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钻帝国 中信证券:中国券商龙头的进化史|红钻财经

栏目:民生 2021-10-08 07:58:20
分享到:

导读:中信证券对此并不满意,但需要做的是打造一个投行帝国。

子乐|文

一个

1993年,42岁的王东明出任券商行业金字塔公司南方证券副总裁,主管投行业务。此前,他从海外投行回国,担任另一家头部券商华夏证券的部门总经理。

年轻有活力的王东明,为传统银行气息浓厚的南方证券注入了全新的投行思维模式。他提出要挖掘潜在上市公司,更好地服务上市公司长远发展。这些在当时都是前卫的想法。

但他很快发现,南方证券和国内很多券商一样,经常以委托理财的名义挪用客户资金盲目投资。暗箱操作、内幕交易不胜枚举,但上市公司造假却无人问津,风险控制和内部控制机制失效。王东明预见到,如果这样下去,南方证券迟早会陷入破产。

仅仅两年后,一家全新的证券公司在北京荒芜的麦子店街成立。其股东中国国际信托公司对这个新生儿寄予厚望,希望它能一扫国内资本市场的阴霾,成为像美国高盛这样的专业投行,代表中国金融业与世界顶级投行竞争。这家券商就是中信证券。在明确这一定位和目标后,其管理政策必须国际化,摒弃证券行业现有的一切陈规陋习,以最高的内部控制标准约束管理和投资行为,改变外界对具有专业研究能力的券商的固有看法。有远见的股东和正确的经营方针,仍然缺乏合适的领导者,所以中信证券向王东明抛出了橄榄枝,王东明拥有国际投行背景和前卫的经营理念。由于中信证券的理念与王东明高度一致,他决定加入。

加入中信证券后,王东明先当总经理,后当董事长,在中信证券工作了21年。在这21年间,他成为中国最成功的投资银行家,带领中信证券克服困难,取得长足进步。

2

在任职之初,王东明首先确立了公司的几个核心准则:资产要保持高流动性,尽量减少在房地产、固定资产和长期投资中的比重;业务要创新,但必须专注于证券业务,不能盲目进入陌生领域。

操作上,王东明以投行业务为基础,建立了市场化的业务路线,在券商中独树一帜。对于让证券公司大赚特赚的“个体户”和“委托理财”业务,始终保持谨慎的态度。正是因为中信证券在前期纠正了资产管理中的不规范做法,才使其避免了股市走上持续多年的“长熊之路”时许多券商深陷其中的泥潭。

权益业务方面,王东明实施以客户为中心,覆盖所有产品,提高资产配置效率和客户服务质量的战略,组织公司内外部资源配置,实现资本市场所有产品和服务向客户提供。加大创新业务和产品开发力度,拓展其他股权资本中介业务,强化专业分工,增强综合竞争优势,完善风险监控措施和流程。业务规范性、专业性大幅提升,投资收益提升。

在投行业务方面,加强内控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产品和渠道,挖掘客户债券和结构性融资需求,注重产品和服务创新。中信证券投行业务保荐承销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融资业务坚持高端路线的“大项目战略”。为给公司融资业务树立口碑和专业形象,我们将重点在大企业、大项目上攻坚,投入资源与头部券商争夺高端客户。

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王东明为同行业员工设定了最高的薪酬和激励标准。截至目前,中信证券员工人均收入仍是同行中最高的,这让专业人士趋之若鹜。

另一方面,由于同期其他券商的违规操作和激进的投资策略,万国证券、君安证券、南方证券、华夏证券等昔日行业的大佬们都逐渐亏损惨重。最终,中信证券“残者为王”,在国内资本市场多次牛熊转换的过程中,逐渐站在了行业前列。

1999年,为扩大营运资金,中信证券增资改制为股份公司,新引入44家机构股东,资本增至20.8亿元,净资产增至31.73亿元。同时,中信证券还聘请安永协助调整结构,正式开启上市之旅。终于在2003年1月6日,中信证券完成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交易,成为国内第一家以IPO形式上市的证券公司。发行后,中信证券共有24.815亿股,净资产约50亿元。

上市后,王东明为中信证券制定了“大网络”战略,加速拓展业务网络。尤其是在2002年股市进入熊市,整个行业举步维艰的背景下,他进行了一系列证券收购,完成了熊市中的低成本扩张,构建了强大的业务网络。其中,中信证券于2004年底收购万通证券;2005年,中信证券联手建行重组华夏证券,成立中信建投证券公司;2006年,中信证券通过收购金通证券组建的全资子公司中信金通证券正式成立。为了弥补中国及海外业务的不足,2006年收购了中信集团在香港的投资银行业务。

经过几年的沉淀,到2005年,中信证券在股改项目总市值中的市场份额达到28%,预留的大型投行项目包括中铝、中国银行、国航、广州、深圳等。大型项目战略取得了初步成功。在资产管理业务方面,中信证券也推出了大平台战略。2007年收购华夏基金,设立了多条与买方业务相关的新业务线。华夏基金合并旗下中信基金,成为国内最大的基金公司。

经过长时间的沉淀,中信证券在2006年将业务部门增加到165个,到2007年底总资产增加到1897亿,逐渐离开同行,确立了行业领先地位。

2015年6月,股市崩盘,时任证监会主席助理的张玉军受上级委托找到王东明,希望中信证券牵头出资组建国家救援队。王东明随后号召各证券公司老板以各公司净资产的15%分摊出资,组织共计1200亿元的证券公司直接参与救市,解决了证监会的燃眉之急,其影响力可见一斑。后来股市两次大跌的时候,中信证券又出手了,两次救市的总投资达到了211亿元,在当时困难的情况下,这是不容易的。

王东明的敬业和率真在业内众所周知。了解王东明的人都知道他“毫不留情”,但他的话往往很有见地。券商老板开会的时候经常围着王东明,和他交流,听他的建议。

九鼎投资创始人黄晓捷曾评价,王东明是一个有能力、有眼光的精干人物。当他的公司扩大到200人时,黄晓捷感到有点担心,所以他去王东明那里学习。王东明鼓励他不要害怕,说投行的毛利曾经低到一个项目2-3万元,中信投行还有700多人。像PE这样的高利润行业,200人太少了,1000人也能做到。这些话鼓舞了黄晓捷成为一个统治性大球员的决心,这显示了王东明在做事上的巨大成功。

截至2016年,中信证券总资产已增长至5974.38亿元,营业收入380.01亿元,净利润103.65亿元,十余年稳居券商行业榜首。这一年,王东明65岁,早于他应该退休的年龄。在数次申请辞职被拒后,大股东中信集团最终将其解约,安排其担任集团分公司助理经理。就这样,中国证券行业的一代人去安享晚年,中国的摩根大通,或许是中国百年来最优秀的投资银行家和资本大佬的领军人物,在引领中国证券行业21年后谢幕。

退出中信集团空的张友军接替王东明担任中信证券董事长。张友军虽然是王东明的直系弟子,但他曾担任中信证券总经理,参与了公司的一系列变革。后来,他成为中信证券董事长,中信集团总经理助理。他可以说是券商行业的专家,对中信证券和王东明的经营策略有很好的理解

张友军年轻时办过保险。他没有回避这次经历。他亲口讲述了过去卖保险的事情。“当时,一家酒店的生意非常困难,他们的财务经理也不理我们。我们跑了很多次都没找到。有一天雨下得很大,我们穿着雨衣骑自行车。当我们到达那里时,我们脱下雨衣,站在外面淋湿了,然后准时到达。当时,财务经理一搬家就把项目交给了我们。”这说明他是一个勤奋的人。

王东明执掌中信证券20多年,经营理念根植于企业文化和制度,坚如磐石,张友军可以轻松延续公司的成功发展道路,继续扩张。张友军行事低调,鲜有新闻报道。但从中信证券的最新变化可以看出,他的风格以稳健为主,强调风险控制和创新。在此之前,王东明略显粗糙的管理风格在张友军手里变得一丝不苟,下属违规被查等事件很少发生。

张友军注重发展创新业务,将公司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信用保护工具等创新产品放在重要位置,加大对双创投企业股权投资、股票质押式回购的投入,注重投资研究和自营业务,努力拓展核心净资本,为资产业务拓展铺平道路。张友军更注重信用风险的研究,而不是盲目规避风险。他可以说是一个创新型的银行家。

此外,张友军还抓住时代机遇,通过资本并购的方式积极拓展业务。2017年,中信证券以12.52亿美元收购CLSA,拓宽国际业务渠道。2020年1月,投资134亿元完成对广州证券的收购。今年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合并报表后,中信证券总资产达10441亿元,净资产达1797亿元,这是国内券商企业总资产首次突破万亿规模,远超排名第二的国泰君安证券的6933亿元。前三季度营收419.95亿元,同比增长28%,营收以282亿元大幅领先第二名海通证券。归母净利润126.61亿元,同比增长20.32%,也是唯一一家净利润超百亿的券商。

目前中信证券的领先优势越来越明显,各业务条线均走在行业前列。从2019年全年营收占比来看,中信证券自营业务占比最高,为37.8%;券商占比20.32%,排名第二,资产管理和投行占比分别为12.84%和10.7%。

2020年前三季度,证券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85.35亿元,同比增长49.66%;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44.93亿元,同比增长50.72%。可见,在券商传统业务领域,中信凭借品牌、基础设施、人才队伍等优势,保持了领先地位,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自营业务收入158.76亿元,同比增长36.41%,是中信证券最大的收入来源。值得一提的是,中信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及其他债权、股权资产总额为5250亿元,是中信证券效仿高盛发展模式的典范。自营业务盈利能力可观后,显示了中信证券在投资研究方面的优势。

资产管理业务收入53.94亿元,同比增长31.55%。中信证券的资产管理收入超过海通证券、东方证券、国泰君安的总和,排名第二、第三、第四。利息净收入18.31亿元,同比增长2.55%。

现金流动性方面,我们注意到中信证券目前持有货币资金2225亿元,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净流入623亿元。由于经纪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几乎所有重要的业务部门都需要充裕的现金流支持。比如融资融券、质押式回购贷款等对外贷款需要现金,自营业务需要现金,资产管理业务需要自有资金和净资产同比例支持,投资银行承销业务也需要自有现金作为余额买方。中信证券庞大的资本储备和充裕的现金流使其具有同行无法比拟的优势。

此外,近年来,中信证券的母公司中信集团逐步减持和稀释对中信证券的持股。目前其持股比例低于“香港证券结算有限公司”,即h股非注册股东持有的股份,持股比例也降至15.47%。国有股东积极降低持股比例,削弱影响力,也有利于中信证券的市场化运作。

在券商行业,充足的净资本可以不断扩大资产负债表,资金不足的小券商很难与资产巨大的中信证券竞争。目前行业前五大券商的营业收入已经占到全行业的40%以上,“28”效应造成的垄断趋势越来越明显。

未来,中信证券将继续保持经纪业务的市场份额优势。随着市场整体经纪费率下调,中信在交易端增加了一系列交易辅助工具,强化用户粘性,同时注重投资业务等交易增值服务的营销。中信在证券研究方面有系统优势,加上投资和人才储备优势。在全国各地营业网点拥有2000多名专业投资顾问,构建了包括策略、资产配置、组合、信息、沙龙等一系列产品和服务的综合投研产品服务体系。一般来说,客户对投资和投资支付的接受程度高于其他券商。

在投行业务方面,中信证券专注于科创板的承销和保荐业务。由于IPO项目不断,中信证券的保荐团队比同行更有经验,与IEC的沟通也更顺畅,从而保证了发行的成功率。目前,公司债券承销市场仍处于混乱状态。很多不具备承销能力的券商,凭借人脉关系和吹嘘,获得了公司债券主承销商的资格,再拖下去就拿不到发债批文了。获得发行批准后,他们不能出售债券,给客户造成了严重损失。中信证券依托长期积累的良好口碑,债券承销能力广受信赖,竞争优势明显,市场份额将持续增长。

投行的市场份额会越来越明显。创业板IPO承销有望与科创板现状相似,中信证券承销份额将进一步提升。注册制下,中信在吸引客户、研究和风险管理方面的优势更加突出,对投行业务利润增量的贡献将更加显著。预计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注册制下,IPO承销费率不会降低,反而会提高。这是因为券商的投行业务将从渠道发行转向注册制下的定价和销售,大大提升了投行的专业性和客户关系能力。比如2006年中国香港注册制改革前后,IPO承销率大幅提升。全市场实行注册制的条件逐步具备,证券行业的“大投行”业务迎来了黄金发展期,而资本市场的深化改革也将带来行业盈利能力的提升。

在资产管理业务上,中信证券按照“立足机构、大零售”的经营策略,推进投资研究专业化、主动管理规模化、权益产品规模化,推动长期资金管理规模稳步增长;优化客户发展体系,保持养老金业务良好发展态势,做好银行业务转型。其中,积极管理的权益类资产产品是发展重点,因为管理费收入较高,且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资产管理的整体收益可大幅提升。

资产管理业务是所有券商竞相争夺的热点,但需要依靠自营投资和基金管理的成功交易经验、健全的投资研究和人才队伍,以及量化投资领域成熟的投资模式,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来的。那些空喊口号却在主动资产管理业务上未能取得任何规模的公司,其核心原因在于人才和能力的缺乏。

自营业务将继续是中信证券未来的主要收入来源,发挥公司在证券投研方面的优势,扩大非标投资、境外投资等高收入业务占比。空整体增长依然巨大。券商的投研能力明显优于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关键在于如何将研究能力转化为资产管理的交易能力,而不是纸上谈兵。这就像训练一个神枪手,只教他理论远远不够,还要带着无数的子弹去练习。在这方面,中信证券给出了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创新业务方面,信用支持衍生品是中信证券的发展重点。大量基于信用缓释工具的信用支持产品将逐步推广应用,为企业增加信用。这个业务的市场几乎空白色,未来发展非常大空。笔者认为,在融资领域,与银行相比,券商的优势不在于风险控制,而在于信用创新能力。深刻认识企业和金融产品的信用状况,开发新的风险控制方法,对现金流进行有效管理并匹配相应的投资工具,改变阉割ABS的旧套路,才是生存之道。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虽然中信证券面临一些新的竞争,但只要不主动犯错,仍将是券商领域的王者。

如今,顽固、保守、自封、规避风险的行为在整个券商行业依然非常盛行。只守护经纪业务和承销业务,不敢前进。甚至很多券商都不愿意接受民营上市公司的债券赞助,甚至不敢碰信用创新产品和投资贷款业务。那些券商高层领导的信条是“宁可不做,也不犯错”,大多数券商财务报告的营业收入构成就证明了这一点。

值得一提的是,中信证券发布的第三季度报告中,为信贷融资业务计提了30亿元的风险减值准备,受到外界质疑。我认为这种质疑是不合理的。首先,计提减值准备并不一定意味着会面临同等金额的损失,只是风险计提的一种防范措施;其次,信贷融资业务的利息收入一般在8%以上,利润率可以覆盖亏损的风险,不用太担心。

当然,没有什么可以盲目乐观。目前,券商在传统经纪业务和赞助承销业务上的瓶颈仍然非常明显。券商需要继续在信贷和投资业务上大胆发展。监管部门应鼓励应用信用释放工具等创新金融产品,控制风险,但一味强调风险控制,忽视信用创新,只能导致落后。

从行业角度来看,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中介,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将为行业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直接拓宽经纪展业空,提高盈利能力。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吕哲泉提出了“4+4法则”,即战略规划从提出到实施一般需要4年时间,再需要4年时间才能显现效果。换句话说,公司未来3-5年的竞争力来源于今天的布局和持续的投入。根据中国证券市场的5年周期,任何战略突破都必须穿越牛熊市场,忍受熊市的孤独和牛市的疯狂。凭借如此长远的战略眼光和坚定不移的执行,中信证券已经将国内同行甩在了身后。

金融机构成长为世界级巨头,背后必然是宏观经济的繁荣和金融业的高度发展。高盛崛起的背后是美国经济的崛起和美国金融业的腾飞。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中国的崛起也带动了很多证券公司的快速成长。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大概率保持蓬勃发展的势能,金融业改革开放也是大势所趋。面对如此光明的未来,中信证券也有机会迎来新一轮的战略机遇,成为像高盛一样业务遍布全球、享誉全球的投行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