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山外 脱贫攻坚纪实微剧《山里 山外》:爱的重生

栏目:民生 2021-10-11 12:57:47
分享到:

新华社北京2月21日电脱贫攻坚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当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彻底摆脱贫困时,世界不禁要问,是什么力量让中国人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中国之声五路记者深入太行山、大凉山等中国最贫困山区的深处,探寻答案。“新闻+文艺”的创意纪实微剧《山外的山》见证了脱贫的历史进程,让我们记住了“脱贫”中那些动人的面孔...

纪录片微剧《山外》第一集《爱的重生》,讲述了河北农业大学教授、郭扎根太行山35年的故事。他们带领10万人培育科技脱贫。2016年4月10日凌晨,李保国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死亡。他只有58岁。在李保国去世之前,他有一个愿望:振兴那些因多次歉收而遭受损失的果园!既是妻子又是“战友”的郭,与并肩战斗了30多年,此时如何抉择?故事开始了...

自1986年“科技扶贫”的概念提出以来,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千千科技工作者开始在脱贫的道路上奋斗。河北农业大学研究员郭和她的丈夫是众多走上扶贫道路的科技工作者中的一员。丈夫的死让郭很伤心。同时,她更多地思考如何让李保国的果园“重生”。他们也见证了30多年来两人在扶贫路上并肩前行的爱情和理想...

国苏平

记者采访笔记

我是记者孟。采访郭的时候,我和她一起去了他们的苹果基地。走进果园,她下意识地说:“嘿,回家了!”

为什么称林果基地为家?郭苏平说:“我和老李在这些果园里生活了30多年。老李在这里,我在这里,难道不是家吗?”

郭和

那天在果园采访,一瞬间,我突然发现,郭看那些果树时,的眼睛明亮而柔和。我不知道她透过层层树枝看到了什么,但那一刻她一定又想起了她的丈夫李保国。这让我突然想到了“爱情”和“怀旧”这两个词。最美好的爱情,大概就是两个人互相鼓励,实现心中共同的理想,最深情的“留恋”,应该是与逝者的心愿不断相随。

来自的记者孟采访了郭

采访郭时,她的手机不停地响。她身上有两部手机,一部是她自己的,另一部是李保国的。这两部手机是农民的热线服务。我一直记得郭流着泪说的一句简单的话:“因为国家的保护没了,农民没问题问了,我通过媒体向公众公布了我的手机。虽然是一个很小的电话,但我说我想继续,也想完成李保国之前一直在做的事情,我愿意接过接力棒。”

郭的乡村建设观

科技的力量是强大的。几十年来,郭和爱人坚持在大别山开展扶贫工作。它们就像一个诡计,荒山变绿,果园重生,农民的钱袋慢慢膨胀起来。随着国家脱贫攻坚目标的完成,终于松了一口气。然而,她有了新的目标。

作为科教扶贫的科研人员,郭见证了扶贫的历程。但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城乡收入差距接近1:3,说明农村人口的收入还是比较低的。回顾过去39年的科技扶贫实践,郭认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进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交汇期,但农业和农村必然会得到更大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才能全面实施。同时,她深信发展工业是促进群众就业、增加群众收入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因此,科教工作者在发展农业和农村产业、促进乡村振兴方面仍有许多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