迪三被追授“人民英雄”荣誉称号。
“风萧瑟易寒,壮士不归。”
李迪三自从1939年离家参军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家。他在进藏前给家人写了一封信,此后再也没有他的消息。
直到1960年,他的家人才通过左奇将军在报纸上的文章《李地三》得知他的父亲已经去世。
1975年,在中央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李武斗前往阿里为墓碑进贡,实现了自己的夙愿。
2009年评选100名“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影响巨大的先进模范人物”时,李地三、雷锋、黄继光、欧阳海以高票当选。
2012年7月14日,王千源主演的军旅电视剧《先进连》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讲述了李地三和先进连入藏的真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