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湖南省人民医院门诊部遇到了这样一对印象深刻的父子。
15岁半的小军去看病时身高只有1.57米。
三年前,当他还是一名六年级的小学生时,因为身高不足1.4米,被当地医院诊断为“身材矮小”。
医生建议药物干预,但他父亲断然拒绝。
他坚持到14岁才开始发育,最后长到了1.7米。
在接下来的三年里,他的父母也陆续使用了一些补钙和吃“叫鸡”的方法,希望能帮助孩子长高。
但不幸的是,孩子的身高从未增长。
因为身材矮小和青春期的原因,孩子性格变得自卑敏感,易怒冲动,成绩明显下降,最终中考落榜。
当孩子知道自己的骨龄快到了,生长之间已经没有多少剩余空的时候,他在诊所里崩溃了,大哭起来,但是当他的父亲上前安慰他的时候,他把他推开了。
医生只能和孩子说话,多做拉伸运动,多吃含钙食物,脊柱有一定的生长空。
虽然我也知道效果不大,但是看到孩子的样子真的很难受,这是可以避免的遗憾。
那么,为什么它们都长得慢呢?有的孩子长大晚了,有的孩子矮了?
家长要对孩子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知识略知一二,以免耽误孩子的身高。
儿童的生长发育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第一个生长高峰是出生后的第一年,年生长速度可达25厘米/年。
之后生长速度逐渐减慢,出生后第二年生长速度约为10厘米/年;
青春期是第二个生长高峰,整个青春期男生身高可增加25-28cm;
女生可以增加22-25厘米左右。
“晚龙”的学名是身体青春期发育迟缓,俗称“发育后期”。
一般来说,女性在13岁以后仍然没有乳房发育,男性在14岁以后仍然没有睾丸体积增大的迹象,也没有其他第二性征发育。
男孩发育较晚较为常见,与遗传密切相关。
有些青春期发育迟缓的病例甚至可以推迟到17-18岁,这也是为什么口碑为“二十三,一针见血”的原因。
其发生的原因一般有:
与遗传基因有关;
能量消耗过多或营养不良。
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因营养不良而长大较晚的孩子逐渐减少,而因营养过剩而早熟或骨龄偏晚的孩子则越来越多,需要家长关注。
“短”和“晚”应该这样区分。首先,定期监测身高、性发育和骨龄的变化:
如果孩子身高矮小,但骨龄滞后一至两年甚至更长,生长速度正常,父母遗传史长,孩子的性发育与同龄孩子相比表现出落后的迹象,那么这样的孩子可以选择暂时观察,但身高、性发育和骨龄的变化需要定期监测。
第二,如果孩子明显矮小,但骨龄正常甚至提前,有的甚至有各种青春期提前的迹象,很明显这样的孩子不是长大晚了。这个时候,家长需要果断带孩子去看医生,咨询医生,尽早介入。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徐璇,湖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与心内科主任医师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